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的主体可以是单位
---杜凯律师
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的主体既可以是公民个人,也可以是单位。
【法律法规】
《刑法修正案(九)》在拒执罪的犯罪主体中增加了单位,根据统计,单位作为被执行人更容易成为本罪的主体。因此,单位的法定代表人、实际控制人及直接责任人员对此应有足够的“法商”,避免因法治意识淡薄而付出代价。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的相关规定
第三百一十三条规定,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是指,对人民法院的判决、裁定有能力执行而拒不执行,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罚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单位犯前款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
【关于单位犯罪的特别情形】
最高人民检察院
《关于涉嫌犯罪单位被撤销、注销营业执照或者宣告破产的应如何进行追诉的批复》
涉嫌犯罪的单位被撤销、注销、吊销营业执照或者宣告破产的,应当根据刑法关于单位犯罪的相关规定,对实施犯罪行为的该单位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追究刑事责任,对该单位不再追诉。
关于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的规定: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百一十三条的解释》
“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有上述第四项行为的,以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的共犯追究刑事责任。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收受贿赂或者滥用职权,有上述第四项行为的,同时又构成刑法第三百八十五条、第三百九十七条[3]规定之罪的,依照处罚较重的规定定罪处罚。”
15年 (优于93.32%的律师)
100次 (优于98.49%的律师)
107次 (优于98.97%的律师)
152127分 (优于99.78%的律师)
一天内
4620篇 (优于98.69%的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