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鸣飞律师

  • 执业资质:1310120**********

  • 执业机构:上海瑾之润律师事务所

  • 擅长领域:房产纠纷法律顾问股权纠纷

打印此页返回列表

人工智能到底能如何冲击律师行业?

发布者:陈鸣飞律师|时间:2017年07月25日|分类:医疗纠纷 |2787人看过

基于大数据算法的人工智能现在正在蓬勃发展。在一些领域中令人脑相形见绌:AlphaGo所向披靡,与人类对局还未见败绩,而且它下棋的本领还在不断的的发展。SiriCortanaAlexa等语音机器人能够实现亿级数据的秒级搜索,神通广大,人机交互体验也越来越好。工业、医疗机器人对故障或病症识别的准确率远高于有经验的工程师或医生。未来的时代将是一个人工智能发挥重大作用的时代。

法律工作似乎也是一个人工智能善于发挥作用的领域。一段时间以来,人工智能将可能取代助理律师的消息撩拨着律师们敏感的神经。该消息的来源,是牛津大学的一名研究者发表的名为《The Future Of Employment(雇佣的未来)》的论文,论文作者推测,十年后因人工智能的兴起而将不再存在的职业,有地产中介、酒店前台、电影放映师等,也包括助理律师。因为助理律师所做的主要工作——法律/案例检索,人工智能机器人都能完成得更快更好。在这篇文章发表后不久,又逢IBM公司宣布进军法律行业,研发了第一个法律机器人Ross。目前,Ross已经正式供职于知名的纽约Baker&Hostetler律师事务所。据报道称,Ross进行了一年零十个月的法律学习后,能理解人提出的问题,根据参考文献和例证推测结论,从数千条结果中筛选出相关程度最高的,从而提高法律研究的效率。它还会不断关注进行中的诉讼,通知你法院近期可能与案件相关的判决结果,几乎完全可以取代一名助理律师的全部工作内容。

虽然类似于Ross的机器人在中国还未出现,但具有相当智能能力的法律和案例数据库已经出现。例如北大法宝,其具有法条联想功能,除了可以通过关键词查找法条和案例,还可以在法条页面显示与该法条有关的判决或裁定数量,并且可以点击链接打开具体的裁判文书。又如无讼案例,其对案例检索进行了优化,每一个案例都分为了原告诉称、被告辩称、查明事实、法院认为、法院判决等几个部分,方便使用者进行更有针对性的检索。基于前述海量数据,律师的检索工作效率得以大大地提升,企业也比以往任何时候更可能开发出具有实用性的人工智能产品。

这一次人工智能的特点,在于大数据的运用和算法的优化。以AlphaGo为例,和以往的下棋机器人相比,它不再运用纯逻辑算法来下棋,而是海量地学习人类的棋谱,储存巨量的定式和套路,在此基础上,科学家用算法让AlphaGo评估哪个定式或套路更优,从而决定选择走哪步棋。这种解决问题的方式更接近人脑的运行方式,而电脑的储存量却远远大于人脑,因此总体上优于人脑。法律检索工作也一样,海量的条文和案例是实现人工智能的基础,在此基础上再进行算法的优化。目前,虽然法律条文和案例数据库的量已经很庞大,但是算法的研究还没有根本性的突破,因此只能实现检索结果的罗列,而无法比较数据之间的逻辑关系,更难以实现自动分析判断。如果人工智能在法律领域要继续发展下去,则除了法律条文和案例数据库,还需要采集大量的法律问题咨询和回复,正确的、错误的都需要,这样才能实现问题和结果之间的关联,进而通过算法的优化来融合问题、法条、案例和回复,才能实现更高程度的智能化。从这个意义上说,法律人工智能的成熟,不可能是在实验室里完成的,而必须通过法官、检察官、律师、当事人等的不断使用才能实现,越用才能越聪明。

如果人工智能技术进一步发展,它到底能如何冲击律师行业呢?从技术发展趋势的角度,可以大胆作出以下几个预测:

1、对于相对标准化的案件类型,人工智能能使一部分当事人无须再聘请律师。例如交通事故案件,交通事故案件有着比较程式化的处理流程,当事人通过人工智能的辅助,可以比较容易的了解整个案件流程,对于案件中比较特殊的问题也能通过海量数据找到可以比对的案例。因此,这部分当事人可能无须再聘请律师。

2、人工智能会使法官的自由裁量权变小,律师对案件结果的预测会更加准确。因为法律检索、案例检索的使用者很大比例是法官、检察官、律师等专业人士,在法律规定存在空白或留有很大余地的情况下,法官、检察官或律师可能会倾向于在以往的案例中寻求参考,这使得司法实践中的一些惯例会成为不成文法,压缩法官的自由裁量权,使得个案更加公平,律师更易于预测案件走向。

3、人工智能不仅不会取代助理律师,而且还使助理律师的工作更重要。今后,人工智能虽然会使条文和案例检索工作更有效率,甚至能够作出分析判决或进行结果预测,但这并不会对助理律师的工作构成威胁,助理律师的作用还会显得更加重要。律师需要助理律师用人脑来评估人工智能所得出的结果的可信度、是否有例外情况等,这使得助理律师的工作难度更大,也更有价值。人式智能将会变成助理律师手里最强有力的工具。

4、使用人工智能最多的人群,是法官、检察官、律师(包含助理律师)、公司法务等法律职业人士,而非案件当事人。这个很好理解,一般民众没有法律专业知识,提出的问题过于宽泛。举个例子来说,如果小王在没有理解合同意思的情况下,草率和别人签订了合同,他向人工智能提出的可能是“签错了合同怎么办?”“签了合同想违约怎么办?”“如何废除已签订的合同?”等问题,搜索出的将是海量的答案,匹配度非常低。而律师向人工智能提出的问题(如果他需要了解的话),则可能是“搜索因重大误解撤销合同的案例”、“搜索在‘法院认为’部分认定为重大误解的情形”,无疑,律师提出的问题才是人工智能更得心应手的问题。

法律人工智能其实是法律人的福祉,就像现在我们不能想像二十年前,律师办案不使用电脑,只使用法律汇编和札记本的情形一样,今后的律师,也会无法想像现在这个只有信息互联而没有人工智能的时代。作为律师,我们应该开放胸怀、拥抱人工智能!


0 收藏

相关阅读

免责声明:以上所展示的会员介绍、亲办案例等信息,由会员律师提供;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由其本人负责,华律网对此不承担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