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琳律师

  • 执业资质:1410120**********

  • 执业机构:河南澄析律师事务所

  • 擅长领域:合同纠纷婚姻家庭房产纠纷交通事故医疗纠纷

打印此页返回列表

高空抛物入刑

发布者:宋琳律师|时间:2019年11月18日|分类:法律顾问 |131人看过


日前,最高人民法院出台《关于依法妥善审理高空抛物、坠物案件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刷屏朋友圈。

之所以刷屏,无它。

无非《意见》本身充满了耀眼的引人向善的人性光辉。

法律不仅仅是法律,她也是千万人,甚至亿万人的人生。


因此,法律除了刚性的权威和硬性的规则,还应带着温和良善的感情面对真实而复杂的世界。

唯有如此,法律才能真正回应群众关切,倾听百姓呼声,从而做出积极的回应与调整;才能真正打动人心,触动人们内心深处的正义获得感与认同感。



而法律之信仰,无非民众内心之认可。

正所谓念念不忘、必有回响。


《意见》既涉及高空抛物、坠物入刑的问题,也涉及民事责任承担的内容,尤其是对于“故意从高空抛弃物品,尚未造成严重后果,但足以危害公共安全的,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定罪处罚”的规定,是对长久以来民众反映最强烈呼声的直接回应。


简洁的法律表述背后,是中国司法对高空抛物这一社会恶行,铿锵有力的回应。

高空抛物,这一悬在城市上空的刀,每次登上热搜,都几乎带着凄惨的血色,带着痛苦的哀嚎,轻则重伤,重则殒命的教育不可谓不深刻。


曾经,治理高空抛物,我们寄托于公民道德的自觉。

残酷的现实告诉我们,柔性的道德也许能约束有良知的公民,但并不能规制放纵的恶行。


在道德自觉下,高空抛物治理收效甚微,惨剧一再发生:

广东深圳一5岁男童被高空坠落的玻璃窗砸中,不幸身亡;

江苏南京一女童在路上行走被楼上8岁男童高空抛物砸中;

一名女子在经过深圳南山地铁站出口时,被高空坠下的一块哑铃片砸中;

贵州贵阳一女子被高空坠物砸中身亡,经查,是楼上一个10岁男童扔下的灭火器……


一次次惨烈的事故,让“头顶”安全一次次刺痛人心,也一次次拷问着社会的良知。

大家在为受害者扼腕叹息的同时,不禁心生疑惑,也心生期盼:高空抛物何时才能不再是“悬在城市上空的痛”?

痛定思痛之后,我们开始行动了。


于是,一则“高空抛酒瓶被物业停电30天”的新闻引发网友热议,尽管当事人觉得很委屈,但网民却疯狂点赞,建议全国推广。

于是,浙江杭州一小区为摆脱高空抛物之苦,物业在半空中拉了一张60米长的尼龙大网,结果尼龙网上扔满了垃圾。

于是,同在杭州,一小区为防高空抛物,由街道特地出资购置了47个“防高空抛物监控”,实行无死角监控。



以上这些治理高空抛物的能动补位,不过是被逼急后的无奈之觉,治标难治本。

惨烈的现实,无奈的自救,亟需法律登场,挽回失落的良知与道德,人们期盼着,法律能从严惩处高空抛物,让道德在规则的支撑下“立起来。” 


高空抛物不能止于社会舆论的道德谴责,而应诉诸法律,像对待酒驾一样进行惩治,使道德规范真正“硬起来”。

这是社会的呼声,也是民众的心声。


于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中国司法顺势而为,高空抛物入刑《意见》破土而出。

法律不是一成不变的规则,而是动态变化的经验法则,与时俱进的社会规范。

高空抛物入刑《意见》的出台,不是中国司法第一次主动回应社会痛点,引导社会良善价值,扶起失范的道德,也绝不是最后一次。


一个细小的瞬息即逝的期望可以经常地从纯自然的环境中产生出来,而一个强烈而持久的期望,则只能来自于法律。

让人们长久而自觉地抵制高空抛物,这是《意见》的意义所在。



细细梳理,你会发现,每一次热点事件喧嚣的背后,每一次良知与道德拷问背后,中国司法总是如影随形,试图矫正失衡的道德,试图修复破损的良知。


当校车超载频频引发车祸,刺痛无数家长的心,拷问社会良知时,校车超载入刑了;

当醉驾频频引发惨烈车祸,导致无数家庭支离破碎,“醉驾猛于虎”的社会共识达成时,醉驾也入刑了;

当昆山白衣男子反杀纹身哥事件爆发后,如何让社会保持应有的血性,勇敢实施正当防卫,中国司法接连发布正当防卫典型案例,试图激活防卫制度,鼓励公民敢于行使正当防卫权,保证公民面对凶残暴徒时无需畏手畏脚。


如今,面对频频发生的高空抛物恶行,中国司法再次出手,将高空抛物列为危害公共安全的行为犯,无疑是对社会道德与人性良知的一次对症下药,而且下的是一剂猛药。


高空抛物入刑,检验的不仅仅是中国司法的良善价值追求,也是检验着中国司法是否永远怀着一颗悲悯之心,永远走在熨平社会道德褶皱的路上,永远走在抚平社会良知伤口的路上。


这就要求,《意见》出台后,司法实践能准确适用意见内容,在惩治高空抛物时,目光始终往返于良善道德规范与刚性法律制裁之间,精准打击,合理引导。



其实每次热点,中国司法都在倾听;每次热点事件后,中国司法都在反思;

也许有些改变,暴风骤雨;有些改变,润物细无声;有些改变,正积攒力量,蓄势待发。


但,无论如何,中国司法始终未曾忘记,那些热情急呼的百姓,那些始终赤诚、始终良善的心。

中国司法,在一次次喧嚣中成长,在一次次改变中强大,不负百姓不负心。


来源人民法院报


0 收藏

相关阅读

免责声明:以上所展示的会员介绍、亲办案例等信息,由会员律师提供;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由其本人负责,华律网对此不承担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