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位中
移动华律
网站导航
王哲男律师
以法律的智慧服务人 以法律的知识帮助人
15257187968
咨询时间:00:00-23:59 服务地区

承诺“不过包退”变迟迟不退,学员费用能否退回?

作者:王哲男律师时间:2024年12月31日分类:人民法院报浏览:80次举报


      来源:中国法院网 |  作者:吴丹丹

 

  声称四千块钱包取得普通话二甲证书,不过费用全退。学员普通话没过,机构却拖延退款。近日,安徽省南陵县人民法院审理一起由普通话考试培训产生的退费纠纷案件。

  2022年6月27日,原告王某与被告某公司签订《教育培训服务协议》,协议约定王某自愿委托某公司报考普通话,某公司负责帮助王某取得普通话二甲证书,报考费用4000元;某公司确保王某拿到普通话二甲证书,且可在国家语言文字网查询,如无法查询或拿到普通话证书不是普通话二甲,某公司全额退还王某费用。

  后王某未能拿到普通话二甲证书,2023年3月14日,王某填写了某公司提供的《退费申请表》,并交给某公司,申请表上载明,7至15个工作日之内到账,2023年7月某公司退还王某2000元,对其余2000元虽经王某多次催讨,但某公司至今未退。

  南陵县法院经审理认为,王某与某公司签订的《教育培训服务协议》,系当事人之间的真实意思表示,不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受法律的保护。王某支付培训费用后,某公司应按照协议约定负责帮助王某拿到普通话二甲证书,但王某并未拿到普通话二甲证书,协议约定某公司确保王某拿到二甲证书,且可在国家语言文字网查询,如无法查询或拿到证书不是普通话二甲,某公司全额退还王某费用,现某公司仅退还王某2000元,对其余2000元,至今未退,显属违约。故判决某公司退还王某培训费2000元。

  法官说法:

  如今,人才市场竞争激烈,人们的考证考试需求量大,“考不过,就退费”就成了各种培训机构招生的噱头,当消费者一次性交纳大量预付款后,培训常因机构经营不善等因素关门跑路,导致培训费难以追讨。

  因此,提醒各位消费者,一方面要提高警惕,勿轻信所谓“笔试包过“不过全退"等广告标语,理性选择证照齐全、口碑较好、经营状态较为稳定的培训机构,另一方面,应当加强自身维权意识,在签订合同时仔细阅读合同条款,对于培训内容、时间、退费标准等仔细注明,避免争议,并且保管好合同以及支付凭证等,以保证产生纠纷时有据可依。


王哲男律师 已认证
  • 执业11年
  • 15257187968
  • 北京大成(杭州)律师事务所
咨询律师
  • 入驻华律

    12年 (优于76.74%的律师)

  • 用户采纳

    20次 (优于94.47%的律师)

  • 用户点赞

    23次 (优于96.82%的律师)

  • 平台积分

    25341分 (优于98.12%的律师)

  • 响应时间

    一天内

  • 投稿文章

    401篇 (优于91.78%的律师)

版权所有:王哲男律师IP属地:浙江
技术支持:华律网蜀ICP备11014096号-1 个人网站总访问量:415925 昨日访问量:365

华律网提示:本页面内容信息由律师本人发布并对信息的真实性及合法性负责,如您对信息真实性及合法性有质疑,请向华律网投诉入口反馈, 有害信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