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情简介
某男A被其妻子B起诉,B诉称:A与某女C存在不正当关系,A转帐给C数笔520元钱款系赠与行为,B要求撤销该赠与行为并将钱款返还给B。为证明自己的主张,B提交了其在A手机中“偷拍”所得A与C露骨的微信聊天记录数张。
A多方咨询律师均被告知本案对方证据特别充分,败诉可能性极高,进而会在离婚案件中被认定为过错方。本案如果败诉,将影响离婚案件中数千万财产的分割。
办案经过
在研读B所提交的证据后,胡律师发现聊天记录中存在一个说了所有人都能明白却最容易忽略的逻辑漏洞。庭审中胡律师围绕该漏洞向B提出几十个问题。B的回答前言不搭后语,到最后只能以“不记得”搪塞。庭审结果直指本案的主要证据――聊天记录,系B私下取得A的手机后自编自导自演假借A的身份套取与C的聊天内容。B涉嫌虚假诉讼的可能性极高。
迫于压力,B主动撤诉。
办案感想
从A的角度出发,在时间维度上看B在手机上“取证”――谈判离婚要求A净身出户--起诉撤销权的行动链条环环相扣。该案是B某一方为达到在离婚中多分财产的目的而“创造”的一个案件。斩断卑鄙的黑手,让整个离婚案件回归到正常、合法的轨道上来,用威胁恐吓、伪造陷害的手段终归不入流。打官司存在交易的艺术和艺术的交易,也许B某一方不这么咄咄逼人,B某多分财产的愿望早就达成了。运也?命也?非也!所托非人也!
用刑事辩护的严谨办民事案件往往事半功倍,这是我作为助手跟随胡律师工作多年的一点感触。
10年 (优于61.28%的律师)
281次 (优于99.46%的律师)
169次 (优于99.29%的律师)
262023分 (优于99.91%的律师)
一天内
79篇 (优于99.05%的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