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者:田映钧律师 时间:2017年01月12日 1081人看过举报
律师观点分析
案件描述
原告昆明XX文化传媒有限公司与被告云南XX乳业有限公司经协商一致,于2013年9月4日签订广告合同一份,约定:由原告为被告在昆明市内的11辆公交车上发布12个月的车身广告;被告为此向原告支付273.02万元广告费。后因被告调整经营策略,原、被告经协商签订终止协议,提前终止了广告合同,并约定被告支付剩余846,066元广告费的具体期限及逾期付款时的滞纳金计算标准等内容。但终止协议签订后,被告未依约按时足额付款,并在原告多次催收的情况下找各种理由拖延拒不付款。原告于是向昆明市五华区人民法院起诉维权。
办案经过
代理人根据本案事实,向法院提交了合同、广告登记证、车身广告照片、终止协议、律师函、发票等证据,充分证明了所主张的事实和诉讼请求。被告则从一开始就不配合法院审理,经法院传票传唤无正当理由拒不到庭。尽管如此,由于原告方向法庭提交的双方终止协议中,明确了终止协议签订前合同的具体履行情况以及对应的费用明细、应付款时间等,使得案件事实非常清楚,因此法院很快依法作出判决。
裁判结果
昆明市五华区人民法院经依法审理,判决被告向原告支付拖欠的广告费40余万元及按银行同期利率上浮50%计算的滞纳金,并由被告承担原告支付的律师费、诉讼费等费用。
律师建议
如今在交易过程中签订书面合同的意识已经越来越强。但是签订合同只是整个交易流程的起点,对合同履行过程的管理和风险控制才是真正的重点。特别在合作出现问题的情况下,原本关系不错的合作双方,往往翻脸互不认账,想法设法否认对方履行合同的实际情况。这会给业务收款带来障碍,也会成为诉讼中的争议焦点,甚至因无法证明履行情况而导致败诉。因此,无论个人还是企业,也无论合同金额大小,签订合同后在后续履行全过程中,都应当注意收集诸如确认书、签收单、往来邮件/函件、照片/视频/录音、检验单据等各种履行合同的证据,并妥善存档备用。尤其发现双方有可能对合同履行产生争议时,更应及时通过书面形式确认合同履行情况,一方面有助于消除双方的疑虑和误会,另一方面也为后续争议的解决留下证据。只有重视对合同交易的全程把控并全程留痕,才能最大限度防范风险,即使不得已进入诉讼程序,也才可立于不败之地。
10年 (优于58.43%的律师)
68次 (优于97.85%的律师)
421次 (优于99.69%的律师)
34022分 (优于98.62%的律师)
一天内
98篇 (优于99.65%的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