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万→6万!你的律师还在犯这个低级错误?专业律师才是最后一道"交强险"》
前言
深夜11点的警示(时间锚点)刚从乌海立案归来,我必须在今夜写下这篇警示——当目睹上海某律师因基础错误让当事人痛失14万赔偿时,我意识到:法律常识的"人尽皆知",恰恰是最大的认知陷阱。
案情简介
"当你的律师在起诉状写下'30%责任'的那一刻,受害人的20万赔偿金已经蒸发成6万——这不是数学魔术,而是血淋淋的专业缺失。"
交通事故,原告承担主要责任,被告承担次要责任,原告起诉要求“被告在交强险赔偿限额内承担30%的责任。”
原告损伤为9根肋骨,应该是10级伤残,所以做为被告,我们这边同意直接按10级伤残,以预估总赔偿款20万元进行赔偿,不审核任何证据,立刻按原告起诉状中“被告在交强险赔偿限额内承担30%的责任”的要求,当庭支付6万元。
你发现了什么问题吗?
做为被告的代理律师,我为什么会轻易就同意不鉴定,并且按20万元的总额为基数进行调解?
我为什么不审核任何证据,那么快就付了款?
答案:因为我要在原告代理律师发现他的错误之前,立即、马上按他的错误诉讼请求,将案件处理完毕,让他没有纠错的机会,给我的当事人创造最大有利益化。
那原告的代理律师错在哪里了?
机动车交通事故赔偿,交强险的赔偿原则是不分责任比例的,也就是说发生交通事故,除非对方车辆无责任,都是在交强险的责任限额20万元内进行赔偿
早晨的案件,原告起诉状就写错了,他不应该对交强险部分按责任比例要求被告承担责任,应该写要求被告在交强险限额内赔偿原告所有损失,超出交强险限额部分由被告承担30%的责任。
这有什么不同?
按法律规定:发生交通事故造成第三方受伤,首先在交强险限额内进行赔偿,超出部分按责任比例进行赔偿,上午的案件正确的赔偿顺序是这样的:
先在交强险20万元限额内赔偿,所以原告应该直接获得20万元的赔偿,如果还有没有赔偿的部分,这一部分按30%进行赔偿。
原告代理律师错误的赔偿顺序:直接在交强险范围内要求按30%承担赔偿责任,即20万的30%=6万元
律师的一个法律盲点直接让自己的当事人损失14万元,这个触目惊心的数字差额,暴露出非专业法律服务的致命代价——输掉官司的不是案件本身,而是代理人的专业储备。
所以赔偿金额的差距,从选择律师的那一刻就已注定。专业法律服务不是成本,而是收益放大器。
但是你如果没有遇到一个专业的律师,那么你一定要看这篇文章,你至少要知道“交强险的赔偿是不分责任比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