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农村来城镇务工的人员数量庞大,人群分散,流动性强,同时因为其就业的不稳定性,导致工作上很难得到有力的保障。
而在招聘时期,各类广告眼花缭乱,一些不法分子利用劳动者急于找工作的心理和防范意识不强的特点进行招聘诈骗。
为了让大家提高警惕,避免上当受骗,全晟法律团队整理了一些常见的职场骗局及维权指南,供大家参考。
1
常见求职骗局
以老乡为由高价收费
初到陌生城市,在火车站、汽车站周边,时常会出现主动对拖着行李的求职者套近乎、许诺介绍工作的人,对于这些人,要时刻保持警惕,收取高价路费、服务费是常见的骗局。
在到达目的城市后,大家尽量选择乘坐公交、地铁、出租车等交通工具。如果没有招聘渠道,可以询问当地人才中心、外来务工人员就业服务中心的位置,前往正规的就业机构寻找合适的工作。
以高薪为由诈骗传销
某些单位在招聘时候,以高薪为诱饵,实则高额奖励极难完成,而同样以高薪为由,招聘后对求职者进行洗脑,开展传销活动的现象更不少见。
高薪没拿到不说,一旦落入传销或诈骗组织手中,脱身就难了。提高警惕,在工作前问清薪资架构、业务内容等单位的详细信息,多方鉴别,注意防范。
以网络为由诈骗钱财
因刷单等网络兼职钱财被骗的新闻不在少数,“刷单、在家就能赚钱”,博人眼球的字眼再加上低门槛高收入的幌子,对急于找工作的劳动者来说可谓诱惑十足。
但“糖衣炮弹”背后往往藏着满满的套路,网络兼职正是如此,在几番大额钱财的转账刷单后,诈骗者拿到钱之后便消失了。
除了以上这几种最常见的招聘骗局以外,入职同样也是“陷阱”重重...
2
常见入职骗局
入职时找各种理由收取费用
近年来利用虚假高薪广告吸引人前来应聘,然后变着花样收取报名费、培训费、中介费、押金、保证金等非法获利手段,已经成了招工诈骗的主要形式。
《劳动合同法》第九条:用人单位招用劳动者,不得扣押劳动者的居民身份证和其他证件,不得要求劳动者提供担保或者以其他名义向劳动者收取财物。
简单来说,招聘单位不得以任何名义跟应聘人收取费用,更加不存在什么代收、税收的说法。所以,在应聘时只要招聘方向你收钱,就应提高警惕。
不与劳动者签订劳动合同
大部分用人单位吃准了劳动者维权意识薄弱的心理,以各种借口不和劳动者签订劳动合同。但没有劳动合同,一旦发生争议纠纷,劳动者便容易陷入无“据”可查的处境,导致自身权益受到侵害。
《劳动法》第十六条:劳动合同是劳动者与用工单位之间确立劳动关系,明确双方权利和义务的协议。
《劳动法》第十六条第二款:建立劳动关系应当订立劳动合同。
《劳动合同法》第十七条:劳动合同应当具备以下条款:(一)用人单位的名称、住所和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负责人;(二)劳动者的姓名、住址和居民身份证或者其他有效身份证件号码;(三)劳动合同期限;(四)工作内容和工作地点;(五)工作时间和休息休假;(六)劳动报酬;(七)社会保险;(八)劳动保护、劳动条件和职业危害防护;(九)法律、法规规定应当纳入劳动合同的其他事项。
《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条例》第二十八条:施工总承包单位或者分包单位应当依法与所招用的农民工订立劳动合同并进行用工实名登记,具备条件的行业应当通过相应的管理服务信息平台进行用工实名登记、管理。未与施工总承包单位或者分包单位订立劳动合同并进行用工实名登记的人员,不得进入项目现场施工。
即使有签订的情况下也需注意,签订前一定要仔细查看合同文本内容,是否有空白信息,远离空白合同陷阱。
签订劳动合同后,劳动者尽可能保留一份原件,如果用人单位拒不将劳动合同书交给劳动者,是要负法律责任的。
《劳动合同法》第十六条:劳动合同由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一致,并经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在劳动合同文本上签字或者盖章生效。劳动合同文本由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各执一份。
不为劳动者缴纳社会保险
大多数劳动者对社会保险不了解、认为不如多拿现钱,而许多单位正是以此为突破口和劳动者约定不交社保,承诺以社保费补贴的名义每月支付给劳动者几十元到数百元不等、远低于应交社保费的报酬。
《劳动法》第七十二条: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必须依法参加社会保险,缴纳社会保险费。
《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第五十八条:用人单位应当自用工之日起三十日内为其职工向社会保险经办机构申请办理社会保险登记。
《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第六十条:用人单位应当自行申报、按时足额缴纳社会保险费,非因不可抗力等法定事由不得缓缴、减免。职工应当缴纳的社会保险费由用人单位代扣代缴,用人单位应当按月将缴纳社会保险费的明细情况告知本人。
但社会保险是国家强制实行的保障制度,用人单位因一时的经济利益,造成劳动者社保权利受到损害的,应承担起赔偿责任。
3
如何避免上当受骗?
注意隐私,防止信息滥用
无论是面试,还是入职,劳动者在任何时候个人证件原件一定要看护好,不要让个人证件离开自己的控制范围,防止被他人偷用。
如果用人单位要求上交证件复印件,可以在复印件注明该复印件的使用理由,防止个人信息被滥用。
甄别广告,正规就业
注意招聘广告的来源平台,尽量选择各地政府的官方招聘平台(如网站、公众号)和人才服务机构,获取正规就业信息、政策咨询、就业指导和职业介绍服务。
收集证据,有备无患
平时在工作中注意收集、保存和工作相关的证据材料,比如工资条、工作证、签到单、工作服、押金条、欠条等,增强证据意识,万一发生欠薪、工伤等劳动纠纷,能够有理有据,避免维权时口说无凭。
保持清醒,时刻谨慎
不法分子愈发猖狂,诈骗手段新奇不一,天上不会无缘无故掉馅饼,在面对“高薪”时,不要被蒙蔽了双眼,丧失鉴别真伪的能力。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谨慎求职,以防被骗。
咨询求助,合法维权
如果发生以上的情况,与单位协商不成或走投无路之时,可以采取以下三种合法维权途径。
一,可以拨打工会12351维权热线,或前往工会法律援助中心寻求帮助,用集体的力量与用人单位谈判和调解。
二、可以通过拨打12333热线或官网、公众号向当地的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劳动保障监察机构进行投诉举报。
三、可以选择劳动仲裁和诉讼的法律途径解决,需提前准备仲裁和诉讼所要求提供的相关材料和证据。在这个过程中可以委托专业人士帮忙维权。大家切勿急躁,也不要轻易妥协,一定要用合法的途径维护自身的权益。
6年
9次 (优于90.82%的律师)
4次 (优于89.99%的律师)
95715分 (优于99.57%的律师)
一天内
291篇 (优于99.43%的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