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位中
移动华律
网站导航
刘豫光律师
刑事辩护、保险理赔
13525776100
咨询时间:11:00-21:59 服务地区

50、周口刑事律师:刑事案件被害人过错的认定标准

作者:刘豫光律师时间:2021年05月30日分类:实务经验浏览:910次举报


刑事案件被害人过错的认定标准

 

刑事案件发生后,律师通过会见、阅卷、与办案人员沟通了解案情,通过执业经验判断定罪无异议,那么在正确定罪的基础上,如何量刑决定辩护效果。大多数刑事案件是社会矛盾激烈冲突的结果,虽然被告人有罪,但是,部分案件的被害人对案件是有过错的,如果被害人有过错被依法认定,被告人的刑事责任和民事责任都会减轻,所以,掌握刑事案件被害人过错的认定标准,是辩护律师的辩护意见被法庭采纳的前提。

刑法意义上的被害人过错,是指被害人出于主观上的过错实施了错误或不当的行为,且该行为违背了法律或者社会公序良俗、伦理规范等,侵犯了被告人的合法权益或其他正当利益,客观上激发了犯罪行为的发生。

实践中,认定被害人具有刑法意义上的过错,应具备以下条件:

第一,过错行为的实施者是被害人。如果过错行为是第三人所实施的而被告人却针对被害人实施了犯罪行为,那么不能认定被害人有过错。

第二,被害人实施的行为违反了法律规定,或者违背社会公序良俗、伦理规范,应当受到社会的否定性评价。同时,这种应受谴责性应当达到一定的程度,即并非所有的过错都属于刑法意义上的过错,轻微的过错,不属于刑法意义上的被害人过错。在司法实践中,通常认为,只有被害人的言语或行为对被告人的合法权益或者社会公共利益造成比较恶劣的影响或比较严重的损害,为常人所不能容忍时,才属于刑法评判的范畴。比如,因夫妻矛盾引发的杀妻案件中,如果是因为妻子有婚外性关系,违背夫妻忠诚义务的,通常认为属于被害人过错;如果仅仅因为夫妻双方日常争执引发案件,通常不认为被害人有过错。

第三,被害人主观上具有过错。即被害人主观上是故意或过失的心态到法律或道德上的谴责。至于不可归答于被害人的其他行为,则不能认定为被害人过错。

第四,过错行为与犯罪行为的发生之间具有关联性。这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时间上的相近性,必须是过错行为在前,犯罪行为在后。同时,如果过错行为已经发生很久,被告人在多年之后实施犯罪行为的,通常情况下不再认定是被害人的过错激发了犯罪的发生二是利益上的关联性,利益关联性是被害人行为构成过错的事实条件比如,甲住在乙家与乙同居数年,后二人在生活中发生矛盾,乙欲结束这种同居关系而不让甲在其家继续居住,甲搬出后恼怒,于某夜潜入乙家将乙杀死。本案的诱因是乙不让甲在乙家居住,但乙的行为并未侵犯甲的正当利益因而不构成过错。两人同居关系与案件的发生并没有利益关联性,故而本案中乙与甲同居之后又将甲从其家中赶出,都不属于被害人过错。三是作用上的因果性,即被害人的过错行为与犯罪行为的发生之间具有引起与被引起的因果关系,被害人的过错行为直接激化或加剧了被告人的犯罪。

辩护律师如果提出被害人有过错的辩护意见,没有被法庭采纳,原因可能是没有正确理解法院认定被害人过错的标准,建议律师同仁按照该标准提出辩护意见,精准辩护方能取得辩护效果。如果您是被告人家属,可以把这个标准提供给委托的辩护律师供其参考,刑事辩护被告人家属与辩护律师目标一致协同工作,让被告人早日回归社会和家庭,愿天下无冤!!!

 


刘豫光律师 已认证
  • 执业15年
  • 13525776100
  • 河南团结律师事务所
咨询律师
  • 入驻华律

    12年 (优于76.09%的律师)

  • 用户采纳

    3次 (优于84.07%的律师)

  • 用户点赞

    6次 (优于92.23%的律师)

  • 平台积分

    10111分 (优于95.42%的律师)

  • 响应时间

    一天内

  • 投稿文章

    86篇 (优于96.23%的律师)

版权所有:刘豫光律师IP属地:河南
技术支持:华律网蜀ICP备11014096号-1 个人网站总访问量:240474 昨日访问量:145

华律网提示:本页面内容信息由律师本人发布并对信息的真实性及合法性负责,如您对信息真实性及合法性有质疑,请向华律网投诉入口反馈, 有害信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