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凯翔律师

  • 执业资质:1330120**********

  • 执业机构:浙江金麟律师事务所

  • 擅长领域:合同纠纷刑事辩护劳动纠纷取保候审法律文书代写

打印此页返回列表

受案范围之不予受理的案件

发布者:杨凯翔律师|时间:2020年07月14日|分类:行政诉讼 |461人看过


受案范围之不予受理的案件

(一)国家行为 

1、概念。2、理解。

1)主体特定。

2)行为性质特殊。

(二)抽象行政行为

1、抽象行政行为包括行政法规、规章行政机关制定、发布的具有普遍约束力的决定、命令

2、具有普遍约束力的决定、命令

3、抽象行政行为的监督方式主要是权力机关和上级行政机关的监督,其合法性问题不适合通过诉讼途径解决。

(三)行政机关对其工作人员的奖惩、任免等决定

1、公务员具有一般公民主体与公务员的特殊主体两种身份。

2、《公务员法》规定的聘任制公务员与所在机关之间发生的争议,也不属于行政诉讼受案范围,而应当通过人事仲裁制度解决。

3、公务员与行政机关之间争议的性质

4、涉及公务员权利义务的行为。

(四)法律规定由行政机关最终裁决的具体行政行为 

1、“法律规定由行政机关最终裁决的具体行政行为”中的“法律”,是指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制定、通过的规范性文件。

2、目前法律规定的行政机关最终裁决的具体行政行为包括:

1)国务院的裁决决定。(2)省级人民政府的自然资源权属复议决定。

3)出入境管理法规定上级公安机关的复议决定为最终裁决。

(五)公安、国家安全等机关依照刑事诉讼法的明确授权实施的行为

1、公安、国家安全机关具有行政机关和侦查机关双重身份,可以实施刑事强制措施等刑事司法行为,也可以实施行政处罚、行政强制措施等行政行为

2、区分同一机关两种不同性质的行为,要考虑如下因素:

1)主体。(2)时间。(3)行为种类。

4)行为目的。

(六)行政机关的调解和仲裁行为 

1、行政调解行为

2、行政仲裁行为

(七)不具有强制力的行政指导行为 

1、行政指导行为不具有强制执行力。

2、“不具有强制力的行政指导行为”并不意味着行政指导行为分为具有强制力和不具有强制力两种,而是为了强调行政指导行为的非强制性。

(八)驳回当事人对行政行为提起申诉的重复处理行为 

1、重复处理行为

2、重复处理行为的情形。

3、重复处理行为与不产生实际影响的行为的区别。

(九)对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的权利义务不产生实际影响的行为 


0 收藏

相关阅读

免责声明:以上所展示的会员介绍、亲办案例等信息,由会员律师提供;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由其本人负责,华律网对此不承担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