停工留薪期时间和工资问题
工伤职工停工留薪期,是指职工因工作遭受事故伤害或者患职业病后,需要暂停工作接受工伤医疗,由所在单位按月支付原工资福利待遇的期限。但是停工留薪期时间是多长,停工留薪期的工资又该如何计算呢?本文将根据相关法律规定和实务经验进行梳理:
一、停工留薪期的时间
对于停工留薪期的时间问题,福建省有专门出台一个管理办法,并对于常见性伤害的停工留薪时间进行了规定,并做成了分类目录,例如:四肢的软组织损伤停工留薪期为1个月、跟腱断裂的停工留薪期为3-6个月、内外踝单折的4-5个月等等。因此,对于停工留薪期的时间可以查找《福建省工伤职工停工留薪期管理办法》进行确定,但是管理办法所罗列的伤害毕竟有限,那么对于没有在管理办法中规定的伤害该如何确定停工留薪期呢?根据管理办法的规定,可以根据临床治愈或伤情相对稳定的时间确定其停工留薪期。
虽然根据管理办法的规定,能确定大部分伤害的停工留薪期,但翻阅停工留薪期分类目录可以看到,很多时间是区间性的,尤其是对于分类目录中未规定的停工留薪期,劳动者和公司就极容易产生纠纷,那么当劳动者和公司就具体时间发生争议时该如何处理呢?根据管理办法第7条的规定:劳动者或其亲属可以向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提出确认停工留薪期的申请。如此,便能够有效解决停工留薪期的时间争议。
二、停工留薪期工资如何计算
对于停工留薪期的工资,《工伤保险条例》第33条明确规定由所在单位按劳动者的原工资标准发放,那么原工资标准该如何计算呢?《工伤保险条例》未做明确规定,目前普遍的做法是参考该员工受伤前12个月的平均工资计算,如果受伤前工作未满12个月的,则按照实际工作时间的平均工资计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