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离婚诉讼中,离婚起诉状是启动诉讼程序的重要法律文书。一份结构清晰、内容准确的离婚起诉状对于当事人争取合法权益至关重要。以下教教大家如何写一份离婚起诉状。
一、离婚起诉状的基本结构
标题:一般为 “民事起诉状”。
当事人信息:
原告:写明原告的姓名、性别、年龄、民族、住所、联系方式等。
被告:写明被告的姓名、性别、年龄、民族、住所、联系方式等。
诉讼请求:明确提出离婚的请求,以及对子女抚养、财产分割、债务承担等问题的具体主张。
事实与理由:详细陈述婚姻关系的基本情况、离婚的原因、子女抚养和财产分割的依据等。
此致:写明受诉法院的名称。
起诉人签名和日期:原告在起诉状末尾签名,并注明起诉日期。
二、诉讼请求的确定
(一)离婚请求:
明确表达要求解除婚姻关系的意愿。
(二)子女抚养问题:
抚养权归属:请求法院判决子女由原告或被告抚养。
抚养费支付:明确要求对方支付抚养费的数额、支付方式和支付期限。
探视权:如果子女由一方抚养,另一方应享有合理的探视权,可在诉讼请求中明确探视的时间、方式等。
(三)财产分割问题:
列出夫妻共同财产的范围,包括房产、车辆、存款、股票、债券等。请求法院依法分割夫妻共同财产,明确各自应得的份额。
(四)债务承担问题:
明确夫妻共同债务的范围,包括债务的数额、债权人等。请求法院判决夫妻共同债务由双方共同承担或按一定比例承担。
三、事实与理由的撰写
(一)婚姻关系的基本情况:
陈述结婚的时间、地点、方式等。
说明夫妻关系的现状,如是否分居、分居的时间等。
(二)离婚的原因:
详细阐述导致离婚的具体原因,如感情破裂的事实、家庭暴力、虐待、遗弃家庭成员、重婚、与他人同居等。
(三)子女抚养的依据:
说明自己抚养子女的优势,如经济条件、生活环境、教育资源等。如果对方不适合抚养子女,应指出对方的不足之处,如不良生活习惯、虐待子女等。
(四)财产分割的依据:
列出夫妻共同财产的清单,并说明财产的来源、价值等。提供财产分割的依据,如法律规定、夫妻双方的贡献等。
(五)债务承担的依据:
明确夫妻共同债务的情况,包括债务的用途、形成时间等。提供债务承担的依据,如法律规定、借款合同等。
四、注意事项
语言规范:起诉状应使用规范的法律语言,避免使用口语化或情绪化的表述。
事实准确:陈述的事实应客观、真实,不得夸大或虚构。
法律依据明确:在诉讼请求和事实与理由中,应明确引用相关的法律规定,增强起诉状的说服力。
格式规范:起诉状应按照法律规定的格式撰写,字体、字号、行距等应符合要求。
签名和日期:原告应在起诉状末尾签名,并注明起诉日期。签名应真实、准确,不得代签或伪造。
总之,离婚起诉状的撰写是一项严肃的法律工作,需要当事人认真对待。在撰写起诉状时,应充分考虑自己的合法权益,准确表达诉讼请求,详细陈述事实与理由,并提供充分的证据支持。同时,应注意语言规范、格式规范和法律依据明确等问题,确保起诉状的质量和法律效力。如果当事人对起诉状的撰写存在疑问,可以咨询刘云海律师团队,以获得更好的法律帮助。
15年 (优于92.46%的律师)
430次 (优于99.67%的律师)
24次 (优于96.91%的律师)
39873分 (优于98.83%的律师)
一天内
174篇 (优于98.16%的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