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礼美律师
张礼美律师
综合评分:
5.0
(来自1015位用户的真实评价)
四川-成都合伙人律师执业22年
查看服务地区

咨询我

致凌晨被家暴的重庆妈妈

作者:张礼美律师时间:2023年09月06日分类:律师随笔浏览:143次举报

前几日,一位重庆妈妈凌晨被其丈夫家暴的视频和新闻引起广大网友关注,一是关心这位被家暴的妈妈,二是心疼他们家九岁大异常懂事的女儿。

据报道,这位妈妈凌晨一点下班后因不满其丈夫天天打牌、玩游戏,凌晨也不哄孩子睡觉而发生争吵,丈夫竟然当着两个孩子的面对她大打出手。在他离开后九岁的大女儿懂事的几步上前抱住妈妈,动作熟练,推测男人应该不止一次家暴了。妈妈第二天凌晨下班后收到女儿写的纸条:你离婚了我跟你,如果你放心不下弟弟,我也可以跟爸爸。妈妈,你想过就过,不想过就不过,不要勉强自己。相信很多网友看到这里,会和我一样泪目!

而最新的消息是这位妈妈已经决定离婚,并且选择了女儿的抚养权,女儿在视频中说:我妈妈已经选择了我,至于我弟弟,之后我和我妈妈会经常去看他的。

作为一位妈妈,我也特别心疼这个九岁的女孩,可以感受到她是多么的爱自己的妈妈,心疼自己的妈妈;作为一位妈妈,我也特别同情这位被家暴的妈妈,能理解她的无助和无奈!而作为一个常年办理婚姻家庭案件的女律师,我有很多话想对这位妈妈说。

首先,关于家暴。第一,我们可以报警,同时保存被家暴的证据备用,如视频、照片、病历、就医票据等;第二,可以要求警方向男方出具《家庭暴力告诫书》,对男方的行为予以惩诫和教育;第三,可以向妇联等机构寻求帮助和调解,同时保留相关证据等。

其次,如果协商不成,女方可以起诉离婚,并向法院申请《人身安全保护令》,在离婚时要求男方予以赔偿、分割夫妻共同财产、支付孩子的抚养费等。据报道,女方之前应该是考虑过离婚,但顾虑到没办法同时获得两个孩子的抚养权而犹豫和纠结。虽然在夫妻双方离婚时,两个孩子有可能会被判决一方抚养一个孩子,但却并不绝对。而且,就本案而言,九岁的女儿选择随妈妈生活的话,根据相关法律规定,法院应该会尊重孩子的意愿。而年仅两岁的儿子,一般情况下是会判决随妈妈生活的。在本律师办理的案例中,两个孩子的抚养权都归妈妈的不是个案。当然,我们不能排除法院会判决一人抚养一个孩子的可能性。

从目前的信息来看,事件中的男女双方应该是对离婚及相关事宜基本上达成了一致协议,后续是具体办理离婚手续的事情了。看起来妈妈和女儿“逃离”了困境,走向了新生。作为旁观者的我们是不是应该为她们感到高兴呢?而作为一个有心理咨询师证的律师,我的心情却异常地沉重。是的,作为一个专业律师而言,家暴和离婚的问题我可以侃侃而谈,但另一方面,如果我们多想一想,自然就高兴不起来。

整个事件中,九岁大的女儿处于焦点和中心,因为她留下的纸条,因为她在视频中的言语,因为她异于常态的懂事。夫妻关系原本是男女双方之间的问题,而这个女儿却由于多方面的原因被动地过多地参与其中,并且站队。不论爸爸和妈妈之间有什么问题,是什么状态,子女始终是双方的子女,如果因为爸爸妈妈关系恶劣过度地牵涉到子女,对亲子关系而言、对子女的成长而言,均会造成障碍和影响,不利于子女的健康成长。

对于几乎被大众忽略的年仅两岁的弟弟,我是心疼的。在不久的将来某天,妈妈把姐姐带走,把他留给遭人唾弃的爸爸,他幼小的心灵如何去接受这种分离和改变?他会不会有被遗弃的感受?特别是当他以后慢慢长大,从各种渠道得知如今网络上的信息,又该如何去面对和接受姐姐所说的“妈妈选择了我”?他该如何去面对和接受姐姐和妈妈?即便是将来妈妈和姐姐也会经常去看他!还记得电影《唐山大地震》中的姐弟吗?当妈妈迫于无奈选择救弟弟的时候,那个姐姐的心碎!由此造成多年的心理创伤,遭遇各种不幸,最终远嫁国外。

也许我们会说,妈妈也是逼于无奈呀,没有办法呀!妈妈也想带走两个孩子,妈妈也想救两个孩子,可惜不行呀!是的,我们会这样说。那我们再说说事件中的爸爸吧。

作为这场被全网关注的家暴事件的男主角,我们知之甚少,但我相信他目前已经是过街老鼠了,惶惶不可终日。不务正业,不照顾家庭,不照料孩子,还家暴,嗯,比较典型的渣男一枚吧!而我在想,是什么原因造就他目前的状态?如果说现在的状态是果,那总应该有因吧?对于其他方面我不得而知,但对于家暴,从心理学的角度分析,他的幼年和成长经历中必然应该存在家暴的情形。也许是他父亲对母亲的家暴,也许他遭受来自父亲或(和)母亲的家暴,也许是他生活中经常接触到的其他人之间的家暴。家暴会形成一种烙印,像一个滚烫的烧红的铁烙头,一下又一下烙在人的心底深处。而他日,在某时某刻,基于某种原因,某个痛点被刺激到,被烙上家暴印子的人会变成那个自己曾经深恶痛绝的实施家暴的人!在那一刻,他是绝望的,感觉自己已经没有别的选择,无路可走,而实施家暴其实只是掩盖自己的绝望和无能为力!更糟糕的是,事后他往往会痛恨自己的行为,会发自内心的忏悔,会深深地自责,会反复地表述和告诫自己以后绝不再犯!但如果没有专业的心理支持和辅导,他很难真正地做到痛改前非。在这个点上,他是一个“病人”,一个需要理解、帮助和支持的人。

再说说事件中的这位妈妈吧。我自己作为一个童年时期也曾生活在家暴环境中的过来人,能够对她的处境感同身受。当我们被动地处于那样的环境之中,不论是儿童、少年、成年人,如果我们有足够强大的能量,也许我们可以尝试去应对和改变。大多数情况下,家暴的发生会有一个过程,而如何去判断、分析、把控这个过程非常重要。如前所述,实施家暴的人除了曾经有家暴的环境外,往往会有自己比较敏感的痛点,或者叫“逆鳞”。而这个痛点,我们可以试着跳出当时的场景,冷眼旁观,去想想他为什么会有这个痛点,去理解他的这个痛点,继而去安抚他的这个痛点,而不是借着这个痛点让他更痛。我熟悉的一对夫妻,有一个大女儿和一个小儿子。每当女儿和儿子因小事产生矛盾的时候,妻子发现丈夫的情绪会非常大,甚至比儿子的情绪还大,总觉得儿子受到了女儿的欺负,总是会斥责女儿。女儿就觉得非常委屈,妻子刚开始就帮女儿“主持公道”,一家人往往是因这样的小事不得安宁,两个孩子的小事发展成为一家人的矛盾。后来妻子去做心理咨询,也学习这方面的知识,慢慢地她不再陷入事件的纷争中,而是在事件发生时置身事外,冷静地观察丈夫的反应。后来在丈夫心情较好的时候,她平心静气地和丈夫沟通,让丈夫体会类似的“被欺负”的感受和场景,寻找情绪的来源。丈夫终于想起,其实这一切都来源于自己小时候作为弟弟与哥哥姐姐发生矛盾时“被欺负”的体验和情绪。也许那些陈年往事我们记不清了,但那种体验和情绪一直没有找到出口,所受的伤害或者影响并没有得到安抚,到某一天,某一件事,可能就会触发一直压抑在心底的情绪,然后现实中的情绪被无限放大,直至不可收拾。而他自己却浑然不知!这时,如果他身边的人,能够放下争执和对错,跳出情绪,去理解对方,并带动对方去观察和反思,他就能够通过自己、亲人、外界的支持,慢慢疗愈,安抚好他心底那个曾经受伤的“孩子”,回归成为现实中的理性的有爱的成人!

生活是现实的,有时甚至是残酷的。重庆这位妈妈面临的是现实生活中的诸多问题,比如经济上精力上时间上等等压力和困难,所以导致她只能很艰难做出目前的选择。而我们都是旁观者,只能抱以同情,却无法替她做出决定,因为最终是她本人要去承受决定的后果。可我们还是希望,希望她和孩子们能够平安、健康、幸福!希望事件中的两个孩子能够尽量地少受影响和伤害!成人所受的伤害也许还能被时间慢慢治愈,而孩子在这种事件中所受的伤害,可能需要一辈子去疗愈!带给孩子的,可能是一辈子的阴影和痛苦!

   杨绛先生说:婚姻的残酷真相是和谁结婚,都是跟自己过。人这一辈子,自己才是自己最安全的港湾,自己才是自己灵魂的寄托者,悲喜全靠自渡。离婚是外部切割法,认为只要离开这个人生活就会变好。但是如果把对方变成一个磨刀石,磨到了自己的钝点,所以很痛。这个钝点就是自己“隐形的炸弹”,需要小心翼翼地“拆掉雷”。将幸福掌握在自己手上的能力值得刻意学习和练习,所有的问题都是练习“我要稳稳的幸福”的机会。这种自渡就是捷径,不会节外生枝,也是保护孩子们和我们自己不受伤害的根本办法。


张礼美律师,北京尚公(成都)律师事务所合伙人。毕业于西南政法大学,心理咨询师。2000年考取全国律师资格后开始在律师事务... 查看详细 >>
  • 执业地区:四川-成都
  • 执业单位:北京尚公(成都)律师事务所
  • 律师职务:合伙人律师
  • 执业证号:1510120********10
  • 擅长领域:离婚、婚姻家庭、继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