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晨律师
周晨律师
综合评分:
5.0
(来自459位用户的真实评价)
北京-朝阳区专职律师执业12年
查看服务地区

咨询我

违反诚信原则谋取额外利益,员工主张未签劳动合同二倍工资被驳回!

作者:周晨律师时间:2024年10月18日分类:律师随笔浏览:140次举报

案号: (2024)苏01民终3271号

基本事实:

2021年7月9日,何某应甲公司原股东孙某的邀请,开始在甲公司从事工程部技术及施工管理工作,双方约定年薪360000元。

当日,甲公司出具《任命书》一份,其中载明:“因公司经营发展需要,经公司股东会议讨论决定,任命何某同志为工程技术部负责人,全面负责公司工程部技术及施工管理工作,对工程部成员有任免、更换、分配任务、奖惩等的权力,同时亦有在各项目施工中对工程预算费用的控制、工程质量管理控制、工程施工安全控制、工程施工工期控制、工程施工技术把关控制等的责任和义务。以上任命决定自发布之日起即开始执行。”

2020年9月至2023年1月期间,甲公司为何某缴纳了社会保险费。

2023年1月29日,何某通过微信告知刘某某:“在医院照顾老母亲,目前情况无暇顾及其他,给我办理离职。”

2023年3月27日,何某申请仲裁,要求甲公司支付其2023年1月工资29533.01元、经济补偿金60000元以及另一倍工资330000元。一审审理中,因双方争议较大,且已超过仲裁审理法定期限,甲公司要求不再由该仲裁委继续审理。何某诉至一审法院。

一审法院另查明,吕某某原系甲公司股东,现为该公司监事。何某(本段简称何)和吕某某(本段简称吕)微信聊天记录显示:2023年1月5日15:10,吕发送语音:“何总,你要身体不舒服,安排刘某他们几个配合把这个施工方案完成一下”。1月6日11:53,吕:“何总,啥情况了”。何:“后半夜高烧折腾到天亮了才睡,……怎么预防也躲不过火车站和火车上,还以为自己不会阳了。”吕:“那先休养身体,我安排刘某整理资料”。1月16日8:41,何:“吕总,家里人这两天都阳了,……今天我就不去公司了”。吕:“那就腾讯视频参加吧”。何:“我儿子高烧呕吐不止,我带他去医院看看不参加会了”。2月10日14:16,何:“吕总好,我家母离世,后事已安顿好,辞职原因是那个时间确实不知道母亲这次中风后需要多少时间能康复,理应和你当面请辞,无奈每天忙碌家事情绪低落,考虑再三,为不影响公司项目正常运转和我的批酒生意还是辞职较好”。

一审审理中,双方确认2021年7月至2022年12月期间劳动报酬已支付;关于2023年1月工作情况,何某陈述1月5日之前一直出差,5日回到南京生病阳了,大概12日上班,一直工作到春节前;关于何某的工作经历,其陈述:2004年8月至2008年12月期间,工作单位为珠海某公司南京分公司,主要从事工程管理和技术工作;2009年3月至2013年6月期间,工作单位为南京某集团下属某公司等,从事技术管理工作;2013年7月至2015年1月期间,工作单位为南京某公司,主要从事工程技术管理工作;2015年1月至2021年8月期间,工作单位南京某公司,主要从事工程管理和技术工作;2021年7月至2023年1月期间在甲公司工作,之后于2023年7月入职甲公司从事工程信息管理工作。上述期间只签过两次劳动合同,之前签订劳动合同是原单位主动与其签订,在甲公司工作时不知道未签劳动合同系违法。

一审法院认为:

何某在2023年1月29日以家事为由向甲公司法定代表人微信提出辞职,之后并未到甲公司工作,故应认定双方于2023年1月29日解除劳动关系,一审法院认定双方劳动关系期间为2021年7月9日至2023年1月29日。

关于何某主张的2023年1月工资。甲公司并未提交何某签字确认的考勤记录,何某因工作出差导致新冠阳性,且经过吕某玲同意休养,故休息期间甲公司应支付工资。2023年1月属于春节前期间,何某因家庭原因未工作亦得到甲公司相关负责人准许。根据用人单位春节前工作惯例及本案实际情况考虑,一审法院酌情认定甲公司应支付何某2023年1月工资28064.50元(30000元÷31天×29天)。何某于2023年1月29日向甲公司提出离职,且离职原因为家中事务,并非被迫离职,且其并未举证证明甲公司未按照约定提供劳动条件,故其主张经济补偿金无事实和法律依据,一审法院不予支持。

关于何某主张的未休年休假工资。因未经仲裁前置程序,本案中不予处理,何某可依法另行主张权利。甲公司出具案涉任命书任命何某为工程技术部负责人,并不属于公司法规定的高级管理人员,故对甲公司辩称何某属于高级管理人员的意见不予采纳。

关于何某主张的未签订劳动合同另一倍工资。甲公司辩称何某主张的双倍工资差额超过仲裁时效,因何某在甲公司工作一年以上,仲裁时效应从一年届满之次日起计算,何某于2023年3月主张并未超过法律规定的仲裁时效,故对甲公司的这一抗辩意见,不予采纳。

一审法院认为,法律规定建立劳动关系应当签订书面劳动合同,旨在更好地保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切实发挥书面劳动合同清晰反映劳动者与用人单位间权利义务关系的证据功能,固定双方权利义务,稳定劳动关系。

本案中,何某在入职当天,甲公司即下发任命书,之后依法为何某缴纳了社会保险费,甲公司对未签订书面劳动合同并无明显故意。案涉任命书记载了何某的工作岗位以及职权,且因何某与甲公司股东系朋友,双方亦明确约定了薪酬,对工作职责以及工资标准均不存在争议,由此可见,何某入职时对其个人就职情况的知情需要均已得到满足,案涉任命书虽然不完全具备法律规定劳动合同的所有条款,但可以确立双方之间的劳动关系,达到书面劳动合同的基本法律效果。

实上,双方在仲裁和诉讼过程中从未否认劳动关系,未签订书面劳动合同的形式瑕疵没有影响劳动关系存续期间权利义务关系的认定。何某连续在多家单位入职,从事工程技术管理工作,且与之前用人单位签订过劳动合同,其在入职甲公司后,对未签劳动合同的法律性质和后果是明知的,但其并未积极要求签订劳动合同以保护自己权益,因个人原因主动提出离职后主张另一倍工资,属于违反诚信原则谋取额外利益,不应提倡,且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悖,故对何某主张的另一倍工资不予支持。

一审法院判决:一、甲公司在判决发生法律效力之日起5日内支付何某2023年1月工资28064.50元;二、驳回何某的其他诉讼请求。

二审法院认为:

何某主张支付未签订书面劳动合同二倍工资差额是否有依据。

首先,何某与甲公司股东系朋友关系,应其邀请入职甲公司,双方对于何某的工作岗位、工作职责、薪酬标准等涉及劳动者的主要权利义务事项均进行了明确约定,何某于二审庭审时亦认可其入职时对其个人就职事项均明确知情。

其次,《劳动合同法》第八十二条规定,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超过一个月不满一年未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二倍的工资。案涉任命书记载了何某的工作岗位及工作职权,虽然不完全具备法律规定书面劳动合同的所有条款,但结合双方对何某入职所享有的主要劳动权利的明确约定,可以确认双方具备建立劳动关系的合意,该任命书达到了与书面劳动合同基本同等的法律效果。案涉任命书已具备书面劳动合同的基本属性,故《劳动合同法》第八十二条规定并不适用于本案。

第三,双方在劳动仲裁及诉讼过程中均未否认劳动关系的存在,甲公司亦为何某正常缴纳社会保险费,没有逃避履行相关义务的主观故意。虽然双方之间没有签订正式的劳动合同格式文本,但案涉任命书形式上的瑕疵并未影响双方劳动关系存续期间权利义务的认定。

最后,案涉任命书明确赋予何某人事任免权,加之何某之前的工作经验,相比于普通劳动者,何某应当清楚知晓自己的职责以及及时签订书面劳动合同的重要性,但何某一直未提出异议,应视为其对未签订书面劳动合同状态的认可,现何某主张未签订书面劳动合同二倍工资差额,依据不足。

一审法院适用诚实信用原则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否具有合法、正当性。

首先,从本案的案情看,何某曾入职多家用人单位从事工程技术管理工作,何某于二审庭审中陈述与其中两家用人单位签订过书面劳动合同。值得注意的是,何某在入职甲公司之前,与前一家用人单位南京某公司签有书面劳动合同,何某在入职甲公司后,对未签订书面劳动合同的法律风险与法律后果应当明知,但其在甲公司任职期间并未积极主动向甲公司提出签订书面劳动合同,违反了保护自身合法权益的不真正义务。现何某因个人原因主动提出离职后,向甲公司主张高额的未签订书面劳动合同二倍工资差额,试图谋取额外利益,此举有违诚信,该项主张不应得到支持。

其次,本案中,纵观《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以下简称《民法典》)等民事法律法规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劳动合同法》等劳动法律法规,针对何某的上述情形均无明确的法律规则得以适用,根据“在无明确法律规则可以适用的前提下应当适用法律原则”的法理基础,结合《民法典》第七条“民事主体从事民事活动,应当遵循诚信原则,秉持诚实,恪守承诺”的法律规定,一审法院援引民法基本原则中的诚实信用原则,应当对其内涵进行如下理解:诚实信用原则要求民事主体从事民事活动应当讲诚实、守信用,以善意的方式行使权利、履行义务。其含义之一系禁止民事主体滥用自己的权利,损害他人利益和社会利益,任何一方不得以不合理的方式导致另一方的不利益。本案中,作为一名劳动者,应以善意、合法方式行使劳动权利,应当按照双方的约定全面履行自己的义务,恪守承诺、言行一致,不得滥用权利,不能仅仅关心和追求自己的利益而置用人单位利益于不顾,以损害用人单位利益的方式来获取私利。何某在明知应当签订书面劳动合同的情况下,在职期间未向甲公司提出签订书面劳动合同,而是在离职后向甲公司索要高额的未签订书面劳动合同二倍工资差额,存在谋取暴利的不纯动机,其通过损害公司利益的方式追求个人私利,且主观上并非善意,其滥用权利的行为违反了作为民法帝王条款的诚实信用原则。因此,一审法院适用诚实信用原则,并无不当。

再者,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深入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裁判文书释法说理的指导意见》第六条规定,民商事案件无规范性法律文件作为裁判直接依据的,除了可以适用习惯以外,法官还应当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指引,以最相类似的法律规定作为裁判依据;如无最相类似的法律规定,法官应当根据立法精神、立法目的和法律原则等作出司法裁判,并在裁判文书中充分运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阐述裁判依据和裁判理由。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二十四字意涵分别从国家、社会和个人三个层面规范了一种应然的价值追求和理想状态,包含着对于普通公民个人的道德约束以及对国家和社会理想状态的美好愿景,具有道德上的正当性。其中,“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公民基本道德规范,是从个人行为层面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基本理念的凝练。它覆盖社会道德生活的各个领域,是公民必须恪守的基本道德准则,也是评价公民道德行为选择的基本价值标准。“诚信”即诚实守信,是人类社会千百年传承下来的道德传统,也是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重要内容,它强调诚实劳动、信守承诺、诚恳待人。本案中,何某与甲公司股东系朋友关系,系应朋友之邀到甲公司工作,甲公司任命其为工程部负责人,并给出高级管理人员的工资待遇,亦向其发放了任命书并正常为其缴纳社会保险费。何某明知自己的职责,亦应知未签订书面劳动合同的法律后果,但在职时未提出与甲公司签订书面劳动合同,而是离职后向甲公司索取高额的二倍工资差额,属于背信弃义、损人利己的行为,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诚信”道德准则所不许,已突破了“诚信”道德底线。一审法院认定何某的该项主张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悖,亦无不妥。

根据以上分析,何某的该项主张既违反了民法上的诚实信用原则,又违背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作为道德评判标准的“诚信”价值,缺乏法律和道德的双重正当性,一审法院以此为由驳回其该项诉请并无不当,本院予以维持,对何某关于甲公司应支付其未签订书面劳动合同二倍工资差额330000元的上诉请求不予支持。

综上所述,何某的上诉请求不能成立,应予驳回。一审判决认定事实清楚,适用法律正确,应予维持。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七十七条第一款第一项规定,判决如下:

驳回上诉,维持原判。

周晨律师,中国政法大学法学硕士。专注于劳动纠纷及合同纠纷领域,执业10余年,经验丰富,擅长处理个人及企业因劳动争议引发的... 查看详细 >>
  • 执业地区:北京-朝阳区
  • 执业单位:北京太古律师事务所
  • 律师职务:专职律师
  • 执业证号:11101201211579885
  • 擅长领域:劳动纠纷、工伤赔偿、合同纠纷、经济仲裁、调解谈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