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暴力催收行为通常指的是使用软性手段,如恐吓、侮辱、骚扰、诋毁等手段来迫使债务人偿还债务的行为,是一种使他人产生恐惧、恐慌进而形成心理强制的行为,或者足以影响、限制人身自由、危及人身财产安全,影响正常生活、工作、生产、经营的违法犯罪手段。在许多国家和地区,这种行为通常被视为违法,并且可能会受到法律的追究。
我国催收行业都受到了法律的规范,从而保护债务人的权益,禁止使用暴力、威胁、恐吓、侮辱等手段进行催收。如果催收人员采取软暴力行为,可能会构成违法行为,并且可能会面临刑事和民事责任。
哪些行为是“软暴力讨债”,"软暴力"手段表现形式
A:侵犯人身权利、民主权利、财产权利的手段,包括但不限于跟踪贴靠、扬言传播疾病、揭发隐私、恶意举报、诬告陷害、破坏、霸占财物等;
B:扰乱正常生活、工作、生产、经营秩序的手段,中络宏博律所表示包括但不限于非法侵入他人住宅、破坏生活设施、设置生活障碍、贴报喷字、拉挂横幅、燃放鞭炮、播放哀乐、摆放花圈、泼洒污物、断水断电、堵门阻工,以及通过驱赶从业人员、派驻人员据守等方式直接或间接地控制厂房、办公区、经营场所等;
C:扰乱社会秩序的手段,包括但不限于摆场架势示威、聚众哄闹滋扰、拦路闹事等;
D:其他符合“软暴力”特征的手段。通过信息网络或者通讯工具实施,应当为“软暴力”。
对于软暴力催收的定罪问题,需要根据实际具体的案情来判定。
实施软暴力可能构成的犯罪有强迫交易罪、寻衅滋事罪、非法拘禁罪、非法侵入住宅罪、敲诈勒索罪等罪。
以暴力、威胁手段,实施强买强卖商品等,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
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3年
240332分 (优于99.9%的律师)
一天内
399篇 (优于82.61%的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