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专业的知识,购买专业的书籍。于法律专业人士而言,买专业书必不可少。
在买书的时候,你曾遇到过哪些有趣的囧事?或是总结出哪些有用的心得?让我们来看看涂律师怎么说,欢迎各位书友在留言区分享。另,本文内有【四个】专业梗,看你能找到几个,科科~
作者:福建世礼律师事务所丨涂建葵律师
以前写过几篇关于读书的小短文,双十一这个买买买的时间节点刚过,就闲聊点与买书有关的。得先说一下,这里的书,指法律专业书。
我不知道买书得多到买多少本算多,我大体凭直觉和一点点的观察,认为在自己生活圈子里,买专业书算比较多的(数量没有去统计),我用以下间接事实来证明自己的主张:
在亚马逊还卖实体书的时候,曾有快递小哥扛着一小箱书,对总台妹妹以有点小抱怨的口吻说,又是你们那个谁谁谁的(来自总台妹妹转述);今年搬到新办公场所,新同事也来了不少,其中有人曾开玩笑对我说,他们印象中我进办公区标准场景就是背双肩包而手上拿着一看就是书的快递。
买书多了,与此有关的囧事就多了。比如质疑(善意的)就来了:有人问你能读那么多书吗?买那么多类似的书干啥?试着解释这些问题后有时会有点小尴尬,因为得到的回应表情包里会有以下几种:
第一种:不过如此型,你说的那个谁谁谁(这里谁谁谁基本都是钱钟书,金克木那种人)早就说过了,不就是他们说的某某读书法吗?
对此我内心独白是:你说的那谁谁谁的某某读书法我真不知道,我木有抄袭,不应承担侵权责任。
第二种:你有点low型,Ta觉得你买的专业书太多而人文书太少,有知识没文化(这个是遇到过的原话)。
对此我内心独白是:承认自己要补课,要有人文素养;天赋及资源有限情况下,我还是会优先选择读专业书,因为选择当专业型的律师,首先要做到的是专业不能拙劣。想一想一个给人治病的医生,人文素养很高,专业不行,你怕不怕?
第三种:你真是万金油型,你民商法的书买一堆,行政法的书也买一堆,居然刑事法的书你也买?
对此我内心独白是:跨界阅读的好处,谁用(做)谁知道,不是某些业务我不做/做不了就读了没用。
除了可以称上囧事的,买书过程还会有很多纠结。常见的纠结当然是到底买不买的问题:这购物车的金额有点大哦?早上已经下单买了几本,晚上又下单? 我的解决方案大致如下:
● 冷静期法:大家都知道,特别女生;
● 选购法:系列出版的或文库\文集类的,挑选一本买,以后看到这本书时就会想到其它相关的书,到时候买也来得及;
● 期刊法:某本书的主题,该作者已经发表过相关论文的,就下载一下论文,借此打消一下买书欲望;
● 目录法:某些买不买犹豫不决的书,就把书的目录复制收藏到印象笔记里,也能打消购买欲望。
(写到这里,我脑海不自觉突然想到比例原则,适当性、必要性、相称性?这会被说书读傻了吗?)
以上是往不买方向去解决纠结的办法,当然也有往买的方向去解决的办法,比如好几本书引注都频频出现的参考书,就下决心买吧。
另外切忌在以下情形立即下单买书:深夜睡不着玩手机逛书店或看微信文章推荐书时。我的经验是,这些情形下立即下单,过后后悔的概率较高。这个一点也不怪书的简介或微信文写的好,因为它至多是累积的因果关系中的一环。
未了,得坦诚以下两点:
第一,对某些人(包括我)而言,买书和买其它商品(比如奢侈品)一样也会带来消费的狂喜,也是获得存在感的一种路径;
第二,写这篇小短文,主要是为了完成微信文章写作任务,而专业文章不太想(不敢)写;另外也顺便向身边人,对自己经常买书而产生的小疑问做一点点解释回应,有点“统一回复”的味道。
涂建葵 执笔
12年 (优于74.43%的律师)
1次 (优于79.12%的律师)
3116分 (优于88.68%的律师)
一天内
151篇 (优于98.15%的律师)
华律网提示:本页面内容信息由律师本人发布并对信息的真实性及合法性负责,如您对信息真实性及合法性有质疑,请向华律网投诉入口反馈, 有害信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