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案例当前位置:首页 > 典型案例

员工工作失误造成损失,公司能否解除合同 ?

2021年02月23日 | 发布者:朱常栋 | 点击:717 | 0人评论举报
摘要:案例:李小姐是江苏某连锁超市的收银员,由于工作马虎,3月20日结账款时,发现收到了6张百元假币,给超市造成了损失。超市便以“严重失职,营私舞弊,给用人单位造成重大损害”为由做出了解除李小姐劳动合同的决定。李小姐不服,到劳

案例:李小姐是江苏某连锁超市的收银员,由于工作马虎,3月20日结账款时,发现收到了6张百元假币,给超市造成了损失。超市便以“严重失职,营私舞弊,给用人单位造成重大损害”为由做出了解除李小姐劳动合同的决定。李小姐不服,到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要求恢复劳动关系,继续履行劳动合同。仲裁庭审理时发现超市的规章制度中并没有事先明确“造成多大的损害就可以解除劳动合同”。结合本案例分析,李小姐的请求能获得仲裁委员会的支持吗?

解析:知识点:《劳动合同法》第三十九条规定,劳动者严重失职,营私舞弊,给用人单位利益造成重大损害的,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由此可以看出,用人单位若以此解除劳动者的劳动合同必须满足两个条件:一是员工存在严重失职、营私舞弊的行为;二是因严重失职、营私舞弊行为给单位造成重大损害。如果不是重大损害,用人单位不得因此而解除劳动合同。“重大损害”应由企业内部规章来规定。若由此发生劳动争议,可以通过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对其规章规定的重大损害进行认定。

案例解析:李小姐的请求会得到仲裁委员会的支持。本案争议的焦点是:李小姐给超市造成的损害是否为“重大损害”?虽然“重大损害”的界定权首先在用人单位,但这并不是说用人单位可以随意界定,可能因违反“公平、合理”原则,不能被采用,只能由仲裁机构和法院予以重新认定。如果企业对何谓“重大损害”事先没有界定或界定不合理,当事人发生争议时,仲裁机构与法院有权对此做出界定,但裁判者可能会因无相关依据而导致对损害程度产生不同的认识和判断,从而影响到对单位解除合同是否合理的裁判。因此,提醒用人单位,对什么是重大损害必须做出界定。?


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更多
我要评论共有0人参与 , 已有0人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华律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最新评论
朱常栋律师 入驻9 近期帮助过:4672 积分:19985 好评率:100%

温馨提示:
尊敬的用户,您可以通过华律网的一对一咨询单咨询朱常栋律师。如果您的案件比较紧急建议您直接拨打朱常栋律师电话(13031122975)寻求帮助。

法律咨询热线: 130311229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