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诗文律师

  • 执业资质:1420120**********

  • 执业机构:湖北尊而光律师事务所

  • 擅长领域:合同纠纷刑事辩护房产纠纷债权债务

打印此页返回列表

上海市嘉定区宋某与陈某乙、陈某丙婚姻家庭纠纷调解案

发布者:赵诗文律师|时间:2021年01月29日|分类:拆迁安置 |314人看过

【案情简介】

上海市嘉定区某村村民宋某与丈夫陈某甲婚后未育,领养了男孩陈某乙。1991年,女儿陈某丙出生。2005年陈某乙结婚,宋某夫妇为儿子购置了一套面积60多平方米的商品房。2012年陈某甲不幸病逝,陈某乙出资操办了丧事。2013年宋某公公病逝,按照当地风俗,陈某乙替已故的父亲尽孝,与叔伯共同操办祖父丧事并分担了费用。

2014年,宋某一家居住的宅基地房列入动迁。宋某与相关部门签订了集体土地居住房屋补偿安置协议,安置了两套动迁房,分别是为某路A号和某路B号,并需支付面积差价款约10万元。2016年7月,动迁安置房开始办理交付手续。宋某、陈某乙和陈某丙为安置房的归属、面积差价款的支付以及宋某今后的赡养等问题发生分歧,引发矛盾。

【调解过程】

2017年7月20日,街道人民调解委员会(以下简称“调委会”)在某村交房现场为村民提供法律咨询,排查化解家庭矛盾。调解员从人群中发现了正在争执的宋某一家。调解员上前询问后得知,宋某家此次动迁共安置了某路一大一小两套产权房。此前,宋某、陈某乙和陈某丙三人经协商约定,面积较大的某路A号由宋某和陈某乙拥有,今后宋某与陈某乙共同生活;面积较小的某路B号归陈某丙所有,面积差价款约10万元由陈某丙承担。然而,临近交房,陈某丙却反悔,拒绝承担面积差价款,理由是陈某乙结婚时父母曾出资购置过一套小房子。宋某等三人为此僵持不下。

调解员在了解事情经过后,单独与陈某丙进行沟通。陈某丙直言与陈某乙虽无血缘关系,但此前兄妹关系一直很好,这次动迁,却对陈某乙在动迁房分配及母亲赡养等方面的态度十分不满。就陈某丙的想法,调解员又单独与陈某乙进行了沟通,了解到陈某乙的真实想法并非陈某丙所认为的那样。于是,调解员让一家三口当面沟通以消除误会,同时劝说兄妹二人在涉及照顾宋某的问题上多沟通交流,并能换位思考,尽量体会宋某盼望兄妹互助、家庭和睦的心情和愿望。经过调解员的劝导,一家三口很快达成一致,决定面积差价款由兄妹俩各承担一半。

然而,事情一波三折。两个月后,调解员获悉,在调解当日宋某家三人在办理交房手续时因携带钱款不足未能顺利交房。之后,亲友们就陈家兄妹共同承担面积差价一事议论纷纷。陈某乙觉得自己吃了亏,认为宋某偏袒亲生的陈某丙,对宋某产生了不满,与宋某关系日渐疏远。宋某也对陈某乙的态度心生不满,再加上陈某丙的旁敲侧击,宋某遂要求撤回交房申请,动迁组的工作人员要求必须宋某和陈某乙、陈某丙同时到场才能办理相关手续。宋某认为工作人员故意刁难,于是反复向有关部门投诉。

为彻底化解这起纠纷,调解员联系了宋某等三人,征询他们的调解意愿后确定了调解时间。2017年9月21日,调解员对宋某、陈某乙、陈某丙进行了共同调解。宋某一改当初调解时平和,情绪激动、态度强硬、言辞激烈,声称动迁房是自己和陈某甲辛苦建造,因此两套动迁安置房均应归自己所有。陈某乙认为自己虽是养子,但尽到了作为子女的全部义务,有权享受动迁安置权益,要求按照7月20日调解达成的约定进行。宋某看到一向孝顺老实的陈某乙竟与她针锋相对,一时难以接受,情绪失控。一方面,调解员对宋某安抚疏导,稳定其情绪,劝说其回想当初领养陈某乙的初衷、陈某乙这些年所尽的孝道义务,解释动迁房安置的有关规定,帮助宋某理性对待陈某乙的意见并慎重思考动迁安置房的处置方案。另一方面,调解员向陈某乙指出,从宋某的养育之恩到为其购房娶妻,宋某都是一位慈爱合格的母亲,就是因为房屋动迁后陈某乙对待宋某态度的变化和言语的顶撞,才导致宋某目前情绪失控和行为过激,请陈某乙要知道感恩并反省自己的行为,以实际行动化解目前母子、兄妹尴尬的关系。

【调解结果】

经过调解员耐心劝说疏导、沟通解释,宋某、陈某乙、陈某丙就动迁安置房的分配归属,和宋某今后的赡养等问题协商后达成协议,约定:1.某路A号归宋某、陈某丙共同所有,宋某与陈某丙共同居住;2.某路B号归陈某乙所有;3.宋某承担动迁安置房面积差价款约10万元;4.宋某承担某路A号的装修费用,陈某丙补贴宋某3万元;5.宋某的赡养费用陈某乙、陈某丙共同承担,费用均等。宋某家三人经过这次波折再次和谐如故,按约定如愿领取了动迁安置房,对调解员的辛勤努力表示了感谢。

【案例点评】

本案是一起典型的因宅基地动迁,动迁户家庭成员之间因安置房分配、归属而产生的纠纷。调解员认真观察、发现矛盾、主动介入,通过听取当事人诉说,掌握案情、分析梳理、抽丝剥茧,在当事人之间架起沟通桥梁,消除当事人内心的疑惑和隔阂,促使当事人意见达成一致。


在该纠纷一波三折、当事人关系再生裂隙之际,调解员及时组织共同调解,一方面向当事人宣传法律规定,另一方面通过帮助当事人回忆过往的和谐家庭生活,唤起他们之间的亲情,引导当事人换位思考、互谅互让。最后,调解员帮助当事人制定各方均易于接受的纠纷解决方案,促使各方就纠纷解决达成一致,最终化解矛盾、握手言和。

“文章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0 收藏

相关阅读

免责声明:以上所展示的会员介绍、亲办案例等信息,由会员律师提供;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由其本人负责,华律网对此不承担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