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者:浙江越人(杭州)律师事务所 时间:2024年03月25日 208人看过举报
律师观点分析
案情简介:
两年前,萧山区的俞总经熟人牵线,与杭州一家建筑公司签订了某项工程的分包合同。鉴于熟人关系,双方签订的是一份简化的协议,并且在施工期间未妥善保存相关证据材料。工程竣工后,在结算阶段,对方持续拖延,借口财务紧张拒绝支付工程款项。最终,俞总决定授权我方代理其通过法律途径追索应得款项。
案情经过:
接手此案后,我所律师详细了解了俞总手中持有的简易施工合同,并围绕这一核心证据展开深入探讨。在受托后,律师团队迅速制定了一套详尽的维权策略。经过多次实地探访工地,律师们成功搜集到了一系列关键证据,为俞总构建起完整有力的证据链条。随后,律师团队代表俞总向法院递交了相关材料,并在庭审过程中积极与法官沟通案情,阐明诉求。最终,法院采纳了律师的观点,支持了俞总的诉讼请求,并促成了与对方的调解。值得庆幸的是,在我方律师的努力下,除了原本的工程款外,还为俞总争取到了额外20000元的违约金赔偿。
律师点评:
在现实运作中,许多工程类纠纷源于企业主在签署合同时的疏忽大意,往往以为拥有一纸合同就足以保障自身利益,而在施工过程中忽视了证据的积累。为此,建议工程承包企业在前期务必审慎对待合同签订,务必细致审查合同条款,从源头把控风险,明确各方权责利,确保合同的完备性和合法性。在项目执行中期,企业应主动与专业律师保持紧密沟通,确保每一阶段的操作均符合法律规定,并建立起系统的证据保全机制,实时记录并妥善保管各类施工文件、材料购销单据、现场照片、施工日志等,形成完整、严谨的证据链。至于项目后期,若出现纠纷,企业应及时启用法律手段进行自我保护,依据已有证据果断发起法律维权行动,避免因延误而导致损失扩大或丧失追偿权。总之,全程注重法律意识和证据管理,是工程类企业规避风险、保障自身权益的关键所在。
1年
2511分 (优于86.88%的律师)
一天内
6篇 (优于79.2%的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