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志南律师网

以法律的智慧服务人 以法律的知识帮助人

IP属地:广东

招志南律师

  • 服务地区:全国

  • 主攻方向:合同纠纷

  • 服务时间:00:00-23:59

  • 执业律所:广东佰仕杰律师事务所

在线咨询 收藏 0人关注

法律咨询热线|

15918794024点击查看

打印此页返回列表

广州白云区劳动仲裁用人单位该如何应对劳动纠纷?广州专业劳动律师

发布者:招志南律师|时间:2025年04月11日|分类:律师随笔 |27人看过举报

广州白云区劳动仲裁用人单位该如何应对劳动纠纷?专业尽责,欢迎咨询。

专业劳动纠纷律师招志南律师团队温馨提示:如遇劳动纠纷争议,先不要慌张,也不要心烦意乱,第一时间咨询正规、专业的律师以获取正确的法律帮助方为上策!希望能帮到您!办案理念:取证全面,多点出击,捍卫核心,打谈结合。最大限度维护您的合法权益!因为社会上打着律师旗号的骗子很多,如果正式聘请律师时,千万谨记请务必要到正规律师事务所去办理委托手续,注意切勿在外私下委托(如在茶楼、饭馆、公园或所谓的咨询室等),以免上当受骗。宗旨:为当事人提供最优质的专业劳动纠纷法律服务,为您的合法权益竭尽全力

招志南律师为您介绍劳动纠纷相关法律知识:

用人单位是被申请人 

第一步 积极应对劳动仲裁申请 

一些用人单位不重视劳动仲裁的应对,认为对仲裁裁决不服,还可向人民法院起诉,对一审法院判决不服,还可以向二审法院上诉,对终审判决不服还可以通过审判监督程序申诉。 

劳动仲裁是解决劳动争议的法定程序,劳动仲裁裁决书也是由国家保证强制执行的,这一点与法院判决无异。另外,劳动仲裁程序中确认的事实不会轻易在一审或二审被推翻,用人单位等到一审或二审再来应对,可能已丧失收集证据的极佳时机。 

最后,启动一审或二审确实可以为用人单位争取时间,但想在实体上争取一个对用人单位最有利的结果,就要尽量在早期的劳动仲裁阶段,做好事实和证据收集工作。 


第二步 必要时用人单位可提起反申请 

用人单位与员工发生劳动争议,员工作为申请人把用人单位告上劳动仲裁委,用人单位为了对抗员工的申请请求,可以在答辩期间提出反申请,仲裁委员会应当自收到被申请人反申请之日起五日内决定是否受理并通知被申请人。反请求应该具备以下六个条件: 

一、反请求只能是由被申请人提起。如果被申请人向仲裁委员会提起不以申请人为指向对象的仲裁请求,否则不成立反请求; 

二、反请求只能向受理仲裁申请的仲裁委员会提起; 

三、反请求与仲裁请求属于同一仲裁协议约定的仲裁事项范围,否则仲裁委员会对被申请人的反请求无权管辖; 

四、反请求与仲裁请求必须有事实或法律上的联系; 

五、反请求应该以书面形式提出,格式与仲裁申请书一样; 

六、反请求应该在仲裁答辩期内提出。 


劳动纠纷常见误区

误区一:仲裁输了,去到法院再请律师也不晚


我们代理过公司用人单位,也代理过劳动者,很多都是仲裁输了,才想着请律师。但是因为仲裁和一审是具有连续性的。一审再请律师有时也难以挽回!

对于劳动者而言,因为仲裁提起的诉请在法院是不能更改的,如果诉请错误,诉请对象错误,或者举证、质证不利,到法院也要面临败诉的风险。

对于一些比较冤枉的公司而言,因为没有防范意识,给员工以可乘之机,质证时完全不懂如何保护自己的利益,仲裁时对自己不利的陈述在法院阶段无法推翻,法官不会认可。


误区二:提交证据越多越好


提交证据,一般是根据仲裁请求、要证明的事实、要反驳对方的观点、证明对方说谎等方面依据现行有效的法律规定来提交的,证据提交并不是越多越好,切记注意,不要不小心提交了对自己不利的证据,让对方抓住把柄,那就麻烦了。我们有很多胜诉案例,就是从对方提交的证据入手突破, 后达到诉讼效果的。



专业劳动纠纷律师可以为当事人提供哪些领域法律服务?

(1)确认劳动关系纠纷

(2)集体劳动合同、劳务派遣合同纠纷

(3)竞业限制纠纷

(4)没有签订劳动合同双倍工资纠纷

(5)劳动报酬纠纷

(6)解雇经济补偿金纠纷、代通知金纠纷、双倍经济补偿金纠纷

(7)调动工作岗位、薪金调整、变更工作地点等变更劳动合同、续订劳动合同引发的劳动纠纷

(8)工伤、职业病损害赔偿纠纷

(9)因不缴或者少缴社保五险一金引起的劳动争议

(10)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劳动争议

(11)公司劳动纠纷法律顾问服务

广东佰仕杰律师事务所招志南律师团队温馨提示:因为社会上打着律师旗号的骗子很多,如果正式聘请律师时,千万谨记请务必要到正规律师事务所去办理委托手续,注意切勿在外私下委托(如在茶楼、饭馆、公园或所谓的咨询室等),以免上当受骗。

收藏
在线咨询

律师号码归属地:广东 广州

点击查看完整号码 15918794024

相关阅读

  • 全站访问量

    7329387

  • 昨日访问量

    9917

技术支持:华律网 - 版权所有:招志南律师

Copyright©2004-2025 ICP备案号:蜀ICP备05003493号

免责声明:以上所展示的会员介绍、亲办案例等信息,由会员律师提供;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由其本人负责,华律网对此不承担任何责任。

华律网提示:本页面内容信息由律师本人发布并对信息的真实性及合法性负责,如您对信息真实性及合法性有质疑,请向华律网投诉入口反馈,有害信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