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听律师
以法律的智慧服务人 以法律的知识帮助人
18119677341
咨询时间:08:00-22:00 服务地区

中国XX与A著作权权属、侵权纠纷一审民事判决书67号

发布者:苏听律师 时间:2020年07月03日 91人看过举报

律师观点分析

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与陈元峰著作权权属、侵权纠纷一审民事判决书67号 安徽省合肥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人民法院 民事判决书 (2015)合高新民三初字第00067号 原告: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住所地北京市海淀区, 法定代表人:A,社长, 委托代理人:A,北京XX律师事务所律师, 委托代理人:A,北京XX律师事务所律师, 被告:A,男,1970年5月14日出生,汉族, 原告中国XX与被告A著作权侵权纠纷一案,本院于2014年12月26日立案受理,依法由审判员B用简易程序,于2015年1月23日公开开庭进行了审理,原告中国XX委托代理人A、苏看到庭参加诉讼,被告A经本院传票合法传唤,无正当理由拒不到庭,本院依法缺席审理,本案现已审理终结, 中国XX诉称:中国XX为2014年注册会计师全国统一考试辅导教材《会计》、《经济法》、《财务成本管理》等系列考试用书的著作权人,中国XX经中国XX授权依法取得该系列图书的专业出版权和信息网络传播权,经调查,其发现A位于合肥市经济技术开发区九龙XX门面的“高教书店”销售的考试辅导教材《经济法》为盗版图书,A的行为已侵犯其对该书的专有出版权,请求法院判令陈元峰赔偿经济损失人民币10000元, A未作答辩, 经审理查明:2014年度注册会计师全国统一考试辅导教材《经济法》系中国XX编著,2014年4月25日,中国XX(甲方)与中国XX(乙方)签订《关于版权许可备忘录》的合同,该合同约定甲方授权乙方对《会计》、《经济法》、《财务成本管理》图书享有专有出版权和信息网络传播权,期限2年,在此期限内,甲方不再另行授权任何第三方出版上述图书及享有信息网络传播权;对上述授权,乙方能够以自己的名义对任何侵权行为独立进行维权, 2014年5月22日安徽省合肥市衡正公证处接受中国XX委托,公证员A、B与中国XX委托的代理人C一同来到位于合肥市九龙XX的“高教书店”购买了《会计》、《经济法》、《财务成本管理》三本辅导教材,取得金额为45元的收据一张,购书结束后,将上述书籍带回公证处进行拍照、装箱封存,并加盖“安徽省合肥市衡正公证处保全证据公证封签专用章”,对确定的票据进行复印,票据原件及封存的书籍交由A保管,对上述保全过程安徽省合肥市衡正公证处出具(2014)皖合衡公证字第7441号公证书, 经当庭拆封公证处封存的书籍,将中国XX出版的《经济法》图书与公证处封存的《经济法》图书进行比对,两者在外观、文字上相同,但有如下区别:1、前者在书中有增值服务卡,卡上有注册卡号,书的背面有防伪标识,后者则没有;2、前者书的封面颜色均匀,纸张较厚,字迹印刷清晰,后者图书封面色彩深,纸张偏薄,字迹印刷不清晰;3、二者的价格有显著差异, 另查明,中国XX出版的《经济法》图书价格为47元,中国XX提供公证费发票以证明其为维权支出的合理开支, 又查明,合肥XX书店与合肥XX一店均为个体工商户,负责人均为A,合肥XX书店的地址为合肥市经济技术开发区九龙XX,经营期限截止于2010年6月7日,合肥XX一店的地址为安徽省合肥市经济技术开发区九龙路西石门路南九龙XX,经营期限始于2010年9月10日,中国XX庭审时确认公证处取证的“高教书店”与其诉请赔偿的“合肥XX一店”为同一书店, 上述事实,有公证书、合同、发票、图书及当事人陈述等证据予以证实,A经本院依法送达开庭传票,无正当理由拒不到庭参加诉讼,放弃举证和质证权利,应当承担相应的不利后果, 本院认为:本案系侵犯著作财产权纠纷,我国著作权法规定,作品的著作权属于作者,作者对作品享有我国著作权法规定的人身权和财产权,如无相反证明,在作品上署名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作者,本案涉案图书《经济法》封面上写有“中国XX编”,在无相反证据的情况下,可证明中国XX为涉案图书的著作权人,其对该图书享有著作权,根据协议中国XX将涉案图书的专有出版权和信息网络传播权授予中国XX,故对侵犯涉案图书相关著作权的行为中国XX有追究民事责任的权利, 经庭审比对,并结合正版图书售价与A所售图书价格的差异,能够认定B销售的图书为侵权产品,根据著作权法规定,出版指作品的复制、发行,而发行权是指以出售或者赠与方式向公众提供作品的原件或者复印件的权利,故A未经授权,擅自出售涉案侵权图书的行为,侵犯了权利人的专有出版权,且A未能证明有合法来源,中国XX要求其赔偿损失的主张本院予以支持, 对于赔偿损失的数额,中国XX未能举证证明其因涉案侵权行为所受到的实际损失,也未能举证证明A因侵权所获得的利益,综合考虑涉案注册图书的价格、侵权行为的性质和情节等因素,并考虑中国XX为制止侵权所支出的合理开支,本院确定B向中国XX赔偿经济损失6500元,据此,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第一百一十八条、《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第九条、第十条第一款(六)项、第十一条,第四十八条、第四十九条、第五十三条、第五十八条,《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著作权民事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二十五条第一款、第二款,《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四十四条、《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第二条规定,判决如下: 一、被告A于判决生效后十日内一次性赔偿原告中国XX经济损失6500元(包括为支持侵权行为而产生的合理开支); 二、驳回原告中国XX的其他诉讼请求, 如未按本判决指定的期间履行给付金钱义务,应当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二百五十三条之规定,加倍支付迟延履行期间的债务利息, 本案案件受理费50元,减半收取为25元,由原告中国XX负担10元,被告A负担15元, 如不服本判决,应在判决书送达之日起十五日内向本院递交上诉状,并按照对方当事人的人数提出副本,上诉于安徽省合肥市中级人民法院, 审判员A 二〇一五年一月二十六日 书记员B 附法律条文: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 第一百一十八条公民、法人的著作权(版权),专利权、商标专用权、发现权、发明权和其他科技成果权受到剽窃、篡改、假冒等侵害的,有权要求停止侵害,消除影响,赔偿损失, 《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 第九条著作权人包括: (一)作者; (二)其他依照本法享有著作权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 第十条著作权包括下列人身权和财产权:……(六)发行权,即以出售或者赠与方式向公众提供作品的原件或者复制件的权利; 第十一条著作权属于作者,本法另有规定的除外, 创作作品的公民是作者, 由法人或者其他组织主持,代表法人或者其他组织意志创作,并由法人或者其他组织承担责任的作品,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视为作者, 如无相反证明,在作品上署名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为作者, 第四十八条有下列侵权行为的,应当根据情况,承担停止侵害、消除影响、赔礼道歉、赔偿损失等民事责任;同时损害公共利益的,可以由著作权行政管理部门责令停止侵权行为,没收违法所得,没收、销毁侵权复制品,并可处以罚款;情节严重的,著作权行政管理部门还可以没收主要用于制作侵权复制品的材料、工具、设备等;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一)未经著作权人许可,复制、发行、表演、放映、广播、汇编、通过信息网络向公众传播其作品的,本法另有规定的除外; (二)出版他人享有专有出版权的图书的; (三)未经表演者许可,复制、发行录有其表演的录音录像制品,或者通过信息网络向公众传播其表演的,本法另有规定的除外; (四)未经录音录像制作者许可,复制、发行、通过信息网络向公众传播其制作的录音录像制品的,本法另有规定的除外; (五)未经许可,播放或者复制广播、电视的,本法另有规定的除外; (六)未经著作权人或者与著作权有关的权利人许可,故意避开或者破坏权利人为其作品、录音录像制品等采取的保护著作权或者与著作权有关的权利的技术措施的,法律、行政法规另有规定的除外; (七)未经著作权人或者与著作权有关的权利人许可,故意删除或者改变作品、录音录像制品等的权利管理电子信息的,法律、行政法规另有规定的除外; (八)制作、出售假冒他人署名的作品的, 第四十九条侵犯著作权或者与著作权有关的权利的,侵权人应当按照权利人的实际损失给予赔偿;实际损失难以计算的,可以按照侵权人的违法所得给予赔偿,赔偿数额还应当包括权利人为制止侵权行为所支付的合理开支, 权利人的实际损失或者侵权人的违法所得不能确定的,由人民法院根据侵权行为的情节,判决给予五十万元以下的赔偿, 权利人的实际损失或者侵权人的违法所得不能确定的,由人民法院根据侵权行为的情节,判决给予五十万元以下的赔偿, 第五十三条复制品的出版者、制作者不能证明其出版、制作有合法授权的,复制品的发行者或者电影作品或者以类似摄制电影的方法创作的作品、计算机软件、录音录像制品的复制品的出租者不能证明其发行、出租的复制品有合法来源的,应当承担法律责任, 第五十八条本法第二条所称的出版,指作品的复制、发行,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著作权民事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 第二十五条权利人的实际损失或者侵权人的违法所得无法确定的,人民法院根据当事人的请求或者依职权适用著作权法第四十八条第二款的规定确定赔偿数额, 人民法院在确定赔偿数额时,应当考虑作品类型、合理使用费、侵权行为性质、后果等情节综合确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 第一百四十四条被告经传票传唤,无正当理由拒不到庭的,或者未经法庭许可中途退庭的,可以缺席判决, 第二百五十三条被执行人未按判决、裁定和其他法律文书指定的期间履行给付金钱义务的,应当加倍支付迟延履行期间的债务利息,被执行人未按判决、裁定和其他法律文书指定的期间履行其他义务的,应当支付迟延履行金,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 第二条当事人对自己提出的诉讼请求所依据的事实或者反驳对方诉讼请求所依据的事实有责任提供证据加以证明, 没有证据或者证据不足以证明当事人的事实主张的,由负有举证责任的当事人承担不利后果
苏听律师 已认证
  • 执业12年
  • 18119677341
  • 北京盈科(合肥)律师事务所
咨询律师
  • 入驻华律

    11年 (优于70.08%的律师)

  • 用户采纳

    24次 (优于94.93%的律师)

  • 用户点赞

    219次 (优于99.43%的律师)

  • 平台积分

    21334分 (优于97.82%的律师)

  • 响应时间

    一天内

  • 投稿文章

    20篇 (优于99.59%的律师)

版权所有:苏听律师IP属地:安徽
技术支持:华律网蜀ICP备11014096号-1 个人网站总访问量:74109 昨日访问量:140

华律网提示:本页面内容信息由律师本人发布并对信息的真实性及合法性负责,如您对信息真实性及合法性有质疑,请向华律网投诉入口反馈, 有害信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