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要提醒:近期很多假冒律本律师名义对外宣传,及抄袭律本律师团队原创文章,挪用律本律师团队成功案例,请大家认准该官方唯一公众号!认准原创!谨防被骗!
案例一:寻找暑期兼职却成犯罪“帮凶”
李某系某校在校学生。2023年3月,为寻找暑期兼职,经朋友介绍,李某办理银行卡出售给他人使用,每张卡价格人民币100元。李某按朋友要求先自行办理了1张手机卡,后在朋友带领下在多家银行办理了银行卡,并将银行卡和手机卡交给其朋友,其朋友向李某转账人民币200元。交付银行卡后,其朋友利用李某银行卡用于为他人转移赃款。
2023年4月,公安以李某涉嫌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罪将李某抓获归案。到案后,李某在供述了自己办理银行卡出售给他人,并从中获利的违法犯罪事实,警方随对李某采取刑事强制措施。
案例二:受利益趋势 在校学生变“卡商”
张某系某校在校学生。2023年3月,张某通过网络联系到上线陈某,陈某告知张某,收集他人银行卡及密码,邮寄到指定位置,每张卡可获得100元至200元不等的报酬,在利益的趋势下,张某联系自己的同学,并以每张卡50元的报酬,诱导其同学办理银行卡后,由张某收集并邮寄至陈某指定的位置。2023年6月,公安将张某抓获,张某对本人收购、贩卖银行卡的犯罪事实供认不讳,目前,张某已被采取刑事强制措施,案件正在进一步侦办中。
【什么是“两卡”/犯罪】
1、什么是“两卡”?
所谓的“两卡”一般是指电话卡、银行卡以及第三方支付账户等。电话卡包括我们平时所用的三大运营商手机卡、虚拟运营商电话卡、物联网卡等;银行卡包括个人银 行卡、对公账户及结算卡、非银行机构支付账户等。
2、什么是“两卡”犯罪?
指非法出租、出售、买卖“两卡”的违法犯罪活动。
【非法买卖“两卡”需要承担的严重后果】
1、终身案底
学生买卖银行卡、手机卡后将受到治安处罚,情节严重的将给予刑事处罚,直接影响该学生未来参军或报考警校、军校的政审,后期若需要参加国家性的考试也会因该处罚受到影响。
2、信用惩戒
人民银行将相关信息移送金融信用基础数据库,违法违规记录到个人征信报告,将在一定时间内影响相关人员的贷款和信用卡申请。
3、限制业务
5年内暂停个人银行账户非柜面业务,支付账户所有业务。也就是说,个人5年内不能使用银行卡在 ATM 机存取款,不能使用网银、手机银行转账,不能刷卡购物,不能通过购物网站快捷支付,不能注册支付宝账户,不能使用支付宝、微信收发红包、和扫码付款。
4、严管账户
银行和支付机构 5 年内不得为个人新开账户。惩戒期满申请开户的,银行和支付机构将加大审核力度。
5、法律处罚
非法买卖个人电话卡、银行账户和企业对公账户,除受到上述惩戒外,还可能给个人带来牢狱之灾。出租、出售、出借、购买个人银行账户、手机卡和各类支付账户,都属于违法行为。把自己的卡提供给犯罪分子使用,就是 犯罪分子的“帮凶”,同样要承担法律责任。
【如何防范“两卡”犯罪?】
1.保护个人信息,妥善保管好自己的身份证、手机、银行卡、网银U盾等;
2.不出租、出借、出售电话卡、金融账户,包括银行卡、微信、支付宝账户及支付二维码等;
3.不登录或点击来历不明的网址、短信及邮件,不轻易添加陌生人为好友;
4.通过正规渠道办理银行账户业务,在ATM机等自助设备操作时,注意安全防范;
5.从正规渠道下载安装网上银行、手机银行安全控件和客户端软件,关闭计算机系统远程登录功能;
6.如发现有买卖电话卡、银行卡等违法犯罪行为,及时拨打110向公安机关举报。
律本建议
根据相关法律法规,“两卡”仅限于本人使用,不得非法出租、出售。否则,轻则泄露个人信息,受到限制办卡等信用惩戒或行政处罚,重则可能涉嫌犯罪。
学生暑期打工时,一定要擦亮双眼,进一步提高自我防范意识,避免落入不法分子“诈骗套路”。对于来历不明的电话、短信、链接一律不看不理,不理睬网络上故意搭讪的陌生人,不贪图小便宜,轻信中奖、赚快钱等说辞,保护好个人信息安全,避免自己成为网络犯罪活动的“工具人”。
家长们平时应该多关心未成年人的成长环境和生活需要,警惕孩子手机中是否安装有犯罪分子常用来联系未成年人“帮信”的社交软件。如发现有上述情况,务必要和孩子进行深入沟通,劝导其及时删除,从源头上杜绝违法犯罪风险。
3年
1次 (优于73.88%的律师)
6641分 (优于93.62%的律师)
一天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