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哲律师
傅哲律师
综合评分:
5.0
(来自76位用户的真实评价)
湖北-武汉
查看服务地区

咨询我

一家企业发生印章盗用有多容易?

作者:傅哲律师时间:2023年11月08日分类:法律常识浏览:59次举报

【场景一】

a是一家企业的印章保管专员,同时a身兼多职。一日客户到访,a负责接待,恰巧员工b提出用印申请并表示很紧急,ab需要盖章的文件较多,便让b先进行了用印登记,随后让b先自行盖章,自己把客户安顿好了后再过来。


【场景二】

a是一家企业的印章保管专员,每次用印前他都习惯在空白的纸上试盖下,但每次对试盖的白纸均随意放置,不做处理。


【场景三】

A企业内部设多个部门,每个部门均配置有部门专用章,针对部门专用章无相应的管理制度,也并未安排专人保管。


以上三个场景,我们假设如下:


【场景一】b乘四周无人,拿出一份劳动关系解除通知书私自盖章,随后提起仲裁主张企业支付赔偿金。


【场景二】因周围同事均知晓a的用印习惯,所以有心之人c将盖有印章的空白纸收集起来,然后制作了一份担保函用以个人贷款。后c无力偿还,贷款公司将企业告上法庭。


【场景三】部门领导e私自决定与下游供应商企业签订合同,并加盖部门专用章。B企业据此履行了供货义务,但A企业并不认可,B企业将A企业告上法庭要求其承担违约责任。


以上或许你会嗤之以鼻,但我们不得不承认,生活有时就是比电视剧还狗血,比如当当创始人李国庆“抢公章”事件。看似普通而寻常的场景,都有可能发生印章盗用。


随着科技的发展,目前市面上也涌现出了很多印章智能管理平台,智能管理平台的出现确实能在很大程度上解决印章管理难题,但不可否认目前大部分企业仍然沿用的是传统的印章使用及管理模式。


对企业而言,印章规范管理是老生常谈,但印章风险防范却是弥久历新。


实务中,印章管理主要存在以下几个风险点:


1.印章管理缺乏制度保障,用印随意、保管随意。

企业没有印章管理制度,或者即使有,不能有效落地实行,实际需要用印时将制度抛诸脑后,甚至遇到紧急情况盲目追求效率,先盖章后审批的情况时有发生。


2.印章保管人员对印章保管不善可能产生的风险缺乏必要认识,由此导致风险意识不强。

部分企业没有设置印章保管专员,或者专员身兼多职,无暇顾及印章管理工作。另外因印章管理较为繁琐,更多体现的是细节工作,如果保管人员对印章认识不够深刻、责任心不强,那么所谓的印章专管工作可能仅仅浮于表面。


3.印章设置种类多、数量大,客观增加管理难度。

部分企业认为印章越多越好,盲目刻制印章。印章数量越多,管理起来难度就越大。


对此,我们给出以下建议:


1.设置有效的用印审批流程,确保从申请到审批形成闭环。


2.用责任强化意识。凡涉及印章保管、审批的人员一律签订责任承诺,明确各自所负职责,防止因责任不明晰引发的道德风险。


3.对印章保管人员定期进行专项培训,提高印章保管人员识别风险的敏锐度。


4.普及印章盗用的法律风险,让员工意识到盗用印章是违法的,甚至很可能涉嫌犯罪需要追究刑事责任。


5.精简印章数量。建议企业设置必要的印章如公章、发票专用章等,其余比如部门专用章、事项专用章应结合公司的实际经营及印章管理水平灵活设置。


风险并不存在,因为不是每次都会发生,风险无时不在,因为随时都有可能发生。


印章管理,看似管物,实则管人;印章风险说到底是人的风险。而制度可以有效降低这种风险的发生,但是,再完善的制度如果不能得到落地履行,都是空谈。


事前防范本应竭尽所能,事后救济更要破釜沉舟。

管理企业虽不是一劳永逸,但也要克服以为凡事出了纰漏都可以弥补的侥幸心理。



来源丨网络

作者:李何律行团

声明丨本文仅供交流学习 , 版权归属原作者,部分文章推送时未能及时与原作者取得联系,若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到您的权益烦请告知,我们将立即删除。


傅哲律师: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法学学士,湖北今天律师事务所专职律师。10年+法律行业从业经历,曾任职于上市公司、全国知名商业... 查看详细 >>
  • 执业地区:湖北-武汉
  • 执业单位:湖北今天律师事务所
  • 执业证号:1420120********30
  • 擅长领域:刑事辩护、经济犯罪、取保候审、股权纠纷、法律顾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