涂军律师合伙人律师

  • 服务地区:全国

  • 主攻方向:债权债务

    擅长领域:房产纠纷合同纠纷民间借贷工程建筑

  • 服务时间:06:00-23:00

  • 咨询热线:13678471700查看

  • 执业律所:重庆尚润律师事务所

服务地区

打印此页返回列表

认罪认罚从宽制度适用的13个问题(一)

发布者:涂军律师|时间:2019年03月22日|分类:律师随笔 |1139人看过


认罪认罚从宽制度适用的13个问题

认罪认罚从宽制度适用的若干问题

一、如何准确把握“认罪”“认罚”?

认罪是指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自愿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承认指控的犯罪事实。“认罪”实质上就是“认事”,即承认指控的犯罪事实,这里的犯罪事实应指主要犯罪事实。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对指控的个别细节有异议或者对行为性质辩解不影响“认罪”的认定。“认罪”的表现形式可以是自首、坦白,也可以是当庭认罪等其他表现形式。

“认罚”是指愿意接受处罚。包括接受刑罚处罚、主动退赃退赔、积极赔偿被害人损失同被害人和解、预交罚金等。被告人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愿意接受处罚,同意量刑建议但不同意适用速裁程序、简易程序的,不影响“认罚”的认定。只是在“从宽”幅度上,不享受选择适用速裁程序的额外量刑减让。

对于只“认罪”不“认罚”,或者表面上“认罚”,背地里却串供、毁灭证据或者隐匿、转移财产,不赔偿被害人损失的,则不能适用认罪认罚从宽模式处理。

二、不认罪认罚的,不能有从严的错误认识

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不认罪认罚的案件,不能产生不从宽即从严的错误认识。不能把“认罪认罚”捆绑在一起作为从宽处理的唯一标准,仍应对影响量刑的因素逐一考量,综合全案情况作出公正判决。

三、侦查阶段、审查起诉阶段、审判阶段的认罪认罚从宽如何适用

侦查阶段主要任务为鼓励、保障犯罪嫌疑人自愿、尽早认罪,并落实认罪从宽。审查起诉阶段主要任务为控辩双方进行量刑协商,并落实认罪认罚从宽。审判阶段增设“自愿性”审查程序,通过公开庭审由法官对被告人认罪认罚的自愿性进行审查,并在对案件进行全面审理的基础上,作出是否采纳量刑建议的裁决。

四、认罪认罚对适用强制措施的影响

在批准或者决定逮捕认罪认罚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时,应认真评估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社会危险性,将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涉嫌犯罪的性质、情节,认罪认罚等情况,作为是否可能发生社会危险性的考虑因素。从试点数据看,速裁程序对偶犯、初犯给予出路,扩大非监禁刑适用,实现恢复性司法。

五、审查起诉阶段检察机关应就哪些事项听取辩方意见?

一是就涉嫌的犯罪事实、罪名及适用的法律规定听取意见,这涉及犯罪嫌疑人是否“认罪”的问题。如果犯罪嫌疑人“认事”,只是对罪名和适用法律有异议的,不影响认罪的认定,但依法不得适用速裁程序。

二是就从轻、减轻或者免除处罚等从宽处罚的建议,听取辩方意见。这涉及犯罪嫌疑人是否“认罚”的问题,也是认罪认罚从宽制度中控辩双方可以协商的内容和核心环节。

三是就认罪认罚后案件审理适用的程序听取辩方意见。认罪认罚案件中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享有程序选择权,检察机关应当就程序适用听取犯罪嫌疑人的意见,并依法及时启动认罪认罚程序,对案件及时进行繁简分流。

四是其他需要听取意见的情形。主要包括犯罪嫌疑人在侦查机关供述是否自愿、真实,是否存在刑讯逼供等违法取证行为,是否愿意赔偿、退赃等,是否有检举、揭发立功问题等。

六、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签署“具结书”应当满足哪些条件?

实质要件:(1)犯罪嫌疑人自愿认罪;(2)犯罪嫌疑人自愿认罚,即认可检察机关提出的量刑建议;(3)犯罪嫌疑人同意适用简化的审理程序,如速裁程序、简易程序或普通程序的简化审理。可以简称为,认罪、认罚、认程序。

形式要件:签署认罪认罚具结书,应当有辩护人或值班律师在场。

七、如何正确看待具结书的效力?

具结书是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单方声明书,在一审裁判作出前允许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单方撤回,即允许反悔。另外,具结书又是公诉机关跟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之间相互协商“合意”的结果,具有法定的效力。如果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反悔的,办案机关应当向其说明反悔的法律后果,包括可以采取羁押性强制措施、不再享有量刑从宽、不得主张适用速裁程序等内容。


在线咨询

律师号码归属地:重庆

点击查看完整号码 13678471700

相关阅读

  • 全站访问量

    96439

  • 昨日访问量

    48

技术支持:华律网 - 版权所有:涂军律师

Copyright©2004-2024 ICP备案号:蜀ICP备05003493号

免责声明:以上所展示的会员介绍、亲办案例等信息,由会员律师提供;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由其本人负责,华律网对此不承担任何责任。

华律网提示:本页面内容信息由律师本人发布并对信息的真实性及合法性负责,如您对信息真实性及合法性有质疑,请向华律网投诉入口反馈,有害信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