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位中
移动华律
网站导航
林智敏律师
受人之托,忠人之事。
13570946906
咨询时间:00:00-23:59 服务地区

销售假货同时掺杂正品,如何计算金额?

作者:林智敏律师时间:2025年04月07日分类:律师随笔浏览:17次举报


【林智敏律师,广东广信君达律师事务所合伙人,中国政法大学硕士,广州市高州商会常务副会长,广州市律师协会刑事辩护专业委员会委员,广东省知识经济发展促进会会员单位,中小企业法律顾问专家。】

【专业尽责的林智敏律师刑事辩护团队,温馨提示:如遇刑事案件,先不要张也不要心烦意乱,第一时间咨询正规、专业的律师以获取正确的法律帮助方为上策!不要盲目相信“黄牛”“找关系摆平”等野路子,希望能帮到您!办案理念:专业高效,为当事人利益全力辩护,不让当事人蒙受不白之冤。擅长取保候审、不起诉、缓刑、无罪辩护,从案件细节入手找到突破口而拿出独特辩护方案。宗旨:不让任何一位无辜者蒙受不白之冤,为当事人提供最优质的刑事辩护方案,守护您的合法权益!】

??以下林智敏律师为您解析“销售假货同时掺杂正品,如何计算金额?”:

?一、法律定性:混售模式的法律后果

根据《刑法》第214条及司法解释,?仅对假冒商品部分追责?,正品销售额不计入犯罪金额。但实务中需注意:

1、若正品与假货混同销售(如同一包装内含真假商品),可能整体认定为假货;

2、若混售行为导致消费者对正品来源产生混淆,可能加重情节严重认定。

二、金额计算的3类规则

  1. ?已售出部分?

    • 能明确区分真假:仅假货实际销售额计入;

    • 无法区分的(如混同发货),按?查证属实的假货比例折算?

  2. ?未售出部分?

    • 正品与假货物理分离存放:仅假货按标价或鉴定价计入;

    • 混合存放且无区分标识:可能全部按假货认定(需结合进货单据等反证)。

  3. ?正品包装内掺假?

    • 使用正品包装销售假货(如回收茅台瓶灌装),?整体按假货市场价计算?,不扣除包装成本。

三、争议焦点与辩护突破

  1. ??混同程度的证据对抗?

    • 通过物流单、销售记录等,证明正品与假货?分批次独立销售?

    • 对混合包装的商品,申请抽样鉴定,主张仅部分掺假

  2. ?主观明知的限定?

    • 若员工仅负责正品销售环节,可主张对掺假行为不知情;

    • 通过聊天记录、交接单等,证明未参与假货采购决策。

  3. ?价格认定的合理性挑战?

    • 正品与假货混售时,反对直接按正品市场价计算假货金额;

    • 申请按实际销售价(如假货单价仅为正品30%)折算。

?四、律师辩护的4大策略

  1. ? ?切割正品与假货的物理证据?:举证仓库分区管理、独立记账等,否定整体混同认定。

  2. ?质疑鉴定方法?

    • 抽样鉴定提出程序异议,要求全数检验;

    • 主张掺假比例过低(如不足10%)且未影响商品功能,按实际掺假部分计算。

  3. ?主张部分犯罪未遂/中止?:若正品销售过程中主动停止掺假,对未销售部分申请罪责减免。

  4. ?利用金额存疑从轻处理?:正品与假货金额无法精确区分时,推动法院适用存疑有利于被告人原则。

五、实务操作建议

1.        扣押阶段立即对货物混同状态拍照,并书面注明正品存放位置;

2.        收集采购正品的发票、授权书,与假货进货渠道证据区隔;

3.        委托第三方审计机构对销售数据进行分项统计,提交法庭作为反证

总结:混售模式中金额认定复杂,司法机关可能扩大假货范围计算。建议当事人尽早固定证据,通过专业质证、鉴定对抗等策略,精准切割真假货责任。

提示:个案中混售情形千差万别,需结合进货、仓储、销售全流程证据分析,建议咨询律师制定针对性方案

刑事案件委托大律所、专业律师的作用:

侦查阶段

1、黄金37天:委托律师,有效取保。从案发被拘留的第一天开始算起,到报请检察院决定批准逮捕,这期间长有37天,取保的机率是最高,所以越早越及时的委托刑事专业律师,就越容易取保出来!

2、逮捕后聘请律师:有效维护合法权益。为保障侦查的顺利进行,家属在法院判决之前是不能探望嫌疑人的,有且只有律师才有权利去会见。越早聘请律师,越有利于安抚、缓解嫌疑人紧张绝望的情绪。通过律师提供的法律咨询和帮助,有利于增强当事人自我保护的法律意识;更早的了解案件的真实情况,为维护嫌疑人的合法权益做好全方位的准备工作。

审查起诉阶段

只有律师才能阅卷,越早阅卷,越有利于律师发现证据,争取缓刑、罪轻、无罪辩护。刑事律师可以前往检察院阅卷,可以申请检察院调取证据、与检察官进行电话或者面对面地沟通表达法律意见,根据案件情况为当事人申请羁押性必要性审查,申请取候审!刑事律师越是充分了解案情、掌握证据、越利于形成全面、有效、专业的辩护思路,建议检察院作出不起诉决定、提出缓刑量刑意见等等,为当事人争取到最大的利益。

审判阶段

越早聘请律师,越有利于为当事人的庭审做好充足准备。刑事律师可以就庭审流程及庭审注意事项对被告人进行辅导,演练庭审流程,预测控方提问的内容,让被告人在庭上保持冷静、有效发表意见。刑事律师可以申请排除非法证据,参加庭前会议就有关法律问题发表意见,申请法院调取证据、通知证人、鉴定人或有专业知识的人出庭作证。刑事律师可以在庭上发表无罪、罪轻辩护意见,庭后提交书面辩护词,让被告人合法权益大化。

林智敏律师专业团队温馨提示:如家人被刑事拘留,先不要慌张,不要病急乱投医,不要随便相信黄牛找关系帮你摆平之类的骗局,第一时间咨询正规、专业的律师以获取正确的法律帮助方为上策!希望能帮到您!因违法行为被拘留后,简单刑事案件直到法院开庭审判至少也要3-4个月时间,有的甚至一年多甚至更久,家属都是没有办法嫌疑人的!家属可委托律师到其羁押的看守所会见,拘留10多天左右,口供十分重要。律师可到看守所告知当事人其口供的注意事项,并帮助分析法律问题,律师了解案情及当事人被拘留后向机关供述了多少内容,并据案情的复杂程度及后期量刑结果,尽快帮其申请取保候审、变更羁押措施事宜,以免受牢狱之苦!

刑事案件家属应对指南(家属必读)

一、慌乱无助时,保持清醒头脑是关键
接触过大量家属的焦虑表述:"家人被带走后整夜失眠,手机时刻攥在手里等消息,就像在茫茫黑夜中摸索前行......"这种切肤之痛完全可以理解,毕竟自由与生命是人生最珍贵的财富。

但此时更需要警惕情绪化决策陷阱。部分家属容易陷入"行动焦虑",盲目寻求各类非正规渠道,结果往往人财两空。需要明确:监所内的当事人最需要的是专业有效的法律帮助,而非不计代价的仓促行动。某些案件中,家属被诈骗的经历反而会给在押人员造成更大的心理负担。

二、当心"看守所关系户"的取保骗局
重点提示:取保候审审批权归属于案件承办机关(公安/检察/法院),监所仅履行羁押职能。某些自称"看守所有关系"的中介,实则利用案件办理的时间规律实施诈骗。

这类骗局通常有两大特征:

1、宣称"成功收费、失败退款",利用部分案件的自然撤销概率;

2、虚构司法系统人脉关系,收取高额"活动经费"

典型案例参照:昆山正当防卫案中,当事人虽被刑事立案,但经调查最终撤销案件。若此类案件恰好发生在中介行骗期间,家属极易误认为是中介的"运作成果"。实际上这些掮客仅是利用司法程序的时间差,实施空手套白狼的骗术。

重要提醒:专业的刑事辩护必须基于案件证据和法律适用展开,任何声称"特殊关系运作"的承诺都涉嫌违法诈骗。建议家属通过正规法律渠道寻求帮助,避免二次损失。

如需要了解更深入的刑事案件问题,欢迎咨询林智敏律师专业刑事辩护团队

林智敏律师 已认证
  • 13570946906
  • 广东广信君达律师事务所
咨询律师
  • 入驻华律

    7年

  • 用户采纳

    28次 (优于95.61%的律师)

  • 用户点赞

    8次 (优于93.54%的律师)

  • 平台积分

    25409分 (优于98.12%的律师)

  • 响应时间

    一天内

  • 投稿文章

    533篇 (优于89.95%的律师)

版权所有:林智敏律师IP属地:广东
技术支持:华律网蜀ICP备11014096号-1 个人网站总访问量:115010 昨日访问量:999

华律网提示:本页面内容信息由律师本人发布并对信息的真实性及合法性负责,如您对信息真实性及合法性有质疑,请向华律网投诉入口反馈, 有害信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