李丽律师
我们愿意引领您走出不幸婚姻的泥沼,陪您走向美好的人生。
15515578484
咨询时间:08:00-20:00 服务地区

分手两个月前女友称怀孕,威胁不给钱就生孩儿,未婚流产能要什么钱?

发布者:李丽律师 时间:2020年11月27日 712人看过举报

律师观点分析

【案情简介】

离异的金XX与离异的张XX2020初在某婚恋网站相识,见面后电光石火,不到一周便发生了关系。不久金XX发现张XX热衷于整形,金XX虽然不喜欢张XX的这个爱好,碍于刚恋爱也没有多说。后来因为张XX提出要做抽脂手术,金XX认为风险大不赞成,两人便爆发了激烈的争吵。随着交往的深入,金XX发现张XX性格较极端,两人的生活观念、处事方式也多有不合,于是便张XX提出分手,张XX不同意,并且以自杀相威胁。几番纠葛,双方依然还是在恋爱三个月后分手,此后再无联系。没曾想,分手两个月后,张XX突然打电话金XX,称自己已经怀孕17周,问金XX如何选择?

金XX懵。他清楚记得张XX和他分手前还来过例假,做了抽脂手术,还曾把感冒当成中暑就医过。虽然内心有疑惑,也不想和张XX重续前缘,金XX还是决定承担责任。随即给张XX的微信转账一万元希望张XX及时流产,以免更加伤害身体,张XX说不够,金XX又1万元给她。可是过几天,女方又提出费用不够要求再转钱,并且要男方给租房子做小月子否则就要把孩子生下来。

金XX虽然有过一段婚姻,但处理这样的事情还是没有经验,不知道女方到底想要多少钱,又怕处理不好激怒女方,女方真的生下孩子,让孩子一出生就是单亲。被这件事占据心神,金XX工作生活一团糟。无奈之下求助李律师。

【律师所做工作】

李律师接到委托后,详细询问了双方交往的细节,觉得女方的做法让人存疑:一、女方生育过子女,如果真的怀孕,为何不在刚发现时告知男方而选择在怀孕近5个月才告知?二、如果想流产,为什么不在刚发现怀孕时就流产而选择等到近五个月去引产?三、如果想留下孩子或者想用留下孩子挽回金XX,为什么向张XX要钱并威胁不给钱就生下孩子?

虽有疑虑,但从解决途径上,李律师认为调解优于诉讼。因为男方主动诉讼,没有合适的案由。其次,如果女方真的怀孕,诉讼结束时孩子已经出生,无法及时解决问题为双方当事人止损。李律师争得当事人同意后决定用调解的方式解决纠纷。

因女方不接听电话,李律师多次以短信的方式与女方交流,提醒女方一定要实事求是、避免敲诈勒索的刑事风险;帮她分析如果真的怀孕,流产和生下来的两种情况下男方应承担的法律责任,让其回归理性作出选择,最终通过调解为双方解决了纠纷,完成了当事人的委托。

【律师提醒】

随着网络的发达,交友途径越来越多。日常生活节奏的加快,婚恋的步伐也在加快。很多人认识不久便发生关系,防护措施不到位导致婚前怀孕。如果两情相悦、水到渠成进入婚姻,不失为美事一桩。但如果两人不愿继续关系也未能及时流产,就会面临两难选择:生下来,孩子就是单亲;引产,又会严重伤害身体。怀孕流产,受伤较大的永远是女方,成年女性一定要懂得自尊自爱和自我保护。

那么如果流产的话,男方应该承担什么责任呢?司法实践中,对女方请求男方承担因流产导致的医疗费、营养费、误工费、护理费等能证明的必要费用,法院一般判决由双方共同承担,也就是一人承担一半。对于女方请求男方支付因流产而导致的精神损害赔偿金,法院一般不予支持。因为流产系女方自愿做出的选择,并不是男方的侵权行为导致。没有侵权行为,也就谈不上精神损害赔偿。但如果因流产导致女方不孕,男方应予以一定补偿。

此外,如果男方恶意隐瞒已婚事实且造成女方怀孕,给女方造成精神上的打击,因男方行为明显有悖于社会公德及公序良俗,亦有失诚实信用及道德准则,应当认定主观过错,其行为侵害了女方人格权下的性权利,应当承担侵权责任,女方可以要求精神损害赔偿但是如果假怀孕并索要大量钱财则涉嫌敲诈勒索罪。

最后,李律师提醒遇到纠纷,理智协商为上策,威胁、欺诈、采取过激行为,都不能解决问题。任何时候,踩踏法律红线,才是一个理性人的正确选择。

李丽律师 已认证
  • 执业14年
  • 15515578484
  • 上海市浩信(郑州)律师事务所
咨询律师
  • 入驻华律

    10年 (优于62.76%的律师)

  • 用户采纳

    77次 (优于98.03%的律师)

  • 用户点赞

    35次 (优于97.54%的律师)

  • 平台积分

    125940分 (优于99.73%的律师)

  • 响应时间

    一天内

  • 投稿文章

    412篇 (优于99.04%的律师)

版权所有:李丽律师IP属地:河南
技术支持:华律网蜀ICP备11014096号-1 个人网站总访问量:432150 昨日访问量:706

华律网提示:本页面内容信息由律师本人发布并对信息的真实性及合法性负责,如您对信息真实性及合法性有质疑,请向华律网投诉入口反馈, 有害信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