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事人信息
原告:王某
被告:夏某
审理经过
原告王某与被告夏某婚约财产纠纷一案,本院于2019年11月15日立案后,依法适用简易程序,于2019年12月25日公开开庭进行了审理。原告王某及委托诉讼代理人张律师、被告夏某及委托诉讼代理人吴律师到庭参加诉讼。本案现已审理终结。
原告诉称
原告王某向本院提出诉讼请求:判令被告夏某返还原告钱款276,570元(人民币,下同)、价值119,880元的老庙黄金钻戒一枚、价值25,500元的卡地亚戒指一枚。事实和理由:原、被告于2017年7月28日经人介绍相识并恋爱,2018年3月由媒人提出订婚,被告方先给了原告38,000元叫钿,原告方收到后按习俗加了20,000元,给被告叫钿58,000元。后双方父母约在廊亦舫酒楼吃饭,席间约定结婚日期及酒席安排等由原告父母去联络。原告父亲为本次酒席支付场地费、菜价、烟酒饮料费用329,830元、婚庆及车队费用21,000元。后原告购买了钻戒、对戒给被告。2018年10月6日按照习俗举行了结婚仪式,双方开始以夫妻名义共同生活。2018年10月7日,原、被告双方以被告的名义在上海银行南汇支行存款36万元。办理完所有结婚仪式之后,原、被告约定于2019年2月14日登记领结婚证。但在举办完婚礼仪式后三天,被告就开始跟原告吵架,后回娘家居住。原告就跟着被告一起去其娘家居住,期间原告患严重的扁桃体炎,故原告回自己家居住并去医院治疗。期间,原告多次请被告回自己在惠南镇汇景名苑的婚房,但被告死活不同意。后原告亲自去丈母娘家邀请被告并送上红包和水果,但被告却无理取闹赶原告走,并提出分手,原告为此伤心欲绝。后原告父母也去邀请被告却遭被告骂和摔东西,原告父母又托被告的亲属出面调停,被告宁死不从,扬言再也不想和原告共同生活,假如谁再逼,被告宁愿自杀。至此,原、被告的关系已经决裂,双方至今没领证。双方父母约谈处理关系决裂后的事宜,但无法达成处理意见。原告父母出资为被告购买钻戒、对戒并举行隆重的结婚仪式,但被告获得钱物后又不愿结婚登记,导致原告家庭损失严重,故原告诉至法院,要求判如所请。
被告辩称
被告夏某辩称,本来2018年8月17日七夕节之前,被告反复强调要去领证,领完后可以请婚假去欧洲旅行,原告要求做财产公证,被告表示可以,被告提出要做婚检,但后来都不了了之。原、被告之间是有感情的,所以原告没有求婚其也就算了,七夕没有领证也可以换个日子,因为被告知道原告已经把婚宴场地和酒水都订好了,所以双方还是举行了结婚仪式。2018年10月6日举办结婚仪式之后,原、被告确实一直居住在被告娘家,直到2019年1月中旬,原告自行搬出去,因为被告提出要在2019年2月14日办理结婚登记,原告不同意,因此产生隔阂。原、被告已经在一起生活了三个月,周围邻居亲戚都知道被告是已婚的小姑娘,现原告不想跟被告结婚了,对被告产生了极大的影响,且原告还要起诉要回婚约财产,极大的违背了道德底线。原告所称的结婚花费开销、叫钿、礼金、钻戒不属于婚约财产不同意返还,只有卡地亚的对戒算是婚约财产,但也不同意返还。其现在还是愿意跟原告去登记结婚,请求法院驳回原告的诉讼请求。
本院查明
经审理查明,原、被告于2017年7月经人介绍相识,2018年10月6日举行结婚仪式。双方举行结婚仪式后一起以夫妻名义同居生活在被告家,直至2019年1月23日原告离开被告家。双方分居后至今未办理登记结婚手续,并为返还婚约财产问题产生矛盾。
另查明,2018年6月28日,原告父亲与案外人上海禧嫁餐饮管理有限责任公司就原、被告于2018年10月6日11时58分举行结婚仪式的场地、酒席菜等事宜签订《禧嫁丽宫服务合同》一份,约定场地费为60,000元,菜品总价为168,000元。
还查明,2018年4月30日,原告在老庙黄金购买铂950钻石戒指(证书号2017I1273DLXXXXXXXX、贵金属5.65g、宝石1.02ct)一枚,金额为119,880元;2018年8月11日,原告在浦东新区国际金融中心购买卡地亚对戒二枚,其中男戒(编号为GSJ770)金额为13,300元,女戒(编号为GBS096)金额为25,500元。审理中,被告确认该铂950钻石戒指一枚及卡地亚女戒一枚现均在其处。
审理中,原、被告各自坚持认为未能登记结婚是对方不愿意登记导致。被告当庭表示仍愿意与原告去登记结婚,原告则表示无缔结婚姻必要。
上述事实,由当事人陈述、禧嫁丽宫服务合同、发票等证据证实。
本院认为
本院认为,原告王某、被告夏某未办结婚登记而举行婚礼、以夫妻名义同居生活的行为,违反了婚姻法的规定,应予批评教育。根据法律规定,当事人请求返还按照习俗给付的彩礼,双方未办理结婚登记手续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主张返还彩礼的当事人应当对给付彩礼的事实承担举证证明的责任,举证不能的,应当承担不利后果。
审理中,原告主张要求被告返还276,570元,其中包括1、返还叫钿(改口费)20,000元,系被告父母曾给原告38,000元,后原告父母给了被告58,000元,存在差价20,000元;2、结婚酒席花费中含场地费60,000元、菜价176,400元、烟酒饮料86,230元,女方有14桌酒席应当承担109,410元;3、结婚叫钿88,000元,系结婚仪式当天原告父母给被告的现金红包;4、原告奶奶给被告的礼金10,000元,系原告奶奶于2018年9月给被告的一个现金红包;5、结婚当日礼金10,000元,已不记得谁给的,也无书面证据;6、原告迎亲时给被告亲戚时发掉的红包4,400元;7、拍结婚照花销12,000元,系原告一次性支付;8、婚庆公司的花费15,000元,系原告父亲支付,有合同为凭;9、结婚车队红包5,760元,系原告方找人开婚车给驾驶员的现金,无凭证;10、婚纱费用2,000元,系原告支付了到外地婚纱市场购买白色婚纱一件,无凭证。被告对上述原告主张的费用认为结婚的款项花销、双方亲戚的礼金均不属于婚约财产,原告要求被告返还,其不认可,其中1、被告父母给了原告38,000元,原告父母给了被告58,000元的事实属实,但不同意返还差价20,000元;2、结婚的酒席花费,当时谈结婚时,男方就说女方不用出酒水钱,但当天被告母亲还是给了原告方现金10万元,而原告方返还给被告方了;3、结婚改口费88,000元,被告确实在结婚当天拿到了,但认为不是彩礼,就是改口费;4、其结婚前没见过原告的奶奶,也未收到过原告奶奶给的礼金10,000元;5、关于结婚当日礼金10,000元,其没拿过,也不知道是什么钱;6、迎亲的时候,有迎亲的亲戚,但不是其拦的,其不清楚具体金额,对此不认可;7、结婚照是原告去选的,据其所知在8,000元左右,可能还有打折,估计在6,000元左右;8、婚庆公司的花费,是原告父亲说认识人的去谈,还把其谈的婚庆公司退掉了,故其不清楚,对婚庆合同不认可;9、结婚车队红包也是原告谈的,其不清楚;10、婚纱费用,其选的婚纱原告方不满意,所以原告方一定要给其重新选,故带着其妈妈一起去买的,最多1,500元。对此本院认为,被告对于第1、3两笔费用的真实性无异议,可以认定被告确实收到了原告父母给的叫钿146,000元,而原告亦收到了被告父母给的叫钿38,000元,现原告主张相抵后为108,000元的礼金属于按照习俗给付的彩礼。对于原告主张的第2、6、7、8、9、10笔费用,均系原告方为办理结婚仪式及宴请原、被告双方的宾客支出的已消耗费用,现原告未充分举证证明具体的金额,被告对金额表示不清楚而不认可,本院对该些费用的实际金额无法确认,而该些支出费用并不属于原告给付被告的彩礼;审理中,原、被告确认一致的是结婚仪式当天,被告父母曾拿过10万元现金给原告方作为女方来宾的酒席费用,但原告父母未收取而当场退回,该行为系原告方不要求被告方承担酒席费用的意思表示,原告现反悔要求被告承担酒席费用,与当时的意思表示不一致;此外,原、被告分居时是原告自行离开被告家,现原告亦未提供证据证明双方举行结婚仪式后未能办理结婚登记纯属是被告的原因或过错导致,故原告要求返还该些支出费用,本院不予支持。对于原告主张的第4、5笔礼金费用,被告不认可,而原告未提供相应证据证实,本院不予支持。综上,考虑原告主张的108,000元礼金属于为缔结婚姻而给付的彩礼应当酌情返还、双方以夫妻名义同居生活的时间较短等因素,本院酌情确定由被告返还原告75,000元。
对于原告主张要求被告返还价值119,880元的老庙黄金钻戒一枚和价值25,500元的卡地亚戒指一枚问题。被告确认该二枚戒指确实在其处,但不同意返还。本院认为,该二枚戒指均系原告为缔结婚姻而给予被告的彩礼,考虑到双方以夫妻名义同居生活的时间较短、戒指的价值及意义,现原告要求被告返还,本院予以支持。依照《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的解释》第九十条、《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若干问题的解释(二)》第十条第(一)项的规定,判决如下:
裁判结果
一、被告夏某于本判决生效之日起十日内返还原告王某75,000元;
二、被告夏某于本判决生效之日起十日内返还原告王某价值119,880元的老庙黄金铂950钻石戒指(证书号2017I1273DLXXXXXXXX、贵金属5.65g、宝石1.02ct)一枚和价值25,500元的卡地亚戒指(编号为GBS096的女戒)一枚;
三、驳回原告王某的其余诉讼请求。
如果未按本判决指定的期间履行给付金钱义务,应当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二百五十三条的规定,加倍支付迟延履行期间的债务利息。
案件受理费7,629元(原告王某已预交),由原告王某负担3,023元,被告夏某负担4,606元,被告夏某负担款于本判决生效之日起七日内向本院交纳。
如不服本判决,可在判决书送达之日起十五日内,向本院递交上诉状,并按对方当事人的人数提出副本,上诉于上海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