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国家的快速发展,各种政策都在不断的完善,可能到现在大部分的人都还不知道房产的继承也是有保质期的,如果我们没有其继承的保质期行驶自己的权利,它将会过期,你还不重视起来就晚了!
而中国人并没有立遗嘱的习惯,甚至忌讳立遗嘱,因而在实践中,遗嘱继承案件的量要远少于法定继承案件,因此,本文着重讨论法定继承纠纷的诉讼时效。
【网友提问】
刘一、刘二、刘三系亲生兄弟。三人父母已于2001年车祸去世。现刘二与刘三发现,刘一未经二人同意,将父母遗留下来的房屋已办理了变更登记。刘二与刘三提起诉讼的话,诉讼时效是否已经过?
之所以很多人对继承案件的诉讼时效问题有疑惑,一是由于由于该话题对于司法实践异常重要;二是由于针对如此重要的问题,理论界尚存重大争议,且司法实践中,不同的法院有完全不同的观点。
这不仅有损司法的权威性,还导致当事人在面临这一问题时,无所适从。当然,本文主要探讨与实践相关的问题,理论争议不会过多涉及。
一、共有物分割(或析产)不适用诉讼时效。
《民法典》规定,继承开始后,继承人放弃继承的,应当在遗产处理前,作出放弃继承的表示;没有表示的,视为接受继承。因继承取得物权的,自继承开始时发生效力,未分割的遗产在被继承人死亡时(即继承开始时)归继承人共有。
也就是说,遗产分割类案件实际上是继承人主张分割已经共有的遗产,不适用诉讼时效。
二、涉及继承人资格诉讼,适用诉讼时效。
继承人资格诉讼是针对当事人是否享有继承权的诉讼,最高法认为:“对于需要确定继承人资格等不仅仅涉及遗产分割的案件,在相关法律没有修改前,仍要适用诉讼时效的规定”。
也就是说,继承人资格诉讼应该适用事三年期限的诉讼时效。
三、继承中的侵权纠纷适用诉讼时效。
《民法典》规定,民事权益受到侵害的,被侵权人有权请求侵权人承担侵权责任。继承发生后,部分继承人隐瞒侵吞或转移遗产,属于对其他继承人共有权的侵权,其他继承人对该部分遗产的诉讼,适用三年的诉讼时效。
我是继承律师杨志峥 ,专注遗产继承领域15年,对继承类不同类型案件均有涉猎。每个案件情况不同,办案方法和思路也不同。如需了解更多继承相关法律问题,请您私信我,获取更有针对性的建议和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