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建华律师

  • 执业资质:1510120**********

  • 执业机构:四川泰常律师事务所

  • 擅长领域:公司法债权债务婚姻家庭合同纠纷刑事辩护

打印此页返回列表

用法律为企业筑起一道防火墙

发布者:肖建华律师|时间:2015年10月20日|分类:债权债务 |3133人看过

    “用法律为企业筑起一道防火墙”是企业法律管理的首要任务和最终目标,是预防和控制企业法律风险的必要的手段。企业的法律管理工作需要对企业的设立、治理、人力资源管理、财务管理、合同管理、市场营销管理、知识产权管理、企业融资、企业法律纠纷的解决提供科学的、合法的、有效的保障。法律管理虽然很重要,但并不是企业任何行为都需法律管理深层次介入,为避免法律管理流于形式,走过场,因此法律管理重点要放在企业重大经营活动的风险控制、制度审核、合同管理、处理企业纠纷等方面。


    法律管理的目的:第一,预防企业生产经营不违反法律法规的规定,为企业保驾护航。包括企业本身、员工及代理人的行为,必须遵守法律规范(但只要法律没有禁止性规定,企业就可以为)。第二,保护企业的合法权益不受不法侵害。


    法律管理的阶段:一、对企业的经营活动事前进行考察、分析、评估,给出建议和意见,预防法律风险的发生。二、对企业生产经营活动实施进行监督,避免法律风险的发生,以及对可能发生的法律风险及时的提出恰当的法律建议和意见。三、对已经发生的法律风险,进行及时的补救,避免损失继续扩大。


    法律管理的工作方式:法律咨询;法律培训;参加合同或重大项目谈判、讨论;起草、审查、修改合同、审核规章制度;对企业重大经济活动出具法律意见书;处理企业仲裁、诉讼或非诉讼纠纷。


    根据法律管理的目的以及法律管理的几个阶段,本文将重点对企业的设立、人力资源管理、合同管理、知识产权、企业法律纠纷的解决等几个问题的法律保障作简要的介绍。


    一、关于企业设立中的法律问题


    设立什么类型的企业,是根据投资人和企业本身的需求来决定的。企业类型,根据不同的划分标准和依据,可以分为不同的类型。按企业的所有制形式分,可以分为全民、集体、私有、混合型(公私兼有)所有制企业。按企业的组织形式划分,可以分为个人、合伙、公司等。按企业的法律地位划分,可以分为法人企业和非法人企业。本文主要针对“法律为企业保驾护航”,简要介绍按组织形式和法律地位划分的企业类型的几个法律问题。


    企业在设立的时候,是根据企业本身和出资人的需求选择企业的组织形式。企业主要的几种组织形式:合伙企业、有限责任公司、股份有限公司、个人独资企业、个体工商户等,其中有限责任公司、股份有限公司必须为法人企业,有最低注册资本的限制。有限责任公司公司以其全部财产对公司的债务承担责任。有限责任公司的股东以其认缴的出资额为限对公司承担责任;股份有限公司的股东以其认购的股份为限对公司承担责任。根据2005年修订后的公司法,设立有限公司,在不低于注册资本金的20%以及在不低于法定最低注册资金的情况下,注册资金不需要一步到位,可以自公司成立之日起两年内补足。另外,还可以设立一人有限公司,即一个公司一个股东(自然人和法人),一人有限责任公司可以不设股东会、董事会等组织机构,管理灵活,适合于小型企业,同时又承担有限责任。但是,一人有限责任公司的股东,若不能证明公司财产独立于股东自己财产的,应当对公司债务承担连带责任。也就是说公司财产和股东财产必须明晰产权,否则将以股东个人财产对公司的债务承担连带责任,那样就无异于非有限公司了。个人独资企业、合伙企业可以设立为法人企业,也可以设立为非法人企业,若设立为非法人企业,出资人就将对企业的债务承担无限连带责任。个人独资企业没有出资金额的硬性规定,比较适合于管理灵活的小型企业。


    因此,企业设立必须根据出资人和企业将来本身的需求,选择什么样的组织形式。法律管理工作,得根据出资人和企业本身的需求,提供咨询意见和建议,在设立过程中严格把关,预防法律风险的发生。


    二、关于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的法律问题


    法律管理对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的保障,主要从规章制度、劳动合同、社会保险、保密和竟业限制几个方面体现。


    1、规章制度。规章制度的制定、公示必须合法。根据劳动法、劳动合同法的有关规定,企业内部的规章制度是法律法规的有效补充,但制度不得与法律法规相抵触。法律法规没有明文规定的,企业可以制定相应的规章制度,但制度的制定的程序、内容必须合法。内容合法比较容易理解,即企业制定的规章制度条款不能违反法律法规的规定。程序合法,根据劳动法律法规的要求,企业制定的规章制度,应由职工大会或职工代表大会审议通过,若企业有职工代表大会,应当要有工会成员,即必须有代表“民意”的机构审议通过,不能仅由各个部门自行起草、拟定,然后就直接公布实施。经审议通过的制度,还要向员工公布——公示,对员工才具有约束力。最好的方式是让员工签署已经阅读或知晓相关的制度,或每位员工人手一本有相应制度的员工手册,且员工签署已经领取,或对员工进行制度培训,让员工签署已经参加企业制度培训。不仅新制度的制定,必须遵守前述的程序,在对制度修改后重新公布,同样要按照前述的程序实施。


    对企业规章制度的合法性由法律管理机构负责审核,并提出法律建议和意见,为企业制定规章制度提供法律保障。


    2、劳动合同。劳动合同的内容和形式必须合法。劳动合同的条款不能违反法律法规禁止性规定,即内容要合法。根据劳动合同法的规定,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建立了劳动关系,必须签订书面的劳动合同,若不签订书面的劳动合同,企业就有被行政处罚,并给劳动者经济补偿(两倍工资)的法律风险。企业录用员工,必须确认其与原单位终止了劳动关系,若录用了尚未与原单位终止劳动关系的员工(主观上明知或应当知道),给其原单位造成了经济损失,企业就有赔偿损失的法律风险。另外,虽然劳动法律法规没有明文规定,对用人单位录用了有竞业限制的员工,造成其原单位经济损失,新的用人单位是否有赔偿的义务,但根据劳动立法之目的,最好在录用员工的时候,让员工声明其与原单位没有竞业限制约定,避免法律风险的发生。


    3、社会保险。根据劳动法、劳动合同法、社会保险征缴暂行条例等的规定,企业应当为员工缴纳社会保险费,否则就有被劳动行政部门行政处罚的法律风险,并还得为员工补办社保。从另一角度考虑,企业为员工缴纳了社会保险,对企业本身是有益无害的。比如,员工发生工伤或患职业病,医疗费用、赔偿金等等就由社保局报销,企业只是配合办理相关的申领报销费用的手续。而往往发生工伤或职业病员工的医疗费、津贴、赔偿金等远远超过企业缴纳的保险费,若企业为员工缴纳了社保,就能避免企业对员工工伤或职业病赔偿的法律风险,同时又能赢得“守法企业”的美名,何乐而不为呢。


    4、保密和竞业限制。根据劳动法和劳动合同法的规定,需要保密的岗位必须是“用人单位的高级管理人员、高级技术人员和其他负有保密义务的人员”,不能任何员工劳动合同都约定竞业限制条款。同时,还得遵守“……限制期限,不得超过二年”的规定。与负有保密义务的员工及企业高级管理人员、高级技术人员签订保密协议或竞业限制条款,是为了企业的合法权益不受非法侵害的法律风险,另外,按前面的阐述,企业在录用员工的时候,让员工声明其与原单位没有竞业限制约定,避免法律风险的发生。


    据前所述,法律管理对人力资源管理的保障,就得依法审核企业的规章制度,对员工录用、缴纳社会保险以及劳动合同、保密协议进行审查、监督, 并提出科学、合理的法律建议和意见。


    三、关于合同管理的法律问题


    合同管理是法律管理的重中之重,合同管理采用统一归口管理和分类专项管理相结合的管理体制。“统一归口管理”,就是由企业法律事务机构全面、统一管理,“分类专项管理”是指合同管理机构本局企业合同的种类和特点,在统一归口管理的基础上对企业的合同进行分类专项管理。


    合同管理分为事前、事中、事后管理三个阶段,三个阶段并重。事前管理阶段,对合同主体的审查,审查合同主体是否有签约资质,是否有履约的能力;起草、修改合同,审查合同内容、形式的合法性,也属于事前管理的内容,主要关注合同的标的物、条款是否合法、具体、完备,合同格式是否规范,文字表达是否确切等。事中管理阶段,主要工作是监督合同的履行,及时向合同承办人员了解合同履行情况,随时抽查合同承办人员回报的合同履行情况,同时向企业其他相关部门了解合同的履行情况,分析各个部门反馈信息是否相互印证,判断是否具有法律风险。事中监督,目的是为了减少和避免法律风险的发生。事后管理阶段,主要工作内容是合同归档,合同履行完毕之后必须做好合同分类专项归档管理,将合同自协商谈判、签订、履行的所有资料收集起来,整理成卷,备查。合同履行完毕,并不代表合同法律风险就不存在,仍然有可能发生纠纷,因为法律规定的诉讼时效的期间是2年,因此在合同履行完毕后要对合同进行归档管理,并在一定期限内仍应予以关注。


    合同管理还应建立健全各项合同管理制度,企业制度是企业管理、经营的行为准则,因此应对合同管理中的行为予以规范,制定相应的制度。比如:合同审查制度、合同授权委托制度、合同专用章制度、合同台账及统计报表制度等。


    四、关于知识产权保护的法律问题


    知识产权是指自然人或法人等主体依据法律的规定,从事智力创作或创新活动所产生的知识产品所享有的专有权利。包括著作权、专利权、商标权和集成电路布图设计专有权、商业秘密等。企业的知识产权管理主要是对专利权、商标权和集成电路布图设计专有权、商业秘密的管理。商标,就是人们平常俗称的“牌子”、“品牌”,一个企业都应设计制作符合自己产品或服务特点的商标,且商标必须申请注册才受法律保护。专利分为发明专利、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与商标一样,必须向专利局申请,获得专利证书,否则不受法律保护。未申请专利权的技术容易被他人仿冒,使企业蒙受经济损失。对于企业的商业秘密和非专利的专有技术,企业内部必须严格管理,与相关人员签订保密协议和竞业限制协议。对侵犯企业知识产权的行为人提起诉讼,保护企业的合法权益。


    五、企业争议解决


    解决企业纠纷,是法律管理的事后救济手段,是法律管理控制风险的最后一道关,因此当然是法律管理重要的环节之一,也是法律管理工作的内容之一。企业涉及的纠纷主要有民事、行政、劳动纠纷,解决途径通常包括协商、调解、仲裁、诉讼。解决企业争议,首要的工作就是了解案件事实、收集证据,对被诉案件积极组织应诉,到法院或仲裁机关了解案情,复制原告方提交的证据资料,在法定的期间提出答辩、提交己方证据,并对案件的法律风险进行评估,然后选择最适合的解决途径,将案件的法律风险降到最低。对主诉案件,在起诉之前必须尽可能的将证据收集齐全,然后根据相关的法律法规认真的分析论证,同样要对对案件的法律风险进行评估,然后选择最适合的解决途径,将法律风险降到最低。


    结束语:法律管理是对企业不同的生产经营阶段,用科学、严谨的工作方法,以咨询、审查、审核、意见书等工作形式,预防企业自身违法、保护企业合法权益不受非法侵害,在实现企业利益最大化的基础上,尽量减少企业法律风险的发生,甚至争取达到零风险的目标,为企业生产经营筑起一道能抗风险的防火墙。

0 收藏

相关阅读

免责声明:以上所展示的会员介绍、亲办案例等信息,由会员律师提供;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由其本人负责,华律网对此不承担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