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这些新规将影响你我生活,一起了解一下!
此前,在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次会议上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无障碍环境建设法》将于2023年9月1日起施行。
无障碍环境建设法提出,新建、改建、扩建的居住建筑、居住区、公共建筑、公共场所、交通运输设施、城乡道路等,应当符合无障碍设施工程建设标准。国家支持城镇老旧小区既有多层住宅加装电梯或者其他无障碍设施,为残疾人、老年人提供便利。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生态环境侵权责任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以民法典生态环境侵权责任制度为根本价值追求,系统思考和解决生态环境侵权的法律适用问题,确保《解释》内容符合法律规定和立法精神,充分发挥了司法解释的功能定位。同时《解释》充分遵循生态环境审判规律,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系统保护的司法理念,以更好适应生态环境法治发展和审判实践需要。
《规定》,是最高人民法院丰富完善生态环境裁判规则体系的重要举措。最高人民法院自2014年6月成立环境资源审判庭以来,先后制定发布20余部司法解释,基本涵盖生态环境案件审理的实体和程序问题,但对作为实体与程序问题“结合部”“连接点”的证据问题,并无系统性、专门性规定。证据问题直接关系到当事人权利的保护和人民法院裁判结果的公正性,而生态环境侵权案件在证据方面又存在一些突出特点,诸如适用特殊的举证责任分配规则,事实认定的“专业壁垒”问题突出,“证据偏在”问题突出,等等,确需构建相应的规则体系。在历次环境资源审判疑难问题调研中,证据问题都是一线法官反映、讨论的焦点,诸如公益诉讼与私益诉讼举证责任分配之异同,过度依赖鉴定问题如何破解,当事人自行委托有关机构出具的专业意见如何处理,等等。人民法院对这些问题的认识和把握,直接关系到“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目标的实现,需要深入研究并妥善解决。
《规定》体现了法治政府建设时代要求,补齐全领域各层级处罚程序制度,保障实体法律制度更加有效实施,为优化营商环境提供制度保障。体现行政处罚制度时代理念,以依法全面正确履职为主要目的、以充分保护合法权益为核心价值、以严格规范执法程序为通篇主线、以贯彻落实改革部署为重要内容。体现工业和信息化领域执法时代特点、针对执法主体多的情况提出制度安排、针对执法主体多的情况提出制度安排、针对电信网络执法问题提出解决思路、针对数字时代执法要求提出技术应对。
修订后的程序规定共六章46条,涉及明确职责分工和办理原则、优化申请程序、完善审查程序、细化指派程序、规范承办要求五大方面。主要明确法律援助机构应当向社会公示并及时更新法律援助申请条件;申请人申请法律援助时,不再需要提交经济困难证明表等内容。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新修订发布的《限制商品过度包装要求 食品和化妆品》(GB 23350—2021)强制性国家标准,自2023年9月1日起正式施行,从包装空隙率、包装层数和包装成本等方面,规范了31类食品、16类化妆品的包装要求,不符合新标准的产品将不允许生产、销售和进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