律师随笔当前位置:首页 > 律师随笔

最新出台的法律法规集锦,涉电诈,涉常见犯罪的量刑,涉诉前保全,涉律师执业权利保护

2024年11月01日 | 发布者:付常川 | 点击:93 | 0人评论举报
摘要:关于印发《最高人民法院 最高人民检察院 公安部关于办理跨境电信网络诈骗等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意见》的通知各省、自治区、直辖市高级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公安厅(局),解放军军事法院、军事检察院,新

关于印发《最高人民法院 最高人民检察院 公安部关于办理跨境电信网络诈骗等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意见》的通知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高级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公安厅(局),解放军军事法院、军事检察院,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高级人民法院生产建设兵团分院,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人民检察院、公安局:


为全面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依法严厉惩治跨境电信网络诈骗等犯罪活动,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联合制定了《关于办理跨境电信网络诈骗等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意见》,现予印发,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执行。在贯彻执行中遇到的新情况、新问题,请及时分别报告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


最高人民法院 最高人民检察院 公安部

2024年6月26日



最高人民法院 最高人民检察院 公安部

关于办理跨境电信网络诈骗等刑事案件

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意见


为依法严厉惩治跨境电信网络诈骗等犯罪活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等法律及有关司法解释等规定,结合工作实际,制定本意见。


一、总体要求


1.跨境电信网络诈骗等犯罪活动严重侵害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社会危害极大,人民群众反映强烈。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公安机关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系统治理、依法治理、源头治理,依法从严惩处,全力追赃挽损,坚决维护人民群众切身利益。依法重点打击犯罪集团及其组织者、策划者、指挥者和骨干成员;重点打击为跨境电信网络诈骗等犯罪活动提供庇护的组织;重点打击犯罪集团实施的故意杀人、故意伤害、绑架、强奸、强迫卖淫、非法拘禁等犯罪行为;重点打击为跨境电信网络诈骗等犯罪集团招募成员而实施组织、运送他人偷越国(边)境的犯罪行为。


2.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公安机关要严格依法办案,坚持以证据为中心,贯彻证据裁判原则,全面收集、审查证据,严禁刑讯逼供和以威胁、引诱、欺骗等非法手段收集证据,充分保障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诉讼权利,准确认定事实,正确适用法律,依法公正办理。


3.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公安机关要认真贯彻落实宽严相济刑事政策,充分考虑行为人的一贯表现、主观恶性和人身危险性,做到区别对待、宽严并用、罚当其罪。对于应当重点打击的犯罪分子,坚持总体从严,严格掌握取保候审范围,严格掌握不起诉标准,严格掌握从轻、减轻处罚或者缓刑的适用范围和幅度,充分运用财产刑,不让犯罪分子在经济上得利。对于主动投案、认罪认罚、积极退赃退赔,积极配合办案机关追查相关犯罪、抓捕首要分子和骨干成员、追缴涉案财物起到重要作用的,以及未成年人、在校学生和被诱骗或者被胁迫参与犯罪的人员,坚持宽以济严,依法从宽处罚。


二、依法惩治跨境电信网络诈骗等犯罪


4.通过提供犯罪场所、条件保障、武装庇护、人员管理等方式管理控制犯罪团伙实施跨境电信网络诈骗、敲诈勒索等犯罪活动,抽成分红或者收取相关费用,有明确的组织者、领导者,骨干成员基本固定,符合刑法第二十六条第二款规定的,应当认定为犯罪集团。


组织者、领导者未到案或者因死亡等法定情形未被追究刑事责任的,不影响犯罪集团的认定。


5.对于跨境实施的电信网络诈骗、敲诈勒索等犯罪,确因客观条件限制无法查明被害人的,可以依据账户交易记录、通讯群组聊天记录等证据,结合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供述,综合认定犯罪数额。


对于犯罪集团的犯罪数额,可以根据该犯罪集团从其管理控制的犯罪团伙抽成分红或者收取费用的数额和方式折算。对于无法折算的,抽成分红或者收取费用的数额可以认定为犯罪数额。


6.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参加犯罪集团或犯罪团伙,实施电信网络诈骗、敲诈勒索等犯罪行为,犯罪集团或犯罪团伙的犯罪数额已经查证,但因客观条件限制无法查明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具体犯罪数额的,应当综合考虑其在犯罪集团、犯罪团伙中的地位作用、参与时间、与犯罪事实的关联度,以及主观恶性和人身危险性等,准确认定其罪责。


7.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参加境外诈骗犯罪集团或犯罪团伙,实施电信网络诈骗犯罪行为,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及所在犯罪集团、犯罪团伙的犯罪数额均难以查证,但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一年内出境赴境外犯罪窝点累计时间30日以上或者多次出境赴境外犯罪窝点的,应当认定为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规定的“其他严重情节”,以诈骗罪依法追究刑事责任。但有证据证实其出境从事正当活动的除外。


8.本意见第7条规定的“犯罪窝点”,是指实施电信网络诈骗犯罪活动的作案场所。对于为招募电信网络诈骗犯罪团伙而建设,或者入驻的主要是电信网络诈骗犯罪团伙的整栋建筑物、企业园区、产业园区、开发区等,可以认定为“犯罪窝点”。


“一年内出境赴境外犯罪窝点累计时间30日以上”,应当从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实际加入境外犯罪窝点的时间起算。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实际加入境外犯罪窝点的确切时间难以查证,但能够查明其系非法出境的,可以以出境时间起算,合理路途时间应当扣除。确因客观条件限制无法查明出境时间的,可以结合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行踪轨迹等最后出现在国(边)境附近的时间,扣除合理路途时间后综合认定。合理路途时间可以参照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所需时间认定。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就路途时间提出合理辩解并经查证属实的,应当予以采信。


9.认定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实施偷越国(边)境行为,可以根据其出入境证件、出入境记录、行踪轨迹、移交接收人员证明等,结合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供述综合认定。


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以旅游、探亲、求学、务工、经商等为由申领出入境证件,但出境后即前往电信网络诈骗、敲诈勒索等犯罪窝点的,属于《最高人民法院 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妨害国(边)境管理刑事案件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六条第(四)项规定的使用以虚假的出入境事由骗取的出入境证件出入国(边)境情形,应当认定为偷越国(边)境行为。


10.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认定为《最高人民法院 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妨害国(边)境管理刑事案件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五条第(二)项规定的“结伙”:


(1)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就偷越国(边)境的路线、交通方式、中途驻留地点、规避检查方式等进行商议或者以实际行为相互帮助的;


(2)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之间代为支付交通、住宿等偷越国(边)境过程中产生的相关费用的;


(3)有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负责与组织、运送偷越国(边)境的犯罪团伙或者个人联系,并带领其他人员一起偷越国(边)境的。


11.能够查明被害人的身份,但确因客观条件限制无法当面询问的,可由两名以上办案人员通过视频等远程方式询问,并当场制作笔录,经被害人核对无误后,办案人员逐页签名确认,并注明与询问内容一致。询问、核对笔录、签名过程应当全程同步录音录像。询问过程有翻译人员参加的,翻译人员应当在询问笔录上逐页签名确认。


12.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辩解在境外受胁迫实施电信网络诈骗、敲诈勒索等犯罪活动的,应当对其提供的线索或者材料进行调查核实,综合认定其是否属于刑法第二十八条规定的“被胁迫参加犯罪”。


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在境外实施电信网络诈骗、敲诈勒索等犯罪活动期间,能够与外界保持自由联络,或者被胁迫后又积极主动实施犯罪的,一般不认定为胁从犯。


13.实施跨境电信网络诈骗、敲诈勒索等犯罪的人员,主动或者经亲友劝说后回国投案,并如实供述自己罪行的,应当认定为自首,依法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其中,犯罪较轻的,可以免除处罚。


14.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在境外实施电信网络诈骗、敲诈勒索等犯罪,犯罪情节轻微,依照法律规定不起诉或者免予刑事处罚的,由主管部门依法予以行政处罚。


三、全面加强追赃挽损


15.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人民法院应当全面调查、审查跨境电信网络诈骗、敲诈勒索等犯罪集团、犯罪团伙及其成员的财产状况,依法及时查询、查封、扣押、冻结涉案账户资金、房产、车辆、贵金属等涉案财物。对于依法查封、扣押、冻结的涉案财物,公安机关应当全面收集证明其来源、性质、权属、价值,以及是否应予追缴、没收或者责令退赔等证据材料,并在移送审查起诉时随案移送。人民检察院应当对涉案财物的证据材料进行审查,在提起公诉时提出处理意见。人民法院应当在判决书中对涉案财物作出处理。


16.犯罪嫌疑人、被告人逃匿境外的电信网络诈骗犯罪案件,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在通缉一年后不能到案,或者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死亡的,应当依照法定程序没收其违法所得及其他涉案财产。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

关于常见犯罪的量刑指导意见(二)(试行)

为深入推进量刑规范化和量刑建议工作,进一步扩大量刑规范化范围,根据刑法、刑事司法解释等相关规定,结合司法实践,制定本指导意见。

一、七种常见犯罪的量刑

(一)非法经营罪

1.构成非法经营罪的,根据下列情形在相应的幅度内确定量刑起点:

(1)犯罪情节严重的,在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幅度内确定量刑起点。

(2)情节特别严重的,在五年至六年有期徒刑幅度内确定量刑起点。

2.在量刑起点的基础上,根据非法经营数额、违法所得数额等其他影响犯罪构成的犯罪事实增加刑罚量,确定基准刑。

3.构成非法经营罪的,根据非法经营数额、违法所得数额等犯罪情节,综合考虑被告人缴纳罚金的能力,决定罚金数额。

4.构成非法经营罪的,综合考虑非法经营数额、违法所得数额、退缴赃款等犯罪事实、量刑情节,以及被告人的主观恶性、人身危险性、认罪悔罪表现等因素,决定缓刑的适用。

(二)猥亵儿童罪

1.构成猥亵儿童罪的,根据下列情形在相应的幅度内确定量刑起点:

(1)犯罪情节一般的,在一年至三年有期徒刑幅度内确定量刑起点。

(2)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在五年至七年有期徒刑幅度内确定量刑起点:猥亵儿童多人或者多次的;聚众猥亵儿童的,或者在公共场所当众猥亵儿童,情节恶劣的;造成儿童伤害或者其他严重后果的;猥亵手段恶劣或者有其他恶劣情节的。

2.在量刑起点的基础上,根据猥亵儿童人数、次数、情节恶劣程度、危害后果严重程度等其他影响犯罪构成的犯罪事实增加刑罚量,确定基准刑。

3.构成猥亵儿童罪的,综合考虑猥亵的手段、危害后果等犯罪事实、量刑情节,以及被告人的主观恶性、人身危险性、认罪悔罪表现等因素,从严把握缓刑的适用。

(三)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

1.构成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的,根据下列情形在相应的幅度内确定量刑起点:

(1)犯罪情节严重的,在一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幅度内确定量刑起点。

(2)情节特别严重的,在三年至四年有期徒刑幅度内确定量刑起点。

2.在量刑起点的基础上,根据非法获取、出售或者提供信息数量及类型、违法所得数额、危害后果等其他影响犯罪构成的犯罪事实增加刑罚量,确定基准刑。

3.违反国家有关规定,将在履行职责或者提供服务过程中获得的公民个人信息,出售或者提供给他人的,增加基准刑的10%—30%。

4.构成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的,根据违法所得数额等犯罪情节,综合考虑被告人缴纳罚金的能力,决定罚金数额。

5.构成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的,综合考虑非法获取、出售或者提供信息数量及类型、违法所得数额、危害后果、退赃退赔等犯罪事实、量刑情节,以及被告人的主观恶性、人身危险性、认罪悔罪表现等因素,决定缓刑的适用。

(四)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罪

1.构成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罪的,在一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幅度内确定量刑起点。

2.在量刑起点的基础上,根据被帮助对象数量、提供资金数额、违法所得数额等其他影响犯罪构成的犯罪事实增加刑罚量,确定基准刑。

3.构成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罪的,根据提供资金数额、违法所得数额等犯罪情节,综合考虑被告人缴纳罚金的能力,决定罚金数额。

4.构成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罪的,综合考虑被帮助对象数量、提供资金数额、违法所得数额、退赃退赔等犯罪事实、量刑情节,以及被告人的主观恶性、人身危险性、认罪悔罪表现等因素,决定缓刑的适用。

(五)开设赌场罪

1.构成开设赌场罪的,根据下列情形在相应的幅度内确定量刑起点:

(1)犯罪情节一般的,在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幅度内确定量刑起点。

(2)情节严重的,在五年至六年有期徒刑幅度内确定量刑起点。

2.在量刑起点的基础上,根据赌资数额、参赌人数、违法所得数额等其他影响犯罪构成的犯罪事实增加刑罚量,确定基准刑。

3.构成开设赌场罪的,根据赌资数额、违法所得数额等犯罪情节,综合考虑被告人缴纳罚金的能力,决定罚金数额。

4.构成开设赌场罪的,综合考虑赌资数额、参赌人数、违法所得数额、危害后果、退缴赃款、社会影响等犯罪事实、量刑情节,以及被告人的主观恶性、人身危险性、认罪悔罪表现等因素,决定缓刑的适用。

(六)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1.构成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的,根据下列情形在相应的幅度内确定量刑起点:

(1)犯罪情节严重的,在一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幅度内确定量刑起点。

(2)情节特别严重的,在三年至四年有期徒刑幅度内确定量刑起点。

2.在量刑起点的基础上,根据拒不执行判决、裁定造成的后果、犯罪情节严重程度等其他影响犯罪构成的犯罪事实增加刑罚量,确定基准刑。

3.构成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的,根据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的手段、危害后果等犯罪情节,综合考虑被告人缴纳罚金的能力,决定罚金数额。

4.构成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的,综合考虑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的手段、危害后果、执行情况、社会影响等犯罪事实、量刑情节,以及被告人的主观恶性、人身危险性、认罪悔罪表现等因素,决定缓刑的适用。

(七)组织卖淫罪

1.构成组织卖淫罪的,根据下列情形在相应的幅度内确定量刑起点:

(1)犯罪情节一般的,在五年至七年有期徒刑幅度内确定量刑起点。

(2)情节严重的,在十年至十三年有期徒刑幅度内确定量刑起点。

2.在量刑起点的基础上,根据卖淫人员数量、违法所得数额等其他影响犯罪构成的犯罪事实增加刑罚量,确定基准刑。

3.有下列情节之一的,增加基准刑的10%—20%:

(1)组织未成年人卖淫的;

(2)旅馆业、饮食服务业、文化娱乐业、出租汽车业等单位的主要负责人,利用本单位的条件,组织他人卖淫的。

4.构成组织卖淫罪的,根据卖淫人员数量、违法所得数额、危害后果等犯罪情节,综合考虑被告人缴纳罚金的能力,决定罚金数额。

5.构成组织卖淫罪的,综合考虑组织卖淫次数、卖淫人员数量、违法所得数额、危害后果、退缴赃款等犯罪事实、量刑情节,以及被告人的主观恶性、人身危险性、认罪悔罪表现等因素,从严把握缓刑的适用。

二、附则

(一)本指导意见规范上列七种犯罪判处有期徒刑的案件。

(二)各高级人民法院、省级人民检察院应当结合当地实际,共同制定实施细则。

(三)本指导意见自2024年7月1日起试行。

最高人民法院 关于规范和加强办理诉前保全案件工作的意见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高级人民法院,解放军军事法院,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高级人民法院生产建设兵团分院;本院各单位:

为做深做实公正与效率,保护当事人合法权益,促进执源治理,根据相关法律和司法解释的规定,就规范和加强办理诉前保全案件工作,制定本意见。

一、一般规定

第一条 规范和加强办理诉前保全案件工作,是满足人民群众多元司法需求、推进民事案件繁简分流、建设公正高效权威的社会主义司法制度的必然要求。人民法院应当强化“如我在诉”意识,准确适用民事诉讼法规定的诉前保全制度,保护紧急情况下当事人的合法权益,服务“切实解决执行难”工作,依法保障胜诉当事人及时实现权益。

人民法院应当强化“抓前端、治未病”理念,在办理诉前保全案件中贯彻自愿调解先行调解原则,推动诉前保全、登记立案、诉调对接等工作有机衔接,力争“以保促调”、“以保促执”,全面提升实质性化解纠纷能力,实现案结事了、政通人和。

第二条 本意见所称“诉前保全”,包括人民法院依照利害关系人申请,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八十四条、第一百零四条的规定,采取的财产保全、证据保全、行为保全。

本意见所称“申请人”,是指《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八十四条、第一百零四条规定的“利害关系人”。

二、申请受理

第三条 对申请人提出的诉前保全申请,被保全财产(证据)所在地、被申请人住所地或者对案件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不得以诉前保全不方便实施、起诉登记立案方可申请诉讼保全等为由拒绝受理。

第四条 申请人线下提交的诉前保全材料不符合要求的,人民法院应当当场一次性告知补正。申请人补正的,人民法院必须在收到补正材料之时起四十八小时内作出是否准许的裁定。

申请人在非工作时间通过线上提交诉前保全材料的,人民法院自收到诉前保全申请后的第一个工作日开始之时起计算期间。

第五条 申请人基于同一事实和理由同时申请诉前行为保全、人格权侵害禁令或者人身安全保护令,或者申请不明确的,人民法院应当释明三项法律制度的功能定位和适用情形,引导申请人选择更有利于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法律制度。

第六条 申请人申请诉前保全的,人民法院应当告知申请人在采取保全措施后三十日内不依法提起诉讼或者申请仲裁将解除保全的法律后果。

第七条 人民法院在受理诉前保全案件前,应当审查当事人提供的担保是否符合法律规定。申请人申请诉前财产保全的,应当提供相当于请求保全数额的担保,但情况紧急且特殊的例外。

申请诉前证据保全、行为保全的,担保的数额由人民法院根据具体情况决定。

第八条 申请人申请诉前财产保全,存在下列情形之一的,人民法院可以酌情确定担保数额:

(一)追索赡养费、抚养费、抚育费、抚恤金、医疗费用、劳动报酬、工伤赔偿;

(二)婚姻家庭纠纷中经济困难;

(三)因见义勇为遭受侵害请求损害赔偿;

(四)其他可以酌情确定担保数额的情形。

第九条 申请人申请诉前行为保全,存在下列情形之一的,人民法院可以酌情确定担保数额:

(一)婚姻家庭纠纷申请诉前行为保全;

(二)因人格权正在或者即将受到侵害申请行为保全;

(三)其他可以酌情确定担保数额的情形。

第十条 申请人申请诉前财产保全,提供被保全财产的信息符合下列情形之一的,人民法院可以认定为明确的被保全财产信息:

(一)被保全财产为不动产的,提供了房产证复印件、产权查询单等权属证明材料,或者所有权人名称、产权证号或者预售网签号、不动产所在行政区域、道路、楼盘名称、具体房号等不动产具体信息;

(二)被保全财产为银行存款的,提供了储户姓名、开户银行名称、账号等存款的具体信息;

(三)被保全财产为机动车辆的,提供了车辆保管人或者控制人信息、机动车车牌号、车辆登记管理机关等具体信息;请求扣押的,提供了该机动车具体停放位置;

(四)被保全财产为有限责任公司或者非上市股份有限公司股权的,提供了具体公司名称、统一社会信用代码及注册(或者托管)机构、出资额度和股权份额等信息;被保全财产为上市公司股票或者其他可供保全的有价证券的,提供了相应账户信息及交易场所或者证券公司名称及地址;

(五)被保全财产为到期债权的,提供了债权人名称、债务人名称及住所、债权数额、债权到期时间、债权凭证或者相关证明材料;

(六)被保全财产为国债、基金的,提供了国债、基金的名称、种类、数量、登记机关;

(七)被保全财产为专利权、商标权、著作权等知识产权的,提供了权利证书登记号码或者其他权属证明;

(八)被保全财产为其他财产的,提供了财产的名称、种类、规格、数量、价值、所有权人、具体存放位置等详细情况以及相关证据材料。

三、准许诉前保全申请

第十一条 诉前财产保全的被申请人存在下列情形之一,导致或者可能导致丧失债务履行能力的,人民法院可以认定为情况紧急:

(一)有转移、隐匿、变卖财产的行为;

(二)有抽逃资金等逃避债务履行的行为;

(三)生产经营状况严重恶化;

(四)丧失商业信誉;

(五)被列为失信被执行人;

(六)导致或者可能导致丧失债务履行能力的其他情形。

第十二条 申请诉前行为保全存在下列情形之一的,人民法院可以认定为情况紧急:

(一)申请人的人身权益正在或者即将面临被非法侵害的危险;

(二)申请人的财产权益正在或者即将面临被非法侵害的危险;

(三)被申请人的行为会导致侵权行为难以控制且可能增加申请人损害;

(四)申请人的权益正在或者即将造成难以弥补的损害的其他情形。

第十三条 人民法院审查诉前行为保全申请,应当综合考量以下因素:

(一)申请人的请求是否具有事实基础和法律依据;

(二)不采取诉前行为保全措施是否会使申请人的合法权益受到难以弥补的损害;

(三)不采取诉前行为保全措施对申请人造成的损害是否超过采取行为保全措施对被申请人造成的损害;

(四)采取诉前行为保全措施对国家利益、社会公共利益可能产生的影响;

(五)其他应当考量的因素。

第十四条 申请人同时申请财产保全、行为保全、证据保全的,人民法院应当作出一个是否准许的裁定;存在影响保全措施实施等情形的,可以分别作出裁定。

四、采取诉前保全措施

第十五条 对下列财产,人民法院不得采取诉前财产保全措施:

(一)被申请人及其所扶养和抚育家属生活所必需的生活、教育、医疗等物品和费用;

(二)农民工工资专用账户资金和工资保证金,但法律另有规定以及起诉请求支付该专用账户对应项目的农民工工资的除外;

(三)金融机构交存在人民银行的存款准备金和备付金;

(四)信托财产人民币专用存款账户;

(五)社会保险机构开设的社会保险基金账户;

(六)证券经营机构、期货经纪机构的交易保证金,信用证开证保证金、独立保函保证金,但失去保证金用途的除外;

(七)工会等社团组织专项经费;

(八)人民法院已裁定受理破产申请的债务人财产;

(九)学校、幼儿园、医疗机构、养老机构等为公益目的成立的非营利法人的教育设施、医疗卫生设施、养老服务设施和其他公益设施;

(十)用于防控、应急、救援等承担疫情防控、应急处置等任务的财产;

(十一)法律、行政法规或者司法解释规定的其他不得查封、扣押、冻结的财产。

第十六条 在能够实现保全目的的情况下,人民法院应当选择采取对被申请人生活、生产经营活动影响较小的财产进行保全。

由人民法院指定被申请人保管的生活、生产经营性财产,如果继续使用对该财产的价值无重大影响的,可以允许被申请人继续使用。

第十七条 人民法院准许诉前保全财产的价值,应当与申请人申请保全的数额相当,不得明显超标的、超范围保全。

发现明显超标的保全的,人民法院应当根据当事人的申请或者依职权及时解除明显超标的部分保全,但该被保全财产为不可分物且被保全人无其他可供保全的财产,或者提供的担保置换财产不能足额保全的除外。

第十八条 人民法院对电子证据进行诉前保全的,应当同时保全电子信息的来源地、目的地、发送与接收时间、软件运行的环境、操作系统等据以验证被保全证据可靠性的必要信息,可以扣押相关计算机主机、硬盘、服务器等存储介质。

第十九条 人民法院裁定采取保全措施的,应当向申请人、被申请人送达裁定书。向被申请人送达裁定书可能影响采取保全措施的,人民法院应当在采取保全措施之时起最迟不得超过四十八小时,向被申请人送达裁定书。

第二十条 存在下列情形之一的,人民法院应当及时解除诉前保全:

(一)人民法院发现存在保全错误;

(二)申请人申请解除保全,或者被申请人申请解除保全,申请人同意;

(三)申请人在人民法院采取保全措施后三十日内不依法提起诉讼或者申请仲裁;

(四)已被采取诉前财产保全措施的被申请人作为债务人已经进入破产程序;

(五)法律、行政法规或者司法解释规定解除诉前保全的其他情形。

五、完善配套衔接机制

第二十一条 申请人、被申请人或者其他人妨害诉前保全秩序的,人民法院可以依据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一十四条、第一百一十五条的规定,根据情节轻重予以罚款、拘留;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二十二条 人民法院应当通过发布指导案例的方式,明确申请有错误的具体情形、法律后果,引导申请人依法理性申请诉前保全。

第二十三条 人民法院在“一张网”建设过程中,应当将申请人申请诉前保全和提起诉讼信息相关联,实现互联互通、实时共享。

第二十四条 诉前保全人民法院发现申请人向对案件有管辖权人民法院起诉的,应当与对案件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沟通、对接,移送保全手续。诉前保全手续移送后,诉前保全的裁定视为受移送人民法院作出。

第二十五条 人民法院立案部门负责裁定是否准许诉前保全和采取行为保全、证据保全措施,执行部门负责采取诉前财产保全措施。人民法院应当加强审判管理,有序衔接诉前保全的立案、执行部门工作,确保裁定采取诉前保全措施后立即开始执行。

第二十六条 采取诉前保全措施的人民法院对案件没有管辖权的,在双方当事人同意的情况下,可以组织进行诉前调解,引导通过非诉方式化解矛盾纠纷。

第二十七条 人民法院应当优化考核指标,探索建立以诉前保全实施率、保全成功率、纠纷化解率、执行到位率为主要内容的考核激励机制,引导干警依法准确适用诉前保全制度。

六、附则

第二十八条 本意见由最高人民法院负责解释。各高级人民法院可以根据相关法律、司法解释和本意见,结合本地区审判执行工作实际,制定或者修订关于诉前保全的实施细则,报最高人民法院备案。

第二十九条 本意见自2024年3月1日起施行。


四川省人民检察院 四川省司法厅 四川省律师协会

关于建立阻碍律师执业权利案件线索移送机制的实施办法


第一条 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扎实推进四川法律职业共同体建设,建立阻碍律师执业权利案件线索移送机制,健全检律协作常态化沟通交流机制,依法保障律师执业权利,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律师法》《人民检察院刑事诉讼规则》《最高人民法院 最高人民检察院 公安部 国家安全部 司法部 关于依法保障律师执业权利的规定》《最高人民法院 最高人民检察院 公安部 国家安全部 司法部 中华全国律师协会关于建立健全维护律师执业权利快速联动处置机制的通知》等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所称阻碍律师执业权利案件的线索移送,是指司法行政机关或者律师协会将律师反映办案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在刑事诉讼活动中阻碍其依法行使执业权利且属于检察机关管辖的控告申诉案件线索材料,移送人民检察院依法审查办理的行为。


第三条 律师向司法行政机关或者律师协会反映办案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存在下列情形之一的,司法行政机关或者律师协会可以将案件线索移送同级人民检察院审查:

(一)违反法律规定,对律师提出的回避要求不予受理或者对不予回避决定不服的复议申请不予受理的。

(二)在规定时间内不受理、不答复律师提出的变更强制措施申请或者解除强制措施要求的。

(三)未依法向律师及时送达法律文书的;未依法告知律师案件移送审查起诉、退回补充侦查、改变管辖、提起公诉、延期审理、二审不开庭审理、宣告判决等重大程序性决定的;未依法通知律师开庭时间和地点、宣判时间和地点、合议庭组成人员等情况的。

(四)未依法听取律师意见的。

(五)违反法律规定,随意解释或扩大限制律师会见的案件范围的;会见时要求或变相要求律师提供法律规定以外的证件材料的;不及时安排会见的;无正当理由,不传递或不及时传递辩护人同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往来通信的。

(六)无正当理由,违法不允许或不及时安排律师查阅、摘抄、复制本案的案卷材料,以及限制律师合理阅卷次数和时间的。

(七)阻碍律师依法调查、收集、核实与本案有关的证据材料的;对于律师收集、调取证据的申请,不能在规定时间内作出处理且不能说明合理理由的;经律师申请,人民法院收集、调取证据后,未及时通知律师查阅、摘抄、复制的;不处理律师申请调取办案机关未随案移送收集的证明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无罪或者罪轻的证据的。

(八)律师被侮辱、诽谤、威胁、报复、人身伤害的;或者被非法拘禁等非法方式限制人身自由的;或者被违法责令退出法庭、强行带出法庭或者被违法处以罚款、拘留的。

(九)其他应当由人民检察院依法监督的阻碍律师执业权利的情形。


第四条 律师认为其执业权利受到办案机关及其工作人员阻碍,除向司法行政机关或者律师协会申诉或者控告外,也可以通过12309中国检察网的“律师执业权利保障专区”、12309检察服务热线或者12309检察服务中心,向办案机关同级或者上一级人民检察院申诉或者控告。


第五条 律师以执业权利受到侵害为由直接向人民检察院申诉或者控告的,人民检察院受理案件后,应当及时向人民检察院所在地同级司法行政机关或者所属律师协会通报案件基本情况。


第六条 申诉或者控告一般应当书面提出,紧急情况下也可以口头提出。

律师在提出申诉或者控告的同时,应当提交身份证明、担任辩护人的证明和相关证据材料或者证据线索。

口头提出申诉或者控告的,应当在紧急情况消除后补充提交书面材料。

身份证明是指居民身份证、户口簿、护照、律师执业证等能够证明本人身份的有效证件。对身份证明,接收材料的单位经核对无误留存复印件。

担任辩护人的证明材料是指律师事务所所函和授权委托书,法律援助公函或者法律援助指派通知书等书面文件。


第七条 司法行政机关和律师协会在移送线索材料时,应当制作并同时移送《阻碍律师执业权利案件线索移送函》《阻碍律师执业权利案件线索移送登记表》《阻碍律师执业权利案件线索移送材料清单》。


第八条 人民检察院审查阻碍律师执业权利案件线索,对属于本院管辖且材料齐全的,依法受理办理;对属于本院管辖但材料不齐全的,一次性告知律师、司法行政机关或者律师协会应当补齐的全部材料名称;对属于检察机关管辖但不属于本院管辖的,移送有管辖权的人民检察院办理,并将移送情况告知律师、司法行政机关或者律师协会。

第九条  人民检察院依法受理司法行政机关或者律师协会移送的阻碍律师执业权利案件,应于十日以内办结并于作出处理决定后两个工作日以内将处理决定以书面形式告知律师本人和移送案件的司法行政机关或者律师协会。

人民检察院依法受理律师提出的阻碍其执业权利案件,应当在十日以内办结并于作出处理决定后两个工作日以内将处理决定书面答复律师本人,并由四川省人民检察院通报四川省律师协会。

其他法律法规和规范性文件对人民检察院办理阻碍律师执业权利案件期限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


第十条 对办案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申诉或者控告,经依法查证情况属实的,人民检察院应当通知有关机关或者本院有关部门、下级人民检察院予以纠正;情况不属实的,人民检察院在书面答复律师的同时,与司法行政机关和律师协会共同做好释法说理、息诉化解工作。


第十一条 各级人民检察院、司法行政机关、律师协会要切实落实联席会议制度,及时沟通保障律师执业权利工作情况,围绕律师反映的突出问题开展调查研究,共同解决阻碍律师执业权利案件线索移送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各级人民检察院、司法行政机关、律师协会可以临时组织召开联席会议,联系解决阻碍律师执业权利的紧急案件。


第十二条 人民检察院、司法行政机关、律师协会应当积极推广12309中国检察网、12309检察服务热线、12309检察服务中心等控告申诉途径,加大对检律协作、保障律师依法执业、律师参与矛盾纠纷实质性化解等工作的宣传,促进新时代检律良性协作互动,不断提高保障律师依法执业的法治化水平。


第十三条 各级人民检察院、司法行政机关和律师协会,要对阻碍律师执业权利案件线索建立台账,指定专人负责案件线索登记管理工作,并负责各机构部门间的沟通、配合、协调工作。


第十四条 律师控告申诉案件线索及相关材料应当严格控制知悉和使用范围,非经法定、规定程序及事由,不得对外泄露,相关信息不得用于案件办理工作外其他用途。工作人员存在违纪违规的,依照相关规定处理。


第十五条 本办法由四川省人民检察院、四川省司法厅和四川省律师协会共同解释,自印发之日起施行。

代理追回劳务费,五“农民工”赠送锦旗


做客南充交通音乐广播电台

  参与主持由市委依法治市办主办,市司法局、市广播电视台承办的读书分享会活动

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更多
我要评论共有0人参与 , 已有0人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华律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最新评论
付常川律师 入驻4 近期帮助过:578 积分:1975 好评率:100%

温馨提示:
尊敬的用户,您可以通过华律网的一对一咨询单咨询付常川律师。如果您的案件比较紧急建议您直接拨打付常川律师电话(17341686167)寻求帮助。

法律咨询热线: 173416861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