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样的虚开犯罪为什么量刑差别巨大?
经常有朋友咨询我,为什么同样的虚开发票犯罪,涉案金额都差不多,为什么有人判了十几年,有人才三年以下,甚至适用了缓刑,量刑上为什么会出现这么大的差别?
对于虚开发票犯罪,其实影响到最终量刑的因素有很多,除了金额之外,还包括主从犯、自首、坦白、立功、认罪认罚、补缴税款滞纳金、退缴违法所得、主动预缴罚金、刑事合规整改等一系列情节。每个人涉及的具体情况不同,最终的量刑自然也不一样,存在差别正是“宽严相济”刑事政策的最好体现,大家不能简单的用涉案金额进行比较,还应该关注到其他情节和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