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婚姻生活中,婚内财产协议不仅是夫妻对财产归属与分配的理性规划,更是维护双方权益、保障婚姻稳定的重要工具。一份精心设计的婚内财产协议,能在关键时刻发挥巨大作用,其中有些条款堪称“性价比之王”,以简洁明确的约定,为夫妻双方带来高效的权益保障。
一、明确财产归属,避免婚后混同
在婚内财产协议里,明确婚前财产与婚后财产的归属,是极具价值的条款。以房产为例,若一方在婚前购置房产,婚后房产的增值部分以及租金收益的归属就容易引发争议。通过协议约定“婚前个人房产在婚后产生的增值部分及租金收益,归婚前购房方个人所有”,就能有效避免此类纠纷。比如,小王在婚前购买了一套房产,婚后房价上涨且将房屋出租。若没有协议约定,其配偶可能主张对增值部分和租金收益的分配权;但有了明确协议,这部分财产权益就清晰地归属于小王。同理,对于车辆、存款、股票基金等各类财产,都可以详细约定其在婚后的归属,防止因财产混同导致权益不清。
二、债务分担约定,保障个人财产安全
婚姻关系存续期间,债务问题不容忽视。在协议中明确债务分担,是性价比极高的举措。约定“婚姻关系存续期间,以个人名义所负债务,由负债方自行承担;但因家庭日常生活需要所负债务,视为夫妻共同债务,由双方共同承担”。这样一来,夫妻一方就无需担忧另一方擅自举债给自己带来的财务风险。假设小李以个人名义在外借了一笔用于个人投资的债务,按照协议约定,这笔债务由小李独自承担,其配偶的财产不会因这笔债务受到牵连;而若债务是为家庭购买生活用品等日常生活所需,那么双方共同承担则符合公平原则。
三、知识产权收益分配,适应多元经济形态
随着知识经济的发展,知识产权收益在家庭财产中的占比逐渐增加。在婚内财产协议中对知识产权收益进行约定,很有必要。比如可以约定“夫妻一方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取得的知识产权收益,除双方另有约定外,归知识产权权利人个人所有”。如果小赵是一名作家,在婚姻期间创作并出版了书籍获得版税收入,依据该条款,这笔版税收入明确归小赵个人,避免了与配偶在收益分配上可能产生的矛盾,鼓励了夫妻一方在知识创作领域的投入与发展 。
四、家务劳动补偿约定,体现家庭贡献价值
传统观念中,家务劳动往往被忽视其经济价值。但在婚内财产协议中设置家务劳动补偿条款,能够充分体现对家庭付出的认可。约定“若一方在家庭生活中承担了主要的家务劳动,如抚育子女、照料老人、操持家务等,在离婚时有权向另一方请求补偿,补偿金额根据双方婚姻存续时间、家庭经济状况以及家务劳动强度等因素协商确定;协商不成的,可诉至法院,由法院判决”。例如,小张婚后主要负责照顾家庭,而其配偶专注于事业发展。若未来双方离婚,小张就可依据该条款主张家务劳动补偿,保障自己在家庭付出后的合理权益,促进夫妻关系在家庭责任承担上的平衡。
婚内财产协议中的这些高性价比条款,看似简单,却能在婚姻生活及可能出现的财产纠纷中发挥关键作用。夫妻双方在平等自愿的基础上,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合理设置这些条款,能为婚姻的稳定与财产安全筑牢防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