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真实意思表示:合同成立的前提是双方当事人必须有建立合同关系的真实意愿,无论是口头还是书面形式,这一原则均适用。
2.合同内容明确:口头约定的内容也应当具体、明确,能够确定双方的权利与义务,以便执行。如果约定内容模糊不清,难以证明,则可能影响其法律效力。
3.合法性:口头约定的内容不得违反法律法规的强制性规定,不得损害国家、集体或第三人的合法权益。
相关法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四百六十九条第一款规定:“当事人订立合同,可以采用书面形式、口头形式或者其他形式。”这表明,我国法律认可口头合同的形式。
第一百三十六条规定:“民事法律行为自成立时生效,但是法律另有规定或者当事人另有约定的除外。”强调了合同一旦符合成立条件即产生法律效力。
第五百零二条进一步说明了合同有效的条件,包括不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不违背公序良俗等。
无病假条能否批准休假?
1.合法休假权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和《职工带薪年休假条例》,劳动者享有带薪年休假、病假、事假等合法权益。其中,病假通常需要有医疗机构出具的证明,以证实劳动者因健康原因确实需要休息。
2.病假的条件:申请病假时,劳动者一般需提供医疗机构出具的诊断书或病假条,这是批准病假的直接依据。没有病假条,严格意义上不符合申请病假的法定条件。
3.特殊情况的处理:对于突发疾病或其他特殊情况,若劳动者无法即时获取病假条,企业可根据实际情况灵活处理,比如允许临时休假,并要求事后补交病假证明。但这种做法更多基于企业的人性化管理政策而非法律强制要求。
4.其他类型休假:如果劳动者并非因病需要休假,而是有其他正当理由(如家庭事务、个人紧急情况等),可以申请事假。事假的批准通常依据公司内部规章制度,不一定需要医疗证明,但需要提前申请并获得雇主同意。
相关法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四十五条:“国家实行带薪年休假制度。”规定了劳动者享有带薪年假的权利。
《职工带薪年休假条例》第二条:“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民办非企业单位、有雇工的个体工商户等单位的职工连续工作1年以上的,享受带薪年休假(以下简称年休假)。”明确了带薪年休假的适用范围和条件。
3年
239991分 (优于99.9%的律师)
一天内
399篇 (优于82.61%的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