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宝美律师

  • 执业资质:1310120**********

  • 执业机构:上海伯阳律师事务所

  • 擅长领域:劳动纠纷婚姻家庭公司法拆迁安置合同纠纷

打印此页返回列表

未办理结婚登记但确已共同生活彩礼应否返还

发布者:余宝美律师|时间:2019年05月21日|分类:婚姻家庭 |311人看过


【典型案例】

 

原告:刘某

被告:李某

原告刘某、被告李某经媒人介绍,于2016年农历腊月二十八确定恋爱关系,2017年正月初六订婚,2017年农历正月初十按农村风俗举行结婚仪式,并同居生活。订婚时原告给被告订婚礼金10000元,结婚时给彩礼100000元及项链、戒指、手链(价值32000元)。原、被告同居后,一同去北京到原告刘某父母务工地方居住生活,后因生活琐事双方产生矛盾,被告李某于2017年3月不辞而别。

原告诉称:要求判决被告返还彩礼142000元。

被告辩称:被告并未收到原告142000元彩礼。被告与原告已按农村风俗举行婚礼并同居生活近一年时间,且被告与原告同居生活期间被告怀孕流产。现原告要求返还彩礼,没有相关的法律依据和事实依据。

 

【审理要览】

 

法院认为,媒人王某作为原告刘某与被告李某建立婚约的经历者,其出庭作证的证言可以作为认定案件事实的依据,根据原告的诉讼请求,结合证人王某的证言,可以认定被告收受原告彩礼款11万元及项链、戒指、手链的事实。

原告刘某与被告李某的婚约不受法律保护,双方未办理结婚登记,因习俗给付对方较大数额的金钱、较为贵重且有特别纪念意义的物品,接受钱物的一方在婚约解除时应予以返还。但鉴于被告已与原告同居生活,在婚约解除过程中原告也存在部分过错,因此从公平合理的角度出发,酌情判令被告返还原告彩礼60000元。判决:被告李某于判决生效后十日内一次性返还原告现金60000元。

 

【裁判思路】

 

1、同类案件处理要点

(1)在婚约财产纠纷案件中,男女双方尚未办理结婚登记手续的,原则上应依照《婚姻法解释二》第十条第一款第一项的规定进行处理,对于一方当事人要求对方返还按照习俗给付的彩礼的请求应予支持。

(2)彩礼金额返还应该以双方既未办理结婚登记手续又未共同生活为前提,对于共同生活期间因共同生活消费支出的彩礼,如有证据证实的,应综合考虑男女双方同居生活的时间、彩礼数额、是否怀孕生子、过错责任并结合当地风俗习惯、经济状况等因素,根据公平原则,酌定返还的数额及比例。

 

2、相关法律风险提示

(1)彩礼返还纠纷案件,适用普通诉讼时效即两年。如果双方没有缔结婚姻关系,给付方应当及时履行自己的权利。向对方主张自己的权利。对方拒不返还的,诉讼时效开始起算,如果双方已办理结婚登记手续,则应自向民政部门申请离婚或向法院提起离婚诉讼之日开始起算。

(2)因广大农村及偏远地区给付彩礼的现象较为普遍,《婚姻法解释二》从解决实际问题出发,对返还彩礼的情形作出规定,适用该解释第10条的前提是当地存在婚前给付彩礼的习俗,如果当地没有这种风气存在,就不存在给付彩礼的问题。

(3)因男女双方给付彩礼的行为往往单独进行,诉讼活动中举证证实存在彩礼给付行为的难度较大,一般缺乏直接的给付凭证。司法实践中,法院一般通过媒人的证言、取款凭证并结合其他证人证言、当地风俗习惯作出认定。

(4)司法实践中,法院对双方确以夫妻名义共同生活的情形,会综合考虑男女双方同居生活的时间、彩礼数额、是否怀孕生子、过错责任并结合当地风俗习惯、经济状况等因素,根据公平原则,酌定返还的数额,在缺乏统一裁量标准的情况下,各地法院酌定返还的比例不尽一致。

 

【裁判规则】

 

1、法律法规

《民法通则》

第九十二条 没有合法根据,取得不当利益,造成他人损失的,应当将取得的不当利益返还受损失的人。

 

《婚姻法》

第三条第一款禁止包办、买卖婚姻和其他干涉婚姻自由的行为。禁止借婚姻索取财物。

第十八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为夫妻一方的财产:  

(一)一方的婚前财产;  

(二)一方因身体受到伤害获得的医疗费、残疾人生活补助费等费用;  

(三)遗嘱或赠与合同中确定只归夫或妻一方的财产;  

(四)一方专用的生活用品;  

(五)其他应当归一方的财产。

 

2、司法解释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审理离婚案件处理财产分割问题的若干具体意见》

19、 借婚姻关系索取的财物,离婚时,如结婚时间不长,或者因索要财物造成对方生活困难的,可酌情返还。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若干问题的解释(二)》

第十条第一款第一项 当事人请求返还按照习俗给付的彩礼的,如果查明属于以下情形,人民法院应当予以支持:  

(一)双方未办理结婚登记手续的;

 

3、司法解释性质文件

《2011年全国民事审判工作会议纪要》

50·婚约财产纠纷案件中,当事人请求返还以结婚为条件而给付的彩礼,如果未婚男女双方确已共同生活但最终未登记结婚,人民法院可以根据双方共同生活的时间、彩礼数额并结合当地农村的风俗习惯等因素,确定是否返还及返还数额。

《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若干问题的解释(二)》第十条第一款第(一)项规定针对的是双方并未共同生活的情形。

 

《最高人民法院第八次会议民事商事审判工作会议纪要(民事部分)》(征求意见稿)

第十条 婚姻法司法解释(二)第十条第一款第一项规定的“双方未办理结婚登记手续”是指男女双方既未办理结婚登记手续,也未共同生活。如果男女双方确已共同生活但最终未能办理结婚登记手续,给付彩礼方请求返还彩礼,人民法院可以根据双方共同生活的时间、彩礼数额并结合当地风俗习惯等因素,确定是否返还以及返还的具体数额。

 

4、地方司法文件

《上海市高级人民法院关于适用最高人民法院婚姻法司法解释(二)若干问题的解答(二)》

四、彩礼给付后,男女双方仅是形成同居关系,为此,给付彩礼的父母或亲属依司法解释(二)第十条第(一)项的规定要求对方返还彩礼的,能否支持?

答:根据司法解释(二)第十条第(一)项的规定,男女双方未办理婚姻登记的,彩礼应当返还。实践中,男女双方可能基于对法律规定的不了解而仅形成了同居关系,但是在法院释明相应法律规定后,男女双方基于感情状况可能愿意补办登记,若人民法院简单地判决返还彩礼反而有失公平,或易引发矛盾。因此,在审理上述情形的彩礼返还案件时,人民法院应根据个案实际情况,必要时可向同居双方释明法律规定,在其不补办结婚登记的情况下,可判决返还。

 

《江苏高院民一庭婚姻家庭案件疑难问题法律适用研讨会综述(2005)》

二、关于彩礼

……

三是返还尺度的掌握。代表们一致认为,人民法院应当结合当事人同居时间长短或者结婚时间长短、双方的家庭状况、财产用途去向、有无子女、当地经济条件等具体情况,酌情全部或者部分返还。

 

《深圳市中级人民法院关于婚姻家庭纠纷案件的裁判指引》

第十七条 双方同居或恋爱期间,一方以结婚为目的赠与另一方较大数额财物,分手后请求另一方返还赠与财物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

 

——资料来源:《婚姻家庭纠纷裁判思路与裁判规则》,肖峰、田源主编


0 收藏

相关阅读

免责声明:以上所展示的会员介绍、亲办案例等信息,由会员律师提供;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由其本人负责,华律网对此不承担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