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试用合同中标的物在试用期间内的风险负担
随着现在促销方式的流行,不少卖家为了能和好的促销出自己的商品,会采取让买家先试用商品再决定购买的方式,这就是试用买卖合同。
试用买卖合同又称试验买卖,是指当事人双方约定由买受人试验或检验标的物,以买受人认可标的物为条件的买卖。
试用买卖合同与其他买卖合同相比,具有自身明显的特殊性。主要有三点:第一,试用买卖约定由买受人试用标的物从而可以检验标的物。在一般买卖中,出卖人并无让买受人认可标的物的义务。第二,试用买卖合同以买受人认可标的物为生效条件。试用买卖合同虽经双方当事人意思表示一致而成立,但其是否生效则以买受人对标的物是否满意为前提。合同法第171条中规定:“试用买卖的买受人在试用期内可以购买标的物,也可以拒绝购买。”在试用期内,买受人对标的物满意,表示购买的,则合同生效。否则,合同不生效。第三,试用买卖合同与试用买卖预约合同也有较大区别同。在试用买卖合同中,在买受人试用时买卖合同已经成立,经买受人试验认可标物后买卖合同生效。而试用买卖预约合同则为预约合同,买受人试用时买卖合同并不成立,买受人经试用认可标的物后,只是产生订立买卖合同的义务。
在试用期间内,发生标的物毁损、灭失时,买家尚未决定是否购买标的物,此时的所有权仍然在卖家,而买家却拥有使用权,那么风险应由谁承担?对此需要了解买卖合同标的物风险转移的有关制度。由我国《合同法》第142的规定:“标的物毁损、灭失的风险,在标的物交付之前由出卖人承担,交付之后由买受人承担,但法律另有规定或者当事人另有约定的除外”可以看出我国风险承担的一般原则为交付主义,以标的物的实际交付时间作为确定标的物风险负担转移的标准,规定不论标的物所有权是否移转,均由标的物的实际占有者承担风险。我国立法采取这种做法的在于因为物在其控制之中,其有能力很好的保护物,使其不受损毁和灭失,这有助于督促占有人积极地保护标的物的安全。
所以,在试用合同的适用期间内,虽然合同只是成立但未生效,所有权并未发生转移,但是由于法律的特殊规定,在当事人对此期间的风险承担没有相应的约定时,就适用我国《合同法》交付主义的一般规则,由买受人承担相应的责任。
13年 (优于85.02%的律师)
25次 (优于95.16%的律师)
28次 (优于97.17%的律师)
42269分 (优于98.93%的律师)
一天内
193篇 (优于97.88%的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