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祎律师
以法律的智慧服务人 以法律的知识帮助人
18842334777
咨询时间:08:00-22:00 服务地区

3名员工为企业背锅借款2500万元,如何维权?

作者:王祎律师时间:2023年12月04日分类:法律常识浏览:109次举报


企业向贷款公司申请巨额借款,其中,以企业员工个人名义借款2500万元。因企业无法偿还借款,贷款公司起诉后,法院判令3名员工承担偿还责任。面临巨额债务,企业员工向检察机关申请监督。近日,经大连市人民检察院提出抗诉,大连市中级人民法院全部采纳检察机关的抗诉意见,认定还款主体应为借款企业,改判朱某、侯某辉、程某不承担合计2500万元的巨额债务。


“人们常说的‘白纸黑字,谁签字谁负责’,通常指的是根据合同相对性原则来确认责任主体。但该案中,在签订借款合同时,贷款公司已明确知晓员工是受企业委托向银行借款,借款关系是大连某集团有限公司和贷款公司,实际用款人是企业,就应突破合同相对性原则,认定本案的借款主体为企业,这也符合民法典平等保护的精神。在这个案例的背后,是对职场公平正义的唿唤,也是对企业行为的严正警告。每一个签下《借款合同》的人,都应该明白,法律的正义之光永不熄灭,无论身份地位,每个人都值得公平对待。


当下,一些企业在直接融资遇到障碍的情况下,通过假借员工或者关联企业的名义向外借款时有发生。这种“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的错误做法风险很大,一旦发生纠纷,有可能对员工利益造成严重侵害。


对企业借贷,员工该如何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未开始借贷的,员工应主动与企业协商拒绝,如果企业以调岗降薪为要挟,可以投诉到劳动监察大队;如果已经借贷或者正在借贷中,无论是否以员工身份借贷,只要钱款流向企业,就要签订借条,同时规范借条内容,包括借款用途、借款方式、借款金额、利息约定、借款期限等等,同时还要留下实际借款人的身份证复印件、支付借款凭证等证据。遇到到期企业未还款的,员工可以要求债务人提供物权担保,保存债务人同意履行的微信、电话、短信、录音等记录,然后通过仲裁机构申请仲裁或向法院提起诉讼。

免责声明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仅供学习参考之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王祎律师 已认证
  • 18842334777
  • 天津东方(沈阳)律师事务所
咨询律师
  • 入驻华律

    2年

  • 平台积分

    1369分 (优于81.07%的律师)

  • 响应时间

    一天内

  • 投稿文章

    5篇 (优于82.55%的律师)

版权所有:王祎律师IP属地:辽宁
技术支持:华律网蜀ICP备11014096号-1 个人网站总访问量:9818 昨日访问量:17

华律网提示:本页面内容信息由律师本人发布并对信息的真实性及合法性负责,如您对信息真实性及合法性有质疑,请向华律网投诉入口反馈, 有害信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