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银行提供的黑名单找到老赖追讨欠款,可获偿还金额4%的奖励。近日,某某银行信用卡中心发起了一场名为“全民催收大会战”的全国性活动,让公众都有了做追债人的机会。
不过,这一高调的悬赏引来了争议。律师称,银行无权公布欠款人个人信息,涉嫌侵犯隐私。银行则表示,上榜老赖多为恶性欠款或已经“失联”,且银行对老赖个人信息进行了模糊处理,不会被不法分子利用,这么做“应该没有问题”。
老赖黑名单公示
湖北60余人上榜
近日,某某银行信用卡中心发起了一场名为“全民催收大会战”的全国性活动,通过官网向公众征集严重逾期客户的有效联系方式。活动承诺,6月30日前,如果有人提供了有效的联系方式,促使严重逾期客户成功还款,可以按还款凭证等获得信用卡中心的奖励,包括以刷卡金形式发放逾期客户实际偿还金额的4%,最高不超过5000元。
某某银行信用卡中心官网公示了1349名老赖的黑名单,这些老赖欠款多在2万元到6万元之间。其中,登记地址在湖北的有60余人,九成来自武汉,其余主要分布在襄阳、宜昌、荆州、十堰等地,年龄最小的26岁,最大的59岁。欠款最多的是一名登记地址为宜昌市西陵区沿江大道的陈姓持卡人,逾期本金超过13.5万元。
尚无人揭榜追债
已有老赖主动上门还款
随着信用卡坏账率逐年攀升,银行找老赖已是常事。一家股份制银行武汉分行信用卡中心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通常情况下,用户三个月以内不还款,银行一般会打电话催收,欠款三个月后,对催收无动于衷,或者关机、换号躲债的欠款人,银行则会将这些老赖的信息交给外包公司代为催收,这些信息包括老赖的姓名、身份证号、住址、紧急联系人等。该工作人员表示,此前也有银行通过媒体“喊话”追债,但类似某某银行“全民催收大会战”的活动,还是第一次。
对此,某某银行武汉分行信用卡部工作人员吕先生告诉记者,通过网络公开悬赏追老赖,实属无奈之举:“我们公示的绝大多数都是超过半年未还款、恶意拖欠的用户,还有部分用户是填写了虚假个人信息,这些人我们通过常规手段,都无法联系到本人,经侦也无法立案。”
昨日,记者根据某某银行公示的黑名单来到位于武昌区友谊大道的福星惠誉紫领公寓,寻找居住在这里的一位林姓欠款人。保安告诉记者,印象中并没有这位林姓住户,且该处的小户型公寓多半都租了出去,流动性很大。随后,记者来到和平大道才华名苑D座寻找欠款人程某,同样无功而返。
吕先生说,公告上线后,已有个别欠款人还款,但目前都是持卡人自己主动找来,并未接到有关群众“举报”。
律师质疑侵权
银行称这么做“应该没问题”
楚天都市报记者看到,某某银行信用卡官网公示的持卡人信息,包括持卡人全名、不完整的身份证号和联系地址,以及逾期本金金额。其中,身份证号可以看到部分地址码、完整的出生年月日,地址则精确到城市、区、街道,有些甚至细化到小区,只是在楼栋单元号上打了星号。
“即使我欠了银行的钱,但看到自己的信息被这么公示出来,心里还是蛮不舒服。”市民李女士接受采访时说,“银行这么做,难道不是泄露客户信息吗?”
对此,湖北尊而光律师事务所丁嫣律师认为,银行的做法已涉嫌侵犯持卡人隐私。“银行的首要职责就是保护用户个人信息安全,但是就其公布的信息来看,虽然进行了模糊处理,但是根据全名、住址、出生日期等信息,别人还是比较容易推断出欠款人到底是谁。银行作为被欠款人,也无权公布用户信息。另外,网络传播率高,即使是包含个人信息的法院强制执行公告,一般也不会上网。”丁嫣表示,正常情况下,银行可以将不良资产打包转手给资产管理公司或者律师事务所追缴,而不应面向普通公众悬赏追讨。如果有人为了获取酬金,对欠款人采取非法手段,则很难防控犯罪风险。
对此,吕先生昨日回应称,公示名单里的老赖,多数已经“失联”,银行在张榜之前,已经千方百计联系过老赖本人及其亲友,因此断定银行侵犯用户隐私显得有些勉强,加之已经对个人信息部分模糊处理,不会被不法分子利用。此外,吕先生也强调,长期恶意欠款的用户自己都不爱惜自己的信用和名誉,银行这么做“应该没有问题”。
12年 (优于70.86%的律师)
169次 (优于99.08%的律师)
152次 (优于99.23%的律师)
147415分 (优于99.78%的律师)
一天内
6406篇 (优于99.84%的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