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玉律师网

以法律的智慧服务人 以法律的知识帮助人

IP属地:安徽

李玉律师

  • 服务地区:全国

  • 主攻方向:婚姻家庭

  • 服务时间:09:00-21:00

  • 执业律所:安徽岳川律师事务所

在线咨询 收藏 2人关注

法律咨询热线|

13485670061点击查看

打印此页返回列表

女子为拍丈夫出轨视频,带人破门被判刑!如何正确搜集出轨证据?

发布者:李玉律师|时间:2022年02月22日|分类:法律常识 |444人看过举报

导读:近日,四川省内江市市中区人民法院公布的一份刑事判决书显示,四川一女子在与丈夫离婚诉讼期间,带着母亲等人捉奸,强行闯入他人房屋,致使丈夫在冲突中被打伤。日前,该女子因犯非法侵入住宅罪获刑。

那么,如何正确搜集出轨证据呢?

女子为拍丈夫出轨视频,带人破门还打伤人!被判刑

2月18日,南都记者从中国裁判文书网获悉,近日四川省内江市市中区人民法院公布的一份刑事判决书显示,四川一女子在与丈夫离婚诉讼期间,带着母亲等人捉奸,强行闯入他人房屋,致使丈夫在冲突中被打伤。日前,该女子因犯非法侵入住宅罪获刑。

裁判文书显示,2020年5月10日凌晨,李女士在与其丈夫胡某离婚诉讼期间,伙同熊某,在未经内江市某房屋居住人李某许可的情况下,擅自让开锁匠打开该房屋第一道门。随即,李女士、熊某不顾胡某在房间内大喊报警,李女士使用开锁工具打开第二道门后,二人强行闯入该房屋内,熊某先掐住胡某脖子,后在抓扯中用拳头将胡某左脸打伤,李女士与李某发生抓扯。
经鉴定,被害人胡某面部损伤致唇穿裂伤属轻伤二级。案发后,熊某、李女士接民警电话通知后,主动到公安机关接受调查。
李女士在供述中称,她以为房子是丈夫胡某的,也这样告诉开锁匠,并谎称没有带钥匙。捉奸当天,她带着熊某、母亲等人,捉奸只是为了拍摄照片、视频,收集丈夫出轨证据。
内江市市中区人民法院一审审理认为,被告人李女士、熊某结伙非法强行闯入他人住宅,其行为均触犯刑法,已构成非法侵入住宅罪,且系共同犯罪。被告人熊某非法侵入他人住宅后又故意伤害他人身体,致一人轻伤,其行为已触犯刑法,构成故意伤害罪。
内江市市中区人民法院一审判决熊某犯非法侵入住宅罪,判处有期徒刑六个月;犯故意伤害罪,判处有期徒刑十个月;决定执行有期徒刑一年,缓刑一年。判决李女士犯非法侵入住宅罪,判处有期徒刑六个月,缓刑一年。
出轨证据不要乱收集,只有这5种才有用!
强行侵入他人住宅捉奸
有可能构成非法侵入住宅罪
除此之外
违法搜集出轨证据
可能还要负这些法律责任

违法搜集出轨证据
可能要负这些法律责任

01


侵犯隐私权、名誉权

(1)若将拍摄的出轨视频或照片在网上公布、宣扬,属侵犯隐私权行为。但拍摄的出轨视频或照片仅作为证据向法院出示,不构成侵权。

(2)未经许可且未获法律授权就带人强行进入“小三”所在酒店,侵犯了隐私利益,构成侵权行为。

02


故意伤害罪

在“捉奸”现场,双方往往情绪一激动,就容易大打出手。无论是殴打配偶还是“小三”,若伤害程度达到轻伤,构成故意伤害罪,都要依法承担刑事责任。

只有这几类证据

可以证明婚外情

现实中证明婚外情的证据
可谓是五花八门
单独的证据很难证明
一方存在婚外情
所以应当尽量多准备相关证据
形成完整的证据链条
以便法官综合判断
以下这些证据
可以有利地证明出轨

01


亲密照片、录音、录像

02


双方的书信、私密短信、邮箱、通讯软件聊天记录

03


配偶和第三者亲口承认的书面材料,如“保证书”、“悔过书”

04


邻居、朋友的证言

05


其他有利证据

以下三种情况也可算作出轨证据:

(1)被警察抓到有嫖娼的行为;

(2)单位核实职工有婚外情情况的;

(3)对方与第三者出入酒店开房的相关票据、电话通讯记录、酒店入住登记记录、航空记录、打款凭证、共同居住小区的物业证明等。

正确搜集出轨证据

操作具体指南

1、可以在房门外蹲守拍摄连续视频,如果视频能反映配偶与异性进入房间后第二天早上才出来,可作为出轨证据

2、拍摄到配偶与他人在公共场合有拥抱、手、接吻等亲密动作的相关视频和照片,可作为出轨证据。
3、配偶以自己名义与异性租房并付房租、水电费,相关缴纳收据可作为出轨证据。

4、邻居作证。

5、配偶与同一异性频繁而有规律的手机通话记录,可作为证据。

6、酒店开房记录,酒店大堂、电梯、走廊处的监控录像,可作为证据。

7、与他人的结婚登记信息,可作为证据。

本文转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收藏
在线咨询

律师号码归属地:安徽 合肥

点击查看完整号码 13485670061

相关阅读

  • 全站访问量

    873385

  • 昨日访问量

    1176

技术支持:华律网 - 版权所有:李玉律师

Copyright©2004-2024 ICP备案号:蜀ICP备05003493号

免责声明:以上所展示的会员介绍、亲办案例等信息,由会员律师提供;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由其本人负责,华律网对此不承担任何责任。

华律网提示:本页面内容信息由律师本人发布并对信息的真实性及合法性负责,如您对信息真实性及合法性有质疑,请向华律网投诉入口反馈,有害信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