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智敏律师,广东广信君达律师事务所合伙人,中国政法大学硕士,广州市高州商会常务副会长,广州市律师协会刑事辩护专业委员会委员,广东省知识经济发展促进会会员单位,中小企业法律顾问专家。】
专业尽责的林智敏律师刑事辩护团队,温馨提示:如遇刑事案件,先不要张也不要心烦意乱,第一时间咨询正规、专业的律师以获取正确的法律帮助方为上策!不要盲目相信“黄牛”“找关系摆平”等野路子,希望能帮到您!办案理念:专业高效,为当事人利益全力辩护,不让当事人蒙受不白之冤。擅长取保候审、不起诉、缓刑、无罪辩护,从案件细节入手找到突破口而拿出独特辩护方案。宗旨:不让任何一位无辜者蒙受不白之冤,为当事人提供最优质的刑事辩护方案,守护您的合法权益!
以下是林智敏律师为您解析的非法经营罪三大构成要件与实务认定难点:
一、非法经营罪的构成要件
根据《刑法》第225条,构成非法经营罪需满足以下要件:
1. ?客体要件?:侵犯国家特许经营管理制度和市场秩序,如金融、烟草、药品等特许领域。
2. ?客观要件?:
ü ?违反国家规定?:仅限于法律、行政法规层级(如《证券法》《药品管理法》),部门规章、地方性法规不能直接作为入罪依据。
ü ?实施非法经营行为?:包括未经许可经营专营专卖物品、非法从事资金支付结算业务等四类典型情形及兜底条款。
ü ?情节严重?:根据司法解释,以经营数额(如非法放贷100万)、违法所得(如10万)或特定情节(如2年内因同类行为受过行政处罚)综合判定。
3. ?主观要件?:行为人明知违法仍故意实施,过失不构成本罪。
二、司法认定五大难点
1. ??“违反国家规定”的层级争议?
实务中常将地方性文件作为入罪依据。例如,某地以未取得区域性《食盐专营许可证》定罪,但因缺乏行政法规依据,最终被最高法否定。
2. ?兜底条款的扩张风险?
“其他严重扰乱市场秩序的行为”易被滥用。如代购境外药品是否构成犯罪?2023年最高法指导案例明确:若药品真实且用于合理用途,不宜直接适用兜底条款入罪。
3. ?行政违法与刑事犯罪的界限模糊?
非法经营罪需达到“严重扰乱市场秩序”程度。例如,个体工商户超范围经营普通商品,通常仅行政处罚,但若涉及烟草、外汇等特许领域,则可能触刑。
4. ?数额与情节的认定标准不一?
不同地区对“情节严重”的量化标准存在差异。如非法经营出版物案件,上海以5万元为追诉门槛,而中西部省份可能降低至3万元。
5. ?新型业态的罪名适配争议?
虚拟货币OTC、网络众筹等行为是否构成犯罪?司法实践倾向于从资金结算规模、是否形成稳定经营模式等实质危害性判断。
?三、律师实务指引
辩护突破口?:
1. 优先审查“国家规定”的效力层级,否定违法性前提;
2. 主张兜底条款的限缩解释,避免类推入罪;
3. 通过审计报告、交易记录等证据,推翻“情节严重”的指控。
刑事案件委托大律所、专业律师的作用:
侦查阶段
1、黄金37天:委托律师,有效取保。从案发被拘留的第一天开始算起,到报请检察院决定批准逮捕,这期间长有37天,取保的机率是最高,所以越早越及时的委托刑事专业律师,就越容易取保出来!
2、逮捕后聘请律师:有效维护合法权益。为保障侦查的顺利进行,家属在法院判决之前是不能探望嫌疑人的,有且只有律师才有权利去会见。越早聘请律师,越有利于安抚、缓解嫌疑人紧张绝望的情绪。通过律师提供的法律咨询和帮助,有利于增强当事人自我保护的法律意识;更早的了解案件的真实情况,为维护嫌疑人的合法权益做好全方位的准备工作。
审查起诉阶段
只有律师才能阅卷,越早阅卷,越有利于律师发现证据,争取缓刑、罪轻、无罪辩护。刑事律师可以前往检察院阅卷,可以申请检察院调取证据、与检察官进行电话或者面对面地沟通表达法律意见,根据案件情况为当事人申请羁押性必要性审查,申请取候审!刑事律师越是充分了解案情、掌握证据、越利于形成全面、有效、专业的辩护思路,建议检察院作出不起诉决定、提出缓刑量刑意见等等,为当事人争取到最大的利益。
审判阶段
越早聘请律师,越有利于为当事人的庭审做好充足准备。刑事律师可以就庭审流程及庭审注意事项对被告人进行辅导,演练庭审流程,预测控方提问的内容,让被告人在庭上保持冷静、有效发表意见。刑事律师可以申请排除非法证据,参加庭前会议就有关法律问题发表意见,申请法院调取证据、通知证人、鉴定人或有专业知识的人出庭作证。刑事律师可以在庭上发表无罪、罪轻辩护意见,庭后提交书面辩护词,让被告人合法权益大化。
林智敏律师专业团队温馨提示:如家人被刑事拘留,先不要慌张,不要病急乱投医,不要随便相信“黄牛”、“找关系帮你摆平”之类的骗局,第一时间咨询正规、专业的律师以获取正确的法律帮助方为上策!希望能帮到您!因违法行为被拘留后,简单刑事案件直到法院开庭审判至少也要3-4个月时间,有的甚至一年多甚至更久,家属都是没有办法嫌疑人的!家属可委托律师到其羁押的看守所会见,拘留10多天左右,口供十分重要。律师可到看守所告知当事人其口供的注意事项,并帮助分析法律问题,律师了解案情及当事人被拘留后向机关供述了多少内容,并据案情的复杂程度及后期量刑结果,尽快帮其申请取保候审、变更羁押措施事宜,以免受牢狱之苦!
刑事案件家属应对指南(家属必读)
一、慌乱无助时,保持清醒头脑是关键
接触过大量家属的焦虑表述:"家人被带走后整夜失眠,手机时刻攥在手里等消息,就像在茫茫黑夜中摸索前行......"这种切肤之痛完全可以理解,毕竟自由与生命是人生最珍贵的财富。
但此时更需要警惕情绪化决策陷阱。部分家属容易陷入"行动焦虑",盲目寻求各类非正规渠道,结果往往人财两空。需要明确:监所内的当事人最需要的是专业有效的法律帮助,而非不计代价的仓促行动。某些案件中,家属被诈骗的经历反而会给在押人员造成更大的心理负担。
二、当心"看守所关系户"的取保骗局
重点提示:取保候审审批权归属于案件承办机关(公安/检察/法院),监所仅履行羁押职能。某些自称"看守所有关系"的中介,实则利用案件办理的时间规律实施诈骗。
这类骗局通常有两大特征:
1、宣称"成功收费、失败退款",利用部分案件的自然撤销概率;
2、虚构司法系统人脉关系,收取高额"活动经费"。
典型案例参照:昆山正当防卫案中,当事人虽被刑事立案,但经调查最终撤销案件。若此类案件恰好发生在中介行骗期间,家属极易误认为是中介的"运作成果"。实际上这些掮客仅是利用司法程序的时间差,实施空手套白狼的骗术。
重要提醒:专业的刑事辩护必须基于案件证据和法律适用展开,任何声称"特殊关系运作"的承诺都涉嫌违法诈骗。建议家属通过正规法律渠道寻求帮助,避免二次损失。
如需要了解更深入的刑事案件问题,欢迎咨询林智敏律师专业刑事辩护团队
7年
28次 (优于95.6%的律师)
8次 (优于93.53%的律师)
24253分 (优于98.03%的律师)
一天内
440篇 (优于89.95%的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