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价值专利”和“垃圾专利”是两个专利领域常听说的概念,是形成鲜明对比的正反两个方面。“高价值专利”是指具有较高经济效益、同时非常稳定、不容易被无效的专利;“垃圾专利”则是指没有任何创新内容、或者由于撰写不当无法保护创新的专利,此类专利无法起到促进技术进步、保护创新的这一专利制度的根本目的,反而是一种社会资源的浪费。
要让专利产生价值,形成高价值专利,首先,需要有技术上的创新。
技术创新可以是轰轰烈烈、耗资巨大的庞大工程,也可以是对生活中常见物品进行改进的小发明。可以是台灯、文具,也可以是拖把,雨伞,只要能对现有技术带来新的改进,都可以称之为技术创新。
东拼西凑的东西,不属于真正的技术创新。把东拼西凑的东西拿来申请专利,即使偶然获得授权,也会由于技术本身不具有创新性,无法在产业上使用,或者无法带来简化步骤、提高性能、提高效率等等技术升级的目的,当然不会有人使用这种技术了,更不用说在市场上将这项技术转化成经济效益。
有了好的技术创新,还得经过适当的撰写,形成高质量的专利文件。很多发明人对专利文件有误区,以为专利文件就是格式文本,按照权利要求书、说明书、附图的格式,把内容填写进去就OK了。这种想法大错特错,一旦抱着这种想法弄专利,那这篇专利可能已经失败了一半。实际上,专利文件每个文字、标点符号,都有特定的法律意义,需要在对技术的准确理解和对法律的熟知的基础上,进行充分的权衡,用最精炼的文字表达出来。专利文件既是技术文献,包含了对被改进的技术的充分说明,又是法律文件,对这项技术改进所能获得排他性垄断的范围进行了法律上的界定。
有了技术创新,又形成了优质的专利文件,这项专利已经具备初步的价值。但是能不能顺利转化成经济效益,多久才能转化成经济效益,则取决于很多方面。典型的是,这项技术转化的难度。对于机械领域的小发明,例如大家熟知的自拍杆发明、网红拖把发明,由于结构相对简单,容易实施,转化起来就非常容易,很快就会获得经济效益。
但是对于某些基础研究领域的发明,虽然创新性很高,但是转化的周期、成本非常高,短期内无法转化成经济效益。例如一种可以产生药用成分的全新的菌株,对这株菌株的开发则可能需要超长的时间周期,可能几年、甚至十几年才能最终开发成功,也可能经过多年的研究开发,最终以失败告终。但是我认为这种专利虽然没有获得显著的经济效益,但是它仍然促进了技术进步,也不失为高价值专利。
总之,一项发明最终产生的经济效益具有偶然性,但是如果不恰当撰写,则可能将一项非常有价值的发明创造变成“垃圾专利”,并且几乎必然直接影响这项发明创造能否产生经济效益。所以一定要重视申请文件的撰写。
关于专利申请有关问题,欢迎咨询董佳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