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公司经营管理中,除了作为最高权利机构的股东会、最高执行机构董事会、最高监事机构监事会外,最后还必须要提到一个人——「法定代表人」。实务中很多人喜欢将法定代表人简称为“法人”,其实“法人”不是人,“法人”指的是组织,不是“人”,法定代表人才是“人”,“法定代表人”和“法人”是两个不同概念。
实务中发生股东吵架时,股东们会争夺公章、争夺营业执照,更想去争夺法定代表人;这是为什么呢?
这是因为法定代表人在法律上是代表公司对外做出意思表示和行为,掌控法定代表人相当于实际控制了这家公司;最为典型的就是公司遇到官司了,在诉讼阶段即使没有公章,法定代表人也可以代表公司出席庭审。
既然法定代表人有这么大的作用,今天就和大家就一起来聊一聊「法定代表人」这个话题。
1.法定代表人如何产生?
法定代表人该如何产生呢?能否将法定代表人姓名写进公司章程,且要求变更需要代表全体三分之二以上表决权的同意?
《公司法》第十三条规定得很清楚,公司法定代表人只能由这三类人来担任:
一是董事长,二是执行董事,三是经理。这就是法代的产生。当然最近公司法新修订草案中,已在修订这个条款,而表述为董事担任。
实务中有的商业精英为了保障法定代表人是他自己,会在公司章程中写明“法定代表人由某某某来担任”,且要求变更需要代表全体三分之二以上表决权的同意?这样若其拥有一票否决权(如拥有34%的股权)是否就意味着别的股东无法更换法定代表人?
我们一起捋一下这个逻辑:
不管是否把法定代表人姓名写在章程里,首先需要满足一个前提条件,即法定代表人需由董事长、执行董事或经理担任。一旦法定代表人不再担任董事长、执行董事或经理了,那么其法定代表人的资格自然就灭失了。
因此,即使写在了章程里面,但并不能锁定“法定代表人只能由你来担任且必须经代表全体三分之二以上表决权的股东同意才能变更”,这一点在法律上是不成立的,因为法定代表人是基于特定职务而担任的。
例如法定代表人由执行董事担任,当其执行董事职务发生改变时,其担任法定代表人的资格自然发生改变,董事长、经理亦然。
2.股东约定“法定代表人轮流坐庄”是否有效?
实务中有的商业精英会约定“轮流坐庄担任法定代表人,每年或每三年变更一次”,那么这类约定是否有效呢?
这类约定可以约束股东之间的协议,但不具有可操作性。因为法定代表人由执行董事、董事长或者经理担任,假如公司章程规定法定代表人由执行董事担任,虽然股东之间约定轮流坐庄担任法定代表人,但就必须先去变更执行董事才能变更法定代表人,这才具有可操作性。
所以,这个安排的重点是“每三年要去变更执行董事”这个安排,而非法定代表人轮流坐庄的问题。
3.原法代不配合,如何变更法定代表人登记?
在实务中常常会有这样的困境:原来的法定代表人离职了,在办理法定代表人变更时原法定代表人不配合。
这在法律层面怎么去理解呢?
法定代表人的变更并不以工商登记为必备要件,而是以董事会或股东会作出的变更法定代表人决定为准。当依据章程规定,董事会或股东会作出变更法定代表人决议之后,法定代表人已经变更,新任法定代表人便可以履行相应职权,所以有权签署相关的工商变更登记文件。
只不过为了在操作层面更具有安全性,原法定代表人和新法定代表人都签名,这样更能避免发生争议。对于相关行政部门来说,其不希望牵扯到股东争议当中,所以在操作层面希望两边都有签字。
但若原法定代表人不配合,相关行政部门因缺少原法定代表人签字而不予办理,沟通无果的情况下如何处理?此时可以进行行政复议或诉讼,来保障法定代表人正常变更。
法律顾问指引
关于「法定代表人」,我们一起来做一个总结,一共给大家讲解了实务中常见的四个问题:
1、法定代表人如何产生?由董事长担任时,如何任免?由执行董事担任时,如何任免?由总经理担任时,如何任免?
2、能否将法定代表人姓名写进公司章程,且要求变更需代表全体三分之二以上表决权的股东同意?
3、股东之间关于“法定代表人轮流坐庄”的约定是否有效?
4、原法代不配合,如何变更法定代表人的登记?
关于法定代表人,首先需要考量合法性问题,即由董事长、执行董事或经理担任;其次,即使有约定也要具有可操作性。
所以在法定代表人角色处理上,既要具有合法性,有法律依据;另外也要有操作性。安排一定要具备这两个点,否则就会变成“听起来好像是合法的,但落地时却不具有可操作性”,这就难以执行下去。
为了满足商业精英和企业日常经营的防范法律风险、构建安全保障、高效解决个案、运营合规规范,甚至创造商业价值的需求;星阔结合多年来专注法律顾问服务经验并不断优化升级,形成了系统、精细化的商业精英和企业日常法律事务解决方案,即「常法五步防控」,也是多数商业精英和企业采用的常年法律顾问服务常用方案;当然,商业精英和企业还可以根据自身需求“量身定制”常年法律顾问服务方案。
3年
35250分 (优于98.69%的律师)
一天内
133篇 (优于99.64%的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