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媛媛律师
受人之托,忠人之事。
18205687562
咨询时间:08:00-21:00 服务地区

员工离职流程是什么

作者:范媛媛律师时间:2022年05月25日分类:律师随笔浏览:2125次举报


  一、员工离职流程是什么

  员工离职的流程:

  与用人单位协商解除劳动合同或者提前三十日以书面形式通知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

  用人单位审批通过员工离职申请;

  办理离职手续,结算工资。

二、员工入职几天就离职要提前几天告知

  刚入职还属于试用期期间,试用期辞职是可以直接走人的,劳动发没有强制性的规定。

  当然,部分单位会要求提前多少天辞职的。这个是不合法的,但是为了能跟顺利的那到工资,劳动者可以有两个选择:

  通过法律手段,立马辞职,立马拿钱走人。

  提前和公司协商好,提前若干天走人,工资一般是按照公司发放日期发,或者是辞职后的第二天发放。

  劳动者主动提出解除劳动合同(辞职)分三种情况:

  一是,依据劳动合同法第三十七条的规定提出解除劳动合同(个人原因协商解除劳动合同),也就是提前30天(试用期3天)通知用人单位,不用单位批准。但用人单位不承担经济补偿;

  二是,依据第劳动合同法三十八条的规定提出解除劳动合同(用人单位不合法),不用提前30天,也不用批准,可立马走人。而且,用人单位还必须按照劳动合同法第四十六条第四十七条的规定,支付每工作一年一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金;

  三是,劳动者没有任何依据违法解除劳动合同(不辞而别),用人单位不但不给经济补偿金,还可依据劳动合同法第九十条的规定,给单位造成损失的要承担赔偿责任,单位可以用扣工资的方法作为赔偿。

  三、劳动合同法下的离职员工管理从哪些方面做起

  做好离职员工管理可以通过如下方法达成:

  领导层要严于律己,宽以待人。

  领导层,尤其是直接主管如处理事情不公平公正、带头破坏制度及流程、颠倒黑白是非、高高在上、心胸狭隘等,都会导致员工离职。

  关注员工思想动态,预防为主。

  人力资源部和直接主管要关注员工的思想动态,发现员工有离职的苗头,及时和员工沟通,做到有的放矢。员工经常请假、抱怨增多、不愿接受新工作、在招聘网站更新简历、工作风格与平常有一定的出入等都可能是员工离职前的表现,人力资源部和直接主管要定期或不定期和员工沟通,善于发现员工离职的一些现象,做到有效预防。

  诚恳进行辞职面谈。

  对于提出辞职的员工,直接主管和人力资源部要进行辞职面谈。

  重视核心员工的竞业管理。

  对于关键岗位员工要签订竞业协议,对于公司的机密资料要加强保密工作。机密资料要有严格的保密措施,防止外泄。

  做好员工离职原因分析工作。

  员工离职的原因一般为:薪资不满意、对领导不满意、人际关系不满意、业绩不达标、对绩效考核结果有意见、工作失误、个人原因等,人力资源部要对分门别类进行汇总整理,找到其中的规律,为人力资源政策、流程制度等方面提出改善建议,实现企业管理的不断完善。

  人性化办理离职手续。

  企业要按照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办理离职手续,不要以种种理由变向克扣或拖着不发工资。要召开离职欢送会,对离职员工的优点要予以表扬,曾经的误会要予以消除,对其前景表示祝福。毕竟曾经也是一家人,好合好散最重要。人力资源部要注意保留好相关书面证据,防止发生劳资纠纷风险,如员工辞职申请表、终止劳动合同书、离职通知书、考勤表等。

  对离职员工进行管理。

  人力资源部要对离职员工资料进行整理归档,定期与离职员工联络,尤其是关键岗位或中高层管理员工,告知公司的发展状况及发展前景。还可邀请老员工参加公司的年会,让其感受到公司对离职员工的关心。

  企业要做好离职员工的管理工作,要以预防为主,做到有的放矢。建立规范的制度及流程,倡导和谐信任管理,方能从根本上做好员工的离职管理工作,否则就可能造成管理上的被动。


【免责声明】

本人对转载、分享的内容、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真实可靠性或完善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仅供普法参考。

【版权声明】

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学习交流使用,禁止用于商业用途,如遇侵权,请及时与我联系删除,谢谢。


范媛媛律师 已认证
  • 18205687562
  • 安徽京阜律师事务所
咨询律师
  • 入驻华律

    5年

  • 平台积分

    1131分 (优于79.19%的律师)

  • 响应时间

    一天内

  • 投稿文章

    7篇 (优于73.03%的律师)

版权所有:范媛媛律师IP属地:安徽
技术支持:华律网蜀ICP备11014096号-1 个人网站总访问量:15093 昨日访问量:44

华律网提示:本页面内容信息由律师本人发布并对信息的真实性及合法性负责,如您对信息真实性及合法性有质疑,请向华律网投诉入口反馈, 有害信息举报