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有伪造国家机关印章又有伪造事业单位印章、身份证件的
数罪并罚
一、案例要旨
行为人购置电脑、打印机、塑封机、扫描器等设备和材料,从事制假活动,伪造国家机关、大中学校印章及钢印、身份证件的,其行为分别构成伪造国家机关印章罪、伪造企业、事业单位印章罪和伪造身份证件罪,对其予以数罪并罚。 《刑法条文案例精解》
案例全景
王某伪造国家机关印章、伪造企业、事业单位印章及伪造居民身份证案
被告人王某,于2005年1月至5月先后购置电脑、打印机、塑封机、扫描器等设备和材料,从事制假活动,共伪造国家机关、大中学校印章及钢印等共计220枚,还有居民身份证等。在此期间,王某曾将其伪造的本市一所高级中学的印章予以贩卖,获赃款20元。就在贩卖当晚,王某被警方抓获。后王某被天津市和平区法院一审数罪并罚,判处有期徒刑6年零6个月。
案中,王某非法伪造各类印章的行为符合本条的规定,虽系初犯,且犯罪数额较小,但伪造的印章及证件数量较大,因此人民法院对其的定罪量刑是正确的。
案例要旨
行为人在一段时间内实施两个不是同一性质的行为,且犯罪对象不同,侵犯客体不同,不构成连续犯,应构成两个罪名进行数罪并罚。
案例全景
现年30岁的钟某系四川省农民。几年前,怀着对未来生活的憧憬,钟某来到郑州求学,就读于某某大学工业经济管理专业,参加全国统一的自学考试,以期取得大专文凭后寻找一份合适的工作,然而,学了两年,十几门功课才有一小半拿到了课程合格证,钟某产生了畏惧情绪。想到没有文凭找工作的艰难,钟某萌生了邪念:制作假文凭牟利。其考虑到找人私刻公章风险太大,便决定亲自动手。后被告人钟某从郑州火车站小商品城购买了大量得公章模子后,假冒国家机关、事业单位的名义,先后私刻制作"郑州大学"、"河南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委员会"等单位公章,用以制作假文凭。当他兴冲冲地带着自己制造的假文凭准备找人出手时,被公安人员抓获。
郑州市中原区人民法院经审理后认为,被告人无视国法,采用刻制的方法,伪造国家机关、事业单位印章,其行为已构成伪造国家机关印章罪和伪造事业单位印章罪,应当数罪并罚。据此,法院依法以被告人钟某犯伪造国家机关印章罪,判处有期徒刑8个月,犯伪造事业单位印章罪,判处有期徒刑6个月,决定执行有期徒刑一年。
法院评论
对被告人钟某伪造国家机关印章和事业单位印章的行为构成犯罪这是没有异议的,但在对其伪造国家机关印章和事业单位印章的行为是定两罪还是一罪,有两种不同的意见。
第一种意见认为,被告人钟某出于一种犯罪故意,连续实施数个同一性质的犯罪行为,触犯的是同一罪名的犯罪,是连续犯。他们认为,连续犯主要表现为:第一,连续犯必须具备数个独立的犯罪行为,是数个足以单独构成犯罪的危害行为呈连续进行状态;第二,构成连续犯在主观上必须基于连续意图支配下的数个同一的犯罪故意,且数个犯罪故意均为预谋故意;第三,连续犯的犯罪对象既可是同一的,也可是非同一的;第四,连续犯是实质数罪,第五,在我国,刑法未对连续犯作出明确规定,它属于处断上的一罪;第六,连续犯一般按一罪从重处罚或按一罪作为加重构成情节处罚。在本案中,被告人钟某出于一种犯罪故意,连续实施数个同一性质的犯罪行为,触犯的是同一罪名的犯罪,是连续犯。因此应以一罪即伪造国家机关印章罪对被告人钟某定罪处罚,不应对其实行数罪并罚。
第二种意见认为,被告人钟某无视国法,采用刻制的方法,伪造国家机关、事业单位印章,其行为构成伪造国家机关印章罪和伪造事业单位印章罪,法院应对被告人钟某实行数罪并罚。理由是:1、连续犯构成的数个犯罪之间必须具有连续性。这是成立连续犯的主观要件与客观要件相互统一而形成的综合性构成标准。而认定数个犯罪之间是否具有连续性,应当坚持主观与客观相统一的刑法基本原则,以反映犯罪故意与犯罪行为对立统一特性的连续意图及其所支配的犯罪行为的连续性作为标准,即基于连续意图支配下的数个同一犯罪故意,在一定时期之内连续实施了性质相同的数个足以单独构成犯罪的危害行为,数个犯罪之间就存在连续性。但在本案中,被告人钟某的行为虽都表现为伪造印章,但一个是伪造国家机关印章行为,一个是伪造事业单位印章行为,两个不是同一性质的行为;所谓伪造国家机关印章罪,是指非法制造国家机关印章的行为,他侵犯的客体是国家机关的正常管理活动和信誉。而伪造事业单位印章罪,是指伪造事业单位印章的行为,他侵犯的客体是事业单位的正常活动和声誉;同时构成对社会公共秩序的侵犯。2、两者的犯罪对象不同,伪造国家机关印章罪侵犯的对象仅限于国家机关印章。而伪造事业单位印章侵犯的对象是事业单位印章;3、钟某伪造国家机关印章,构成的是刑法规定的伪造国家机关印章罪,犯该本罪的,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情节严重的,处3年以上l0年以下有期徒刑。而伪造事业单位印章,构成的是刑法规定的伪造事业单位印章罪。犯该罪的,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综上所述,虽然钟某两罪都是妨害社会管理,扰乱公共秩序,但因为两者犯罪对象的不同,危害后果上的差异,刑法才将他们规定为不同的犯罪。所以被告人钟某的行为构成两罪,应实行数罪并罚。案例撰稿人 牛宝顺(郑州市中原区人民法院)
8年
15次 (优于93.32%的律师)
9589分 (优于95.23%的律师)
一天内
215篇 (优于99.36%的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