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务劳动补偿制度在《民法典》颁布前已经存在了相当长的时间,但在实践判例中几乎未得到有效运用。其根本原因在于《民法典》颁布前,家务劳动补偿的适用必须以夫妻双方书面约定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财产归各自所有为前提——即约定分别财产制,从而导致家务劳动补偿制度在实践中适用的可能性极小。
《民法典》颁布后,家务劳动补偿由单纯的“夫妻约定”变为“约定与法定相结合”,为其在实践运用中注入了新的生机,也展现了法律极为温情的一面。
NEWS
近日,北京市房山区人民法院审结了一起离婚诉讼案件(现正在上诉中),一审判决中提到因女方作为全职主妇,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承担了大部分家务劳动、抚育子女义务,应由男方向其补偿五万元人民币。因该案件是法院援引《民法典》家务劳动补偿条款审理的离婚案件,不久就冲上微博热搜,争议不断。
基于“男主外,女主内”的传统思想观念,其传达的是在家庭内部夫妻之间的分工问题,目的是由夫妻双方各司其职、互相协调,共同维护家庭和谐。前述案例的当事人正是如此。所以有人认为:男女平等,只是分工不同,凭什么要男方进行补偿?
从法理上讲,家务劳动补偿最重要的一个基础是负担较多家庭义务一方(以女方为例)的信赖利益。即女方基于对婚姻关系可持续发展的信任和依赖,自愿承担家庭内部较多义务,导致工作等自我发展的机会减少甚至丧失,对于离婚后的生存发展能力下降。而男方拥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在职位、收入上得到晋升,离婚后也几乎不会受到任何影响。因此,成功的男人背后总有一个默默奉献的女人,你的军功章有我的一半便是如此。
依据《民法典》第1088条之规定:“夫妻一方因抚育子女、照料老人、协助另一方工作等担负较多义务的,离婚时有权向另一方请求补偿,另一方应当给予补偿。具体办法由双方协议;协议不成的,由人民法院判决。”该条款的唤醒对树立正确的家庭观、夫妻观具有正面的引导意义,也充分体现了对负担家务较多一方的利益保护以及临时性救济。
供学习交流,侵删。
4年
14次 (优于92.9%的律师)
15次 (优于95.69%的律师)
73246分 (优于99.41%的律师)
一天内
181篇 (优于89.89%的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