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中国企业走出去的比例和数量不断提升,涉外案件逐渐增加,从事涉外案件的律师队伍也不断扩大。在协助国内客户处理跨境案件时难免要与境外律师进行合作。这个过程不仅是语言或专业胜任,对跨境案件的协调统筹、进度把控、费用管理、多元化沟通、对不同文化背景的理解与尊重,以及求同存异的合作能力,对国内律师而言更为关键。
我从事跨境法律事务15年,与一百多个国家或地区的律师都合作过,简要分享几点在跨境项目中与境外律师合作的实务建议,以期有助于初涉跨境法律业务的朋友们。
?? 选择境外律师渠道
最佳选择:此前合作过、已经积累信任基础。
第二选择:客户或同行推荐,且客户或同行已经合作过较为满意的。
第三选择:钱伯斯、The Legal 500、Who's Who Legal、Asian Legal Business等评级机构榜单。
第四选择:都没有以上渠道,可以找该国最邻近国家的国际律师事务所推荐,或者当地或邻国(与我国无建交情况下,要找有建交邻国)大使馆推荐。
前三种可以相互参考来选择。但第四种对于法律市场较小的小国,当地律师的选择范围极为受限。我曾好几次碰到只有用放大镜在地图上找才能找到的国家的纠纷,基本都是大洋洲岛国、地中海岛国或非洲殖民地国家。当年,当地律师或者说能处理本地法律纠纷的人仅有三五人,在这种极端情况下,选择合作对象就面临开盲盒的风险。
以上无论哪种选择,在敲定合作前都让对方提供同类案件(如有)业绩作为参考,毕竟术业有专攻。
?? 合作的考虑因素
考虑因素有多方面,也要区分不同国家和项目情况,这里不仅包括专业性,还包括工作态度是否勤勉、对问题是否能快速响应、收费是否合理等。
这里重点说一下小众国家的合作律师选择问题。相比欧美发达国家,与小众国家律师合作,坑多漏少。
首先,律师的教育背景
需要选择非洲、拉美加勒比、中东、南太平洋国家的合作律师时,一定要先看其教育背景,有欧美教育背景优先考虑。理由是受过欧美法学院的教育,律师本人至少在诚信和守时问题上能基本过关。
这里不得不提几年前因国内客户商品被当地海关查扣而合作的加勒比海某国律师。海关查扣案件是争分夺秒,因为一天仓储费惊人。当时我是第一次碰到该地区的海关查扣,客户心急如焚,我写邮件给WIPO、找邻国大使馆等等终于拐弯抹角找到当地的合作律师。该地区的律师也是政府法律事务工作人员。我发了多封邮件甚至拉上大使馆背书希望他尽快协助处理查扣事情,对方一直没有任何回复。但1个月后他居然回复我了,说他“刚刚”看到我1个月前给他发的邮件…
PS. 第一次跟朝鲜律所合作,当年朝鲜律师要亲自跑来中国收律师费(他们无法收汇或收汇不稳定,律师费只收现金和美金)。我记得当日来收律师费的朝鲜律师(他们称所长)穿着写字楼水电工同款的灰色短西装,手里拿着一个准备装满$满载而回的皮质公文包。
后来我才知道,男士这身打扮在朝鲜到现在也是顶配,大boss级别,至少是机关大领导或国企董事长。
其次,是否在当地具有执业资格
这是合作红线。前段时间行业内就无律师执业资格的法律咨询公司之事吵得纷纷嚷嚷。但我国具备执业资质正规的律师事务所数量还是远远高于法律咨询公司。但到了海外,有可能情况刚好相反。
PS. 有时候某些小国的律师的确在当地有执业资格,但整个律所可能只有他一人,“一人律所”…
再次,对方母语非英语,是否能以英语为工作语言。
?? 费用预算
1. 收费方式
首先,境外律师的法律服务费与服务质量一般成正比,尤其是在法律市场较为发达的欧美各国。
其次,普通法系国家律师(如美国、英国、香港、新加坡、英属维京群岛、开曼群岛等)倾向于按照小时费率计费,不接受封顶价cap fee或风险代理 contingency。
2. 询价要点
在向境外律师询价时,提示几点需与事先与对方或中国客户沟通和明确的内容:
① 确定境外律师工作范围,如审阅文件范围、报告份数、沟通次数等,要求提供预估报价范围。
② 是否有费用临界值,如有,务必提前告知对方在具体时间节点暂停工作。
③ 中国客户账单周期和付款期限。
④ 是否需要给境外律师预付款,如有须及时向中国客户反馈。
⑤ 是否需境外律师提供小时费率对应工作内容明细。
⑥ 项目中其他杂费的承担,包括可能产生的交通费、税费、打印费、公证费等支出。
3. 特别提示
中国客户喜欢微信沟通,但跨境案件切记所有案件和收费沟通务必邮件方式进行,并妥善保存相关邮件记录。跨境案件项目旷日持久,持续三五年甚至十年八年都很常见。中间常常有对接人变更或新项目收费沟通等,过往因邮件记录不完整产生纠纷的情况时有发生。
?? 如何与境外律师高效合作
高效合作的前提是尊重和包容
在与境外律师合作时,我们应在保证客户利益的前提下,尽可能地包容多元文化的差异,尊重境外律师的文化和习俗。
例如,对于中国律师所熟悉的一口价或封顶价,大部分境外律师却难以理解甚至认为这是对他们职业的不尊重和不信任。再如,在设置工作截止日期时,应尽量避开对方的假期,如感恩节、圣诞节、地方传统节假日等;也尽量避免周末安排对方工作等等。
这类因文化和习俗差异引发的误解,可以通过我们提前了解和与中国客户沟通来避免。
总之,选择合适的境外律师仅是万里长征第一步,如何在案件中与境外律师高效合作以达到中国客户利益最大化,是处理跨境案件极为重要的工作技能。这一技能随着律师办案经验的积累而提高,是长线工作,非一日之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