诈骗金额未达到五千元时,其法律后果需根据具体情况分析:
1.达到诈骗罪数额较大的具体标准,受刑事处罚,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
2.未达到数额较大标准,不构成犯罪的,受治安管理处罚。
诈骗定罪标准的核心在于诈骗数额是否达到“数额较大”的起点。
1.诈骗公私财物价值三千元至一万元以上一般达到“数额较大”标准,各地在此幅度内作出相应调整。
2.由于“数额较大”的具体标准因地区而异,且需结合案件具体情况综合判断,因此诈骗不到五千元通常难以直接定罪。
3.需要注意的是,即使不构成诈骗罪,行为人也可能因违反其他法律法规(如治安管理处罚法)而受到行政处罚,同时需承担民事赔偿责任。
诈骗金额与刑罚之间存在密切关系。一般来说,诈骗金额越大,表明行为人的主观恶性和社会危害性越大,因此所面临的刑罚也相应越重。
1.在我国《刑法》中,对于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行为,明确规定了有期徒刑、拘役、管制以及罚金等刑罚措施。
2.对于数额巨大、特别巨大的诈骗行为,还规定了更为严厉的刑罚。
因此,诈骗金额是确定诈骗罪量刑幅度的重要因素之一。
【免责声明】
本人对转载、分享的内容、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真实可靠性或完善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仅供普法参考。
【版权声明】
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学习交流使用,禁止用于商业用途,如遇侵权,请及时与我联系删除,谢谢。
3年
2491分 (优于86.75%的律师)
一天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