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嘉锐律师

  • 执业资质:1110120**********

  • 执业机构:北京市盈科律师事务所

  • 擅长领域:婚姻家庭刑事辩护合同纠纷债权债务公司法

打印此页返回列表

根据我国《公司法(2018修正)》分析“关联关系”与“关联交易”的含义、特点与规制规则

发布者:徐嘉锐律师|时间:2023年05月16日|分类:债权债务 |3940人看过


       一、关联关系与关联交易  / 公司法实务

     (一)关联关系

       监测关联关系与关联交易是公司治理的重要制度。目前,我国公司治理模式采法定的董事会中心主义,实践中存在经理层中心主义或控股股东中心主义。我国《公司法》在总则第21条规定,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董监高不得利用关联关系损害公司利益。

       首先是公司的控股股东。控股分为绝对控股和相对控股。前者是指出资额占有限责任公司资本总额50%以上或者其持有的股份占股份有限公司股本总额50%以上的股东;后者则往往出现在股权结构较为分散的公司,指出资额或者持有股份的比例虽不足50%,但依其出资额或者持有的股份所享有的表决权已足以对股东会、股东大会的决议产生重大影响的股东。根据《公司法》的相关规定,股东会采表决制,普通事项过半数,重要事项过2/3,主体持有的有表决权的股份比例越高,对公司的控制力越强。控股股东往往能够利用持股优势,顺利地将私意志通过合法的股东会表决形式上升为公司意志,将私利益的代言人选举为公司的管理人员,而中小股东并不能在决议形成过程中与之抗衡。

       其次是实际控制人。实际控制人并不是名列公司股东名册,但通过协议、投资关系等能够实际支配公司。

       接着是公司的董监高。董事会是公司的对外代表机关与经营决策机关,公司的法定代表人往往由董事长担任;经理是公司常设业务执行机关,与董事会之间成立商事代理关系;监事是公司的监督机关,监督经营行为与公司财务。《公司法》第147条规定董监高对公司有忠实义务。要求董监高在公司利益与自身利益相冲突时,以公司利益为先。忠实义务的法定主体是董监高,法理上并不规制控股股东和实际控制人。

       我国《公司法》第216条中,关联关系的主体范围囊括了第21条的主体类别,还规定了“可能导致公司利益转移的其他关系”。如董监高的近亲属,董监高兼职的其他公司,与公司董监高具有信托关系、代理关系、合伙关系的主体,关联企业。

     (二)关联交易

       1.关联交易的主体

       关联交易的双方当事人分别为公司与关联关系人。

       2.类型

      交易行为的形式有两大类:一类是买卖、担保、借贷、租赁等合同形态,另一类是同业竞争等非合同形态。

法条原文:

    《公司法》第148条 第1款

       董事、高级管理人员不得有下列行为:

     (三)违反公司章程的规定,未经股东会、股东大会或者董事会同意,将公司资金借贷给他人或者以公司财产为他人提供担保;

     (四)违反公司章程的规定或者未经股东会、股东大会同意,与本公司订立合同或者进行交易;

     (五)未经股东会或者股东大会同意,利用职务便利为自己或者他人谋取属于公司的商业机会,自营或者为他人经营与所任职公司同类的业务。

       3.关联交易的核心特征

       罗伯特·C·克拉克在其所著《公司法则》(胡平等译,1999年出版)一书中写道:关联交易的实质在于“交易表面上发生在两个或者两个以上当事方之间,实际上却只由一方决定”。关联交易是典型的“利益冲突交易”。一方面,关联人基于自利主义关照自己个人的私益。另一方面,关联人与公司之间存在利害关系——股东期待获得经营红利分配、董监高领取报酬等。此时,公司利益与个人利益出现冲突。有权决定公司经营计划、投资方案的股东或实际控制人以及直接控制公司日常经营的董监高,有能力和激励利用自己在公司经营决策、日常管理和财务上的控制力,使得公司达成某项并不符合客观商业判断标准与公司自利目的的交易,将公司的利益不合理地输送给交易对手方,转嫁亏损与风险。

       概言之,关联交易成立的前提是存在关联关系。关联关系和关联交易强调的是公司利益劣后于关联关系人私益的一种可能性,关联交易亦不一定损害公司利益,并因此无效或可撤销。事实上,交易主体之间的关联关系还有利于降低交易前的调研、磋商成本。因此,法律对关联关系、关联交易采提防、警示的态度,否定不公平的关联交易。为使关联交易尽可能地“公平”,采取事先内部批准程序、信息披露规则和事后审查方法。


       二、扼制不公允关联交易的制度设计/ 公司法

     (一)表决回避制度

      《公司法》规定了具有关联关系的股东、实际控制人、董事的表决回避制度,但目前的规定散见于总则与各章节,且非上市公司和上市公司的相关规则均不完善,如第16条(总则)仅针对内保行为,第124条仅适用于上市公司的董事会。

法条原文:

     《公司法》第16条第2、3款:

       公司为公司股东或者实际控制人提供担保的,必须经股东会或者股东大会决议。

       前款规定的股东或者受前款规定的实际控制人支配的股东,不得参加前款规定事项的表决。该项表决由出席会议的其他股东所持表决权的过半数通过。

     《公司法》第124条:

       上市公司董事与董事会会议决议事项所涉及的企业有关联关系的,不得对该项决议行使表决权,也不得代理其他董事行使表决权。该董事会会议由过半数的无关联关系董事出席即可举行,董事会会议所作决议须经无关联关系董事过半数通过。出席董事会的无关联关系董事人数不足三人的,应将该事项提交上市公司股东大会审议。

    (二)事后追责机制

      关联交易经公司董事会或股东会决议通过后,若利害关系人认为符合程序正义的关联交易行为不符合实质正义,可以向人民法院起诉。《公司法司法解释(五)》第1条亦明确,程序正义并不能作为关联交易符合公平要求的抗辩。此时,法院对关联交易行为进行实质性审查。法院在判断关联交易是否符合“公平”标准时,主要考量交易价格是否公允、合同是否实际履行以及合同的权利义务分担是否合理。

法条原文:

     《公司法》第149条:

       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执行公司职务时违反法律、行政法规或者公司章程的规定,给公司造成损失的,应当承担赔偿责任。

     《公司法》第151条:

       董事、高级管理人员有本法第一百四十九条规定的情形的,有限责任公司的股东、股份有限公司连续一百八十日以上单独或者合计持有公司百分之一以上股份的股东,可以书面请求监事会或者不设监事会的有限责任公司的监事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监事有本法第一百四十九条规定的情形的,前述股东可以书面请求董事会或者不设董事会的有限责任公司的执行董事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监事会、不设监事会的有限责任公司的监事,或者董事会、执行董事收到前款规定的股东书面请求后拒绝提起诉讼,或者自收到请求之日起三十日内未提起诉讼,或者情况紧急、不立即提起诉讼将会使公司利益受到难以弥补的损害的,前款规定的股东有权为了公司的利益以自己的名义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他人侵犯公司合法权益,给公司造成损失的,本条第一款规定的股东可以依照前两款的规定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公司法司法解释(五)》第1条:

       关联交易损害公司利益,原告公司依据民法典第八十四条、公司法第二十一条规定请求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赔偿所造成的损失,被告仅以该交易已经履行了信息披露、经股东会或者股东大会同意等法律、行政法规或者公司章程规定的程序为由抗辩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

       公司没有提起诉讼的,符合公司法第一百五十一条第一款规定条件的股东,可以依据公司法第一百五十一条第二款、第三款规定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三、总结

      关联关系与关联交易的概念相伴而生,关联交易的当事人为关联关系人和公司。

     关联关系的判断标准为“控制”和“可能导致公司利益移转”。根据“控制”标准,直接关联关系人有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董监高;根据“可能导致公司利益移转”标准,关联人的范围可以扩张到直接关联关系人的近亲属、有信托合伙等经济关系(不包括债权债务关系)的主体、关联企业等。主体身份的特殊性带来双重利益的冲突:私益和公司利益,进而激励关联关系人进行不正当的利益输送行为。

    因此,关联交易的核心在于“公平”,法律不否认公平的关联交易行为的效力。


0 收藏

相关阅读

免责声明:以上所展示的会员介绍、亲办案例等信息,由会员律师提供;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由其本人负责,华律网对此不承担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