靳双权律师
房产买卖、继承、析产、借名、分割、确权
13426037149
咨询时间:09:00-21:59 服务地区

《离婚律师:婚内购房但离婚时没房产证,协商不成起诉分配案例》

作者:靳双权律师时间:2024年11月14日分类:律师随笔浏览:4次举报


(为保护当事人隐私和避免不必要纠纷,以下案例中当事人姓名均为化名,若有雷同请联系我们予以撤销。)

一、案例呈现

 

 (一)原告主张

原告李先生向本院提出诉讼请求:

1.依法分割位于北京市丰台区X号房屋(以下简称“X号房屋”)。

2.判令被告支付原告自2018911日起至房贷还清之日即2021511日止本息的一半,金额为49705元,并按照起诉时一年期贷款市场报价利率向原告支付自2021511日至实际返还之日止的利息。

3.判令被告向原告按照每月3000元的标准支付自2018911日起至房屋分割完成时的一半房屋使用费(截至起诉之日约99000元)。

4.本案的诉讼费用由被告承担。

 

事实和理由:原、被告于1996年相识后自由恋爱,于1997年登记结婚,二人都是再婚,婚后未生育子女。2018911日,经法院调解离婚,但未分割财产。201155日,G公司因原告是其员工且工龄较长,与原告签订《职工住宅预售合同》,将X号房屋出售给原告,总房价款为620090元。原告支付首付款320090元,公积金贷款300000元。此外,原告还按每建筑面积140元交纳公共维修基金12274元。贷款一直是原告偿还,包括离婚后也是如此。离婚后,原告每月偿还3012.45元,偿还了33期,本息共计99410.85元,此款应由被告承担一半。离婚后被告在该房居住。目前双方对该房产的分割未能达成一致,故诉至法院。

 

 (二)被告辩称

被告张女士辩称:不同意原告诉讼请求。

1.认可X号房屋是夫妻共同财产,我方主张房屋的所有权。该房屋至今未取得产权登记,能否分割由法院依法裁判。

2.原告陈述不符合事实,首付款不是原告支付,而是我方支付。我方向我哥哥借款,并于20115月支付了首付款,之后用自己的拆迁款还给了哥哥。

3.房贷在离婚后虽由原告还贷,但原告主张利息无法律依据,该房屋属于未分割的共同财产。

4.双方还有一处公租房原告没有提及,该房是原告单位基于原被告婚姻承租给二人的,此房一直用于出租,离婚后也在原告控制下,收取的租金属于共同财产,应当一并分割。

5.双方还有其他共同财产未分割,原告虽已另案起诉,但我方认为属于夫妻共同财产范围,应当一并处理,原被告名下的银行存款属于共同财产,应当一并分割。

 

 (三)法院查明事实

李先生与张女士曾是夫妻,19971211日登记结婚,婚后无子女。20189月,李先生将张女士诉至本院要求离婚。2018911日,双方经法院调解达成一致意见:李先生与张女士离婚,但未对夫妻共同财产进行分割。

 

现李先生以离婚后财产纠纷为由,称X号房屋是两人婚后取得,要求依法分割,并要求对方分担贷款本息。经调查,201155日,李先生与G公司签订《职工住宅预售合同》,G公司将X号房屋出售给李先生。该房屋建筑面积87.67平方米,单价7073/平方米,总房价款620090元,首付款320090元,公积金贷款支付30万元。李先生和张女士办理公积金贷款30万元,贷款期限自2011511日至2021511日。

 

另外,公积金贷款明细表显示:李先生自2018911日起共计偿还贷款本息99410元。李先生称其离婚后每月偿还贷款本息共计99410.85元,该款项应由被告承担一半,并要求利息。张女士认可离婚后贷款是李先生个人支付,同意补偿对方离婚后的还款,但不同意支付利息。

 

此外,双方确认上述房屋未办理产权登记。在法院释明下,李先生主张对X号房屋享有居住使用的权利,又因房屋一直由对方占有,所以要求对方按照每月3000元支付自2018911日至实际分割之日止的房屋使用费。张女士对此不认可,称另有一套房屋由对方实际占有。经调查,G公司住房管理中心出具证明称,李先生分配本单位自建住宅北京市丰台区X号房屋,购买此房屋后应将此前分配的公租房交回产权单位,但截至目前尚未交回。另外,双方确认在本案中不主张存款,另案解决涉及拆迁款部分。李先生称公租房已出租,存在租金收益,主张一并处理。

 

 (四)裁判结果

1.北京市丰台区X号房屋由张女士居住使用。

2.北京市丰台区公租房房屋由李先生居住使用。

3.张女士于本判决生效之日起十日内给付李先生房屋代付贷款本息49705元及利息。

4.张女士于本判决生效之日起十日内给付李先生租金差额。

5.驳回李先生的其他诉讼请求。

6.驳回张女士的其他诉讼请求。

 

 二、案件分析

 

 (一)法律依据与财产认定

根据法律规定,离婚后,一方以尚有夫妻共同财产未处理为由向人民法院起诉请求分割的,经审查该财产确属离婚时未涉及的夫妻共同财产,人民法院应当依法予以分割。在本案中,这是处理双方争议的根本法律依据。

 

对于X号房屋,从现有证据来看,房屋买卖合同的签订、购房款的交纳以及贷款支付均在夫妻婚后办理,因此可以认定该房屋属于夫妻共同财产。尽管房屋尚未办理产权登记,但这并不影响对其夫妻共同财产性质的认定。对于公租房,同样是在夫妻关系存续期间取得,也应认定为夫妻共同财产。

 

 (二)房屋分割与居住使用安排

1. X号房屋

由于房屋尚未办理产权登记,法院在处理该房屋分割问题时,综合考虑了双方的意见和居住现状。暂对房屋的居住使用进行处理,判定X号房屋由张女士居住使用。这种处理方式是在现有情况下,为了平衡双方利益,保障双方的居住权益而做出的合理安排。虽然没有直接对产权进行分割,但在当前阶段解决了房屋的实际使用问题。

2.公租房

考虑到公租房的来源、居住现状以及双方的意见,法院确定公租房由李先生居住使用。这一决定既考虑了公租房的特殊性,也综合了双方在该房屋使用上的实际情况。

 

 (三)其他财产问题处理

1.贷款本息分担

李先生离婚后偿还的贷款本息应属于夫妻共同债务,应由张女士负担一半。法院对款项金额及利息依法进行了确认。这是基于夫妻共同财产和共同债务在离婚后合理分担的原则,确保双方在财产和债务处理上的公平性。

2.房屋使用费与租金问题

对于李先生主张的房屋使用费,法院酌情予以支持。这体现了对房屋实际占有和使用情况的考虑,以及对未占有房屋一方权益的保护。同时,对于公租房的租金问题,法院也进行了处理,要求张女士给付李先生租金差额,进一步平衡了双方在共同财产收益方面的权益。

3.其他共同财产处理

双方确认银行存款另行处理,法院尊重双方的意愿。这种处理方式体现了在离婚后财产纠纷中,尊重当事人意愿,同时根据案件实际情况合理安排财产分割的原则。

 

 三、办案心得

 

 (一)证据收集与分析是基础

对于房屋相关的证据,如《职工住宅预售合同》、公积金贷款明细表、购房款支付凭证等,这些都是确定房屋性质、购房资金来源以及贷款偿还情况的关键证据。通过对这些证据的细致分析,能够清晰地梳理出房屋在夫妻关系中的财产属性。同时,对于双方关于公租房、银行存款等其他财产的陈述,也需要寻找相应证据来支持或反驳。在面对对方提出的不同意见时,如被告称首付款是其支付,需要通过进一步收集证据或者从已有证据中寻找线索来应对,从而为当事人争取有利的判决结果。

 

 (二)准确把握案件焦点与法律关系

准确把握案件焦点和法律关系是胜诉的关键。本案的焦点在于夫妻共同财产的认定和分割,包括房屋、贷款、房屋使用费、租金以及其他未分割财产等多个方面。从法律关系上看,涉及到离婚后财产纠纷的法律规定,需要依据这些规定来分析每个财产问题的处理方式。例如,对于尚未办理产权登记的房屋如何分割,要依据离婚后财产分割的一般原则,并结合房屋的实际情况来确定。在整个办案过程中,始终围绕这些焦点和法律关系展开工作,确保每一个诉讼请求和答辩意见都有准确的法律依据和事实支撑,引导法官关注重点问题,从而使案件朝着有利于己方当事人的方向发展。

 

 (三)灵活应对庭审中的各种情况

庭审过程充满变数,需要有灵活的应对能力。在本案中,面对被告提出的多项反驳意见和新的财产问题,需要及时调整应对策略。例如,当被告提出公租房租金和银行存款等问题时,要能够迅速分析这些问题对案件的影响,并在庭审中做出合理回应。同时,对于法官的询问和要求,要准确理解并清晰回答,突出己方观点的合理性。在庭审辩论环节,要善于运用证据和法律规定,针对对方的观点进行有力反驳,维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这种在庭审中的应变能力需要在长期的实践中不断积累和提高,通过充分准备和经验总结,增强在复杂案件庭审中的应对能力,为胜诉奠定坚实基础。

每个案件都有特殊性,需要律师对案情进行细致的分析,才能有专业的判断,我们团队擅长处理各类房屋纠纷,如果您遇到相似案件,我们真诚的希望您可以来电详细说明情况,我们会尽力为您解答!

 


靳双权律师 已认证
  • 执业19年
  • 13426037149
  • 北京市东卫律师事务所
咨询律师
  • 入驻华律

    13年 (优于83.11%的律师)

  • 用户采纳

    52次 (优于97.25%的律师)

  • 用户点赞

    64次 (优于98.44%的律师)

  • 平台积分

    155761分 (优于99.8%的律师)

  • 响应时间

    一天内

  • 投稿文章

    19936篇 (优于85.41%的律师)

版权所有:靳双权律师IP属地:北京
技术支持:华律网蜀ICP备11014096号-1 个人网站总访问量:6319288 昨日访问量:6042

华律网提示:本页面内容信息由律师本人发布并对信息的真实性及合法性负责,如您对信息真实性及合法性有质疑,请向华律网投诉入口反馈, 有害信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