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位中
移动华律
网站导航
旷良勇律师
以法律的智慧服务人 以法律的知识帮助人
18397688886
咨询时间:06:30-23:30 服务地区

离婚不到一年可以重新争取孩子的抚养权吗

作者:旷良勇律师时间:2023年01月29日分类:律师随笔浏览:376次举报


一、离婚不到一年可以重新争取孩子的抚养权吗

  对于父母离婚后,2周岁以下的未成年子女一般随母亲生活,但是如果男女双方的工作稳定程度、收入状况,生活习惯,一方已经做绝育手术或丧失生育能力的,或者长期随一方生活的等等因素不同,法院也是会考虑的。本律师在郑州办理的案件中就有一个才1岁多的孩子判决给男方的案例,就是因为女方抚养的条件跟男方差距太大。

   (一) 对于父母离婚后,2周岁以上未成年子女的抚养,如父母均要求子女随其生活的,一方有下列因素可优先考虑(但不是绝对的):1.已做绝育手术或因其他原因丧失生育能力的;2.子女随其生活时间较长,改变生活环境对子女健康成长明显不利的;3.无其他子女,而另一方有其他子女的;4.子女随其生活对子女成长有了,而另一方患有久治不愈的传染性疾病或其他严重疾病,或者其他不利于子女身心健康的情形,不宜与子女共同生活的;5.父母抚养条件基本相同,但子女单独随祖父母,外祖父母共同生活多年,且祖父母,外祖父母要求并且有能力帮助子女照顾的。

  对于父母离婚后,10周岁以上未成年子女的抚养,根据最高人民法院《人民法院审理离婚案件处理子女抚养问题的若干具体意见》第5条的规定:父母双方对10周岁以上的未成年子女随夫或母生活发生争执的,应考虑子女的意见。

  以上的分析仅仅是法律的倾向性意见,不是绝对的,如果您想争取到孩子的抚养权,是需要积极组织证据等来争取自己的权益的。本律师建议您寻求专业法律人士为您提供帮助。现在给您解答的都是最基本的问题,无法把您的具体情况都分析到位。如果你想更好的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争取到自己利益的最大化,建议您找一位专业的律师根据您的具体情况做一对一的解答。对于自己的合法权益您必须要特别重视!另外子女归一方抚养后还涉及到子女抚养费的支付及未抚养一方的探望权的行使等问题,必须予以特别重视。

离婚不到一年

  二、结婚不到一年离婚彩礼怎么判

  彩礼若是明确送给男方或者女方的,那么根据婚姻法的相关规定,这部分礼金应当认定为一方的个人财产。接受礼金的一方,如果将礼金用于购置婚后的财产,那么由礼金转化而来的财产就有可能当做是夫妻共同财产,予以平均分割。《民法典》规定,夫妻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下列财产,归夫妻共同所有:

  (一)工资、奖金;

  (二)生产、经营的效益;

  (三)知识产权的收益;

  (四)继承或赠与所得的财产;

  (五)其他应当归共同所有的财产,夫妻对共同所有的财产,有平等的处理权。遗嘱或赠与合同中确定只归夫或妻一方的财产,为夫妻一方个人的财产。

  三、结婚不到一年离婚财产如何分

  根据我国婚姻家庭法律的相关规定,婚姻存续期间,无论婚姻多长时间,即使结婚不到一年时间,只要是法定夫妻共同财产,离婚时都可以依法进行分割。夫妻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下列财产,归夫妻共同所有:(一)工资、奖金;

  (二)生产、经营的收益;

  (三)知识产权的收益;

  (四)继承或赠与所得的财产;

  (五)其他应当归共同所有的财产。夫妻对共同所有的财产,有平等的处理权。夫妻也可以约定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财产以及婚前财产归各自所有、共同所有或部分各自所有、部分共同所有。约定应当采用书面形式。没有约定或约定不明确的,适用婚姻法第十七条、第十八条的规定。夫妻对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财产以及婚前财产的约定,对双方具有约束力。

【免责声明】

本人对转载、分享的内容、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真实可靠性或完善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仅供普法参考。

【版权声明】

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学习交流使用,禁止用于商业用途,如遇侵权,请及时与我联系删除,谢谢。


旷良勇律师 已认证
  • 18397688886
  • 湖南湘驰律师事务所
咨询律师
  • 入驻华律

    11年 (优于67.29%的律师)

  • 用户采纳

    22次 (优于94.81%的律师)

  • 用户点赞

    492次 (优于99.73%的律师)

  • 平台积分

    38047分 (优于98.78%的律师)

  • 响应时间

    一天内

  • 投稿文章

    1022篇 (优于99.89%的律师)

版权所有:旷良勇律师IP属地:湖南
技术支持:华律网蜀ICP备11014096号-1 个人网站总访问量:1378126 昨日访问量:831

华律网提示:本页面内容信息由律师本人发布并对信息的真实性及合法性负责,如您对信息真实性及合法性有质疑,请向华律网投诉入口反馈, 有害信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